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对政哥心换心,政哥跟我耍脑筋 > 第258章 老将军一路走好

第258章 老将军一路走好(1/2)

目录

王翦告老还乡后便回了老家频阳东乡。

频阳距离咸阳城不过一百多里地。

秦明从得知消息后,没有犹豫,直接足尖一点,身形便如离弦之箭掠至半空。

仅仅用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秦明便悄无声息落在了王家后院的青砖上,连院角的铜铃都未惊动。

此时的王翦虽已油尽灯枯,却并没有卧榻在床。

而是躺在王家后院的一把摇椅上。

立秋后的阳光透过老树的枝叶,在他布满沟壑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双目微阖,呼吸浅促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倒真像寻常午后晒暖的老人那般惬意。

如果不是后院里肃立着数十位王家后人,个个垂手侍立、面色戚戚,连呼吸都不敢重了,倒也显不出这氛围的沉重......

王贲站在摇椅左侧,面色悲戚,单手负于身后,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王离则蹲在右侧,壮硕的身躯微微佝偻。

他的目光死死锁在爷爷脸上,眼眶发红,脸上是藏不住的伤心......

他身后两个尚未及冠的儿子王元、王威并肩立着。

两个少年的脸上早已泪流满面......

当秦明的身影凭空出现在眼前时,王离的脸上闪过一抹惊喜。

他知道秦明高深莫测,或许面对此时已经在弥留之际的王翦......

他之前不是没想过找秦明帮忙看看他爷爷的身体。

但被王翦给拒绝了。

王翦认为自己算是寿终正寝,而且他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遗憾和牵挂了。

在这个人均寿命不高的年代,他快八十岁的年龄已经算是非常罕见了。

所以王翦认为,就算秦明有办法帮他延长寿命,对于他来说还不如顺其自然的离开。

况且到了他这个年纪,即便他只是二流高手的境界,却也能感知到一丝的天命......

生老病死是天命,王翦认为,就算秦明有能力帮他人延长寿命,也是在逆天而行。

或许秦明不会承认,但也一定会对他自己有所影响的......

在王翦心里,秦明已经帮王家够多了,他不想再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麻烦秦明......

“四弟,你怎么来了......”

平时大大咧咧的王离,在这种时刻也变得充满悲伤。

“二哥,我来送送老爷子。”

秦明的声音比平日低沉几分。

王离点了点头没再说话,秦明则走到王翦身前。

也不见他有什么特意的动作,一缕温润如春水的真气便如细丝般隔空渡入王翦体内。

这真气不含半分霸道,只轻轻托住那缕将断未断的生机,像是怕惊扰了老人。

“王老将军,我来看你了。”

秦明的声音很轻。

王翦此时已经只剩最后一口气没咽下去了,在秦明来之前,他就已经交代好了自己的身后之事,以及对子孙的一些嘱咐。

听到那一声熟悉的声音,王翦的眼皮颤了颤,然后缓缓睁开了眼。

他的视线起初有些模糊,待看清身前那道熟悉的身影后,枯槁的脸上忽然绽开一抹浅淡的笑容。

“秦先生,没想到老头子我临走之际,还能再见先生一面。”

秦明笑着点了点头。

紧接着,王翦仿佛出现了第二次回光返照般,忽然动了动胳膊,竟然想要坐直身子。

一旁的王离见状连忙扶着他,同时调整了摇椅靠背的角度。

王翦扫过院子里垂首肃立的子孙,沙哑的嗓音透过空气传开,虽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行了,该说的话刚才都交代清了......

王家子孙,当守忠恕,戒骄奢,莫负了陛下和天下百姓的信任......

你们都散了吧......”

王家子孙向来对他言听计从,即便满心不舍,也只能强忍悲痛。

依次上前对着摇椅上的老人深深一揖,而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很快后院里便只剩下了王翦和秦明,两人,以及王贲王离父子。

王翦语气中带着歉意再次开口道。

“又给先生添麻烦了......”

秦明摇了摇头。

“王老将军客气了,我与二哥结义,便是一家人,何来麻烦一说......”

王翦转头瞪了王离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嗔怪,却没多少火气。

“不是和你说了,不许去叨扰先生?

老夫这把年纪,寿终正寝是福气,怎好再劳烦先生动气耗神!?”

王离张了张嘴,脸上的悲伤里多了几分无辜,一时竟不知如何辩解,可他确实没去找秦明啊......

“王老将军,这事不怪二哥,是我自己过来的。”

听到秦明的话后,王翦重重叹了口气,眼神也渐渐柔和下来,带着几分欣慰。

“离儿啊离儿,你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与先生成为结拜兄弟,你看,就算是到了这个时候,先生他还是在维护你......”

“爷爷......”

没给王离说话的机会,王翦继续道。

“所以你以后要对得起先生对你的情谊,也要铭记先生对我们王家的恩情和帮助......”

“知道了爷爷......”

王离用力点头,声音嘶哑着答应。

王翦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在王离脸上停留许久,似要将自己这个大孙的模样刻进骨子里......

“好了,你和你爹也出去吧,我想和先生单独说说话......”

王贲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拉着还想再说些什么的王离,慢慢退出了后院。

此时,后院里便只剩下王翦和秦明两个人了。

“先生......”

王翦刚开口,秦明便打断了他。

“王老将军,感谢的话就不用再说了。”

“先生的恩情,老夫确实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

秦明没有说话,空气中只剩下了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倒显出几分宁静。

王翦望着头顶摇曳的枝叶,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他脸上,恍惚间竟像是回到了少年时在频阳田间劳作的午后。

他轻轻咳了一声,枯瘦的手指搭在摇椅扶手上,那上面还留着常年握剑磨出的薄茧印记,声音带着岁月的厚重。

“先生可知,老夫第一次握剑时,不过十五岁……

那时频阳还属魏地,邻里被兵匪劫掠,家父拼了性命才护住我,临终前只说‘学剑能护己,更能护家’.......”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似在回味往昔。

“后来我便入了秦营,从卒伍到偏将,再到率军伐赵、破燕、灭楚,时间一晃竟已是六十余年......

年轻时,有幸得武安君赏识,虽未被其收为正式弟子。

武安军却也将其战场之法倾囊相授……

只是可惜武安君生错了时代,为大秦奉献了一生,却最终落得一个如此悲惨的下场……”

说着,王翦的思绪回到了五十年前……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函谷关以西的新兵营里,十七岁的王翦攥着锈迹斑斑的铜剑。

他刚从频阳乡野来,一身粗布短褐,在队列里像根不起眼的茅竹。

直到那队玄甲骑士踏尘而来,为首者玄冠佩剑,面容沉毅如渊。

正是时任大良造、刚破韩魏联军于华阳的武安君白起。

新兵们伏地叩拜,王翦却悄悄抬了抬头。

他看见白起翻身下马时,玄甲甲叶碰撞的脆响,看见他目光扫过队列,竟在自己身上顿了顿。

不是审视,是像看一块藏在石缝里的铁,带着点“这料子或许能锻”的打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