第349章 高考恢复(2/2)
"我们去找人借,对,就是去找人借。"
“可我们找谁借啊?村里的人基本都没上过学。”
“不对,有一个人,一定有。”杨青青突然拔高声音插话,原本凑在一起议论的人群瞬间静下来,几十道目光“唰”地全落在她身上。
有人急切地追问:“是谁啊?你快说!”
“是林若初!”杨青青十分肯定,“她既然会说英语,她肯定上过高中。”
知青们一听也是,立马就行动起来,“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去找林若初同志借啊。”
杨青青有些迟疑,“可之前我们都帮过赵婉晴说话,她会不会不借给我们?”
群里忽然走出个男人,黑框眼镜滑到了鼻尖,镜片后的眼睛布满红血丝,下巴上冒出层青黑胡茬。
“不管如何,我们都要试试,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难道你们还想留在村里一辈子吗?”
“我来这里已经八年了,今年都33了,若我再不回城,我怕家里人都认不出我了。”
这个便是这批知青中来的最早的一个,叫李成功。
当年抱着为祖国建设而来,可来了之后才知道这里生活有多痛苦,就算这半年内延安村已经逐渐好起来了,大队粮食比往年都分的多,还有人在这里投资建厂,可即便这样又有什么用,这里不是城里,不是他们的家。
“李哥,说的对,我们就这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不想留在这里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只要林若初肯借给我们书,我们下跪都行。”
其他人纷纷附和。
李成功看向大家,“那等一下,我们大家就诚心一点,一定要让林若初同志原谅我们,然后把书借给我们。”
知青所的人高声回答:“好。”
林若初完全不知道知青所里的人正浩浩荡荡地朝着他们家来,此刻的她正辅导着凌文静,而林向南则辅导着林向东。
凌文静在校的时候成绩就名列前茅,后来高考取消后才进了文工团,所以相对于林向东来说,她的基础比较牢固。
可凌文静有一个科目不太行,就是英语。
这年代英语不是必学的科目,所以大多学校把英语当作课外书来学。
凌文静的英语相等于要从头开始,不过幸运的是1977年,英语是选考科目,也就是可以选择考和不考。
如果选择考的是作为“参考分”,不计入总分,但有一些部分院校会参考英语成绩选拔有外语潜力的学生,后期成为外交官的机会很大。
凌文静听到林若初说可以不考的时候,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还好能选择不考,不然我都能想到,到时候肯定得抱个零鸡蛋回家,那多丢人啊!”
林向东探了一个脑袋过来,“静静,没事,你考零鸡蛋,我考零鸭蛋,我们刚好是双黄蛋,嘿嘿!”
蓦然,一道凉飕飕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大哥,你考不考零鸭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等一下要吃藤条炒肉了。”
林向东回头看去,就看到林向南拿着一根柳条在门口。
他顿时头皮发麻,露出憨憨又讨好的笑容,“我马上回房做作业。”
说着,也不等林向南的反应,跟个猴子一样窜出了房门。
凌文静和林若初两人面面相觑,然后都“噗呲”笑出了声。
就在这时,大门传来急切的敲门声。
“你好,请问林若初同志在家吗?”
"我是知青所的李成功,想找林同志帮一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