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月光沉溺于星野 > 第205章 老红木的重量

第205章 老红木的重量(1/2)

目录

那块老红木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色泽深沉,纹理细密如画,触手温润,却透着一股子沉甸甸的、不容小觑的分量。它不再是练习的坯料,而是真正能用于承重结构的良材。顾言将它留下,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最高级别的认可。

沈星晚指尖轻轻拂过木料表面,感受着那与之前普通木料截然不同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其中蕴含的岁月沉淀的力量。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一丝敬畏,目光变得沉静而专注。

挑战升级了。材料更珍贵,意味着不容轻易浪费。结构更复杂,要求她必须将昨夜领悟到的“劲”与“理”融会贯通,不能有丝毫差错。

她重新伏案,更加仔细地研读那些复杂的图纸,反复推敲每一个构件的受力关系和解构逻辑。这一次,她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单个榫卯的契合,而是试图看清整个斗拱系统内部力量的流动与平衡。

画线时,她手中的炭笔愈发谨慎,每一条线都反复校准,仿佛那不是墨线,而是整个结构的筋骨脉络。下刀时,她更加注重感受不同纹理走向下的阻力变化,调整着发力的角度和深度。雕刻那优质硬木需要更大的力气,对手腕的稳定性和耐性是极大的考验。

过程中依旧会遇到问题。有时一个复杂的交错榫卯需要反复试错才能找到那唯一的、顺畅的路径;有时对预留缝隙的判断会产生偏差,需要拆开重调。但有了前一夜的经验和顾言那句“劲对了”的肯定,她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已然不同。不再轻易焦虑自我怀疑,而是将其视为必经的磨砺,沉下心来分析、调整。

她的全部世界,仿佛就浓缩在了这张工作台之上。饿了就啃一口早上带来的馒头,渴了就喝一口凉水。眼睛酸涩了就抬头看看窗外顾言劳作的身影——他或是劈砍巨木,或是打磨大件,那沉稳有力的动作,本身就像是一种无声的示范和陪伴。

念初偶尔会蹑手蹑脚地跑进来,好奇地看看她手下渐渐成形的、奇形怪状的木块,又怕打扰她,看一会儿便又悄悄跑开。

夕阳再次西斜时,沈星晚终于完成了斗拱最核心的一组斗升和昂翘构件。它们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线条流畅,结构严谨,透着老红木特有的沉静光泽。

最关键的组装时刻到来。

她活动了一下几乎僵硬的手指和酸痛不堪的腕关节,深吸一口气,开始像搭积木一般,将这些构件按照严格的顺序和方位,一层层、一件件地向上叠加组合。

“咔。”“哒。”“咔哒……”

一声声或低沉或清脆的契合声在寂静的屋内响起,如同奏响了一首独特的、属于木头与技艺的乐章。每一个声音都沉稳顺滑,带着优质木材咬合时特有的扎实质感。

她的动作不快,却异常稳定准确,指尖引导着每一个构件找到它唯一正确的位置。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力量通过这些精巧的结构层层传递、分散、最终达到平衡的美妙过程。

当最后一件昂首向上的耍头安放到位,一座虽微小却结构完整、气势初显的斗拱模型,赫然矗立在了工作台之上!

它稳稳地立在那里,结构繁复精巧,层层出挑,充满了力学的美感和一种庄严的古意。老红木的深色泽更为其增添了几分沉稳厚重的韵味。

成了!她真的做出来了!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如同潮水般涌来,瞬间淹没了连日来的所有疲惫。她望着自己的作品,眼眶甚至有些微微发热。

她忍不住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昂起的耍头,感受着其坚实的结构。然后,她尝试着模拟受力,用手指在最底层的拱券上轻轻向下按压。

整个斗拱结构微微一沉,所有构件之间的榫卯立刻咬合得更紧,稳稳地扛住了这股压力,没有丝毫变形和松动!仿佛这不是一个模型,而是一个真正能托起千钧重量的肩膀!

这种强大的结构力量感,让她心潮澎湃。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脚步声。

顾言劳作归来,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带着一身木屑和阳光的气息。他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工作台上那座pleted的斗拱模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