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进化论(2/2)
于是,方昊便以一种“特招”的形式,悄无声息地成为了这座最高学府的一名“普通”学生。
他选择潜入这里,自然不是为了那一纸文凭或者融入所谓的上流学术圈。
他的目标明确而直接——知识,尤其是这个世界体系化、理论化的生物学知识。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关乎他的晋升之路与功业。
在研读了那本得自卡洛斯的《屠戮之书》,并反思自身途径的晋升经历后,方昊更加确信,“功业”是消化魔药、稳定晋升的普遍法则。
不同途径对此有不同的定义和践行方式。
“生命”途径的前三个序列,“农民”的功业是种植,“药剂师”的功业是配制,“驯兽师”的功业是驯化,他都已在无意中完成。
那么,序列6“生物学家”的功业是什么?
方昊已经在心中猜到了。
不过到底是不是,还是需要自己亲自尝试一下。
………………
一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
讲台上,那位头发花白、言辞严谨的老教授合上了讲义,宣布下课。
学生们纷纷收拾书本,教室里响起一片桌椅移动和低声交谈的嘈杂声。
方昊坐在原位,没有立刻起身。
他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只零星记录了几个关键词,更多的信息已经被他强大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直接印入脑海。
他的眼神平静,但内心深处却已然对这个世界主流生物学界关于“进化”的认知,有了清晰的定位。
通过这堂课,结合他之前在图书馆快速阅览的一些经典生物学着作,他确认了一点:这个世界的学者们,确实已经观察并承认了“生物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这一现象。
他们称之为“演进”或“转化”。
然而,他们所提出的、并被广泛接受的核心理论,却并不正确
这个世界的主导性的理论强调“用进废退”。
教授在课堂上举例:长颈鹿的祖先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不断伸长脖子,这种因“使用”而获得的特征会遗传给后代,
经年累月,就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生活在黑暗洞穴中的鱼类,因为眼睛长期“废弃不用”,所以后代逐渐失去了视力。
鼹鼠因为世代在黑暗中挖掘,所以视力退化而前肢变得强健……
台下的大多数学生,包括他身旁那位隐藏身份的爱丽丝,都听得频频点头,认为这逻辑清晰,理所当然。
但方昊知道,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错误的。
在最初的地球,这个理论确实是被一开始提出的。
不过后来,这个理论早已被更完善的“自然选择”理论所超越和替代。
生命的演化,并非如此定向和有目的性。
长颈鹿并非因为想伸长脖子就能伸长,而是种群中天生脖子较长的个体,在食物竞争中占据了优势,留下了更多后代,最终长脖子基因成为主流。
洞穴鱼类的失明,也并非因为它们“不用”眼睛,而是那些因为突变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的个体,在黑暗环境中节省了能量消耗,反而比那些保持视力、需要耗费能量维持视觉系统的个体更具生存优势。
这才是真正的进化论。
“这个世界的进化论有很大的错误。”
“正好,可以由我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