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归来,我林冲追妻火葬场 > 第28章 炎帆指琼州

第28章 炎帆指琼州(1/2)

目录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拍打着广西钦州港的船坞。林烨扶着冰凉的船舷,指尖划过新造战艇乌黑的橡木船身,目光越过滔滔北部湾,望向海平面尽头那片若隐若现的岛屿——海南岛。身后,数万夏华将士的甲胄在烈日下泛着冷光,腰间的碎发枪枪管映出天际的流云,枪膛里填装的铅弹,正等待着叩开这座大明南疆岛屿的大门。

三年前,林烨从现代穿越而来,彼时大明崇祯初年,中原战火初燃,东南亚却仍是群雄割据的蛮荒之地。他带着脑海中超越时代的军工知识,在湄公河三角洲扎下根基,以“驱逐蛮夷,复我华夏”为号,建立夏华帝国。亲手绘制图纸,督造熔炉,将粗糙的铁料锻造成精密的枪管,发明出后装式碎发枪——这种无需繁琐填装、射速远超火绳枪的武器,成了夏华将士手中最锋利的剑。

凭借碎发枪的威力,他先扫平东南亚诸蛮,整合当地华人势力,而后挥师北进。云南土司望风披靡,那些手持长刀弩箭的部落兵,在密集的枪声中如同割麦般倒下;贵州群山里的明军卫所,抵挡不住夏华军的步炮协同,城破之日,明军士兵望着那些能连发数弹的“神枪”,满脸惊骇;巴蜀沃野更是传檄而定,百姓苦于明末苛政,见夏华军秋毫无犯,还带来新的耕作技术,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如今,云南、贵州、巴蜀已尽数归入夏华版图,广西全境平定,林烨将目光投向了海南岛。这座岛屿孤悬海外,物产丰饶,既是南疆屏障,更是控制南海航道的关键。大明在岛上的驻军不过数千,多是老弱残兵,武器仍是刀枪弓箭,偶有几门旧式火炮,也早已锈迹斑斑。但林烨不敢大意,他深知海战与陆战不同,风浪、暗礁、潮汐,皆是生死攸关的变数。

“陛下,战艇全部检修完毕,粮草、弹药已足额装载!”水师统领赵虎大步走来,单膝跪地。他原是明军水师千总,在广西海战中被夏华军的新式战船击败,归降后深得林烨信任,一手操练出这支强悍的水师。

林烨点头,登上旗舰“镇南号”。这艘战艇长逾三十丈,宽五丈,船身包裹着铁皮,两侧装有十二门青铜火炮,甲板上还架设着八挺改良型碎发枪架,可由两名士兵协同操作,形成密集火力。船尾的帆樯高耸,挂着绘有“夏华”二字的赤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传令各舰,卯时三刻启航,顺潮而行,午时抵达琼州府外海!”林烨的声音沉稳有力,透过海风传遍各舰。将士们齐声应和,声震海港。他望着眼前的舰队,心中感慨万千。从东南亚的小小据点,到如今横跨中南半岛与西南腹地的帝国,每一步都踏在血泊与烈火之上。碎发枪的枪声打破了时代的沉寂,也让他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唯有武力强盛,方能安邦定国。

舰队启航,帆借风势,战艇劈开碧波,向着海南岛疾驰而去。林烨站在甲板上,手中摩挲着一枚指南针——这是他改良后的航海仪器,精度远超此时的大明罗盘。海风掀起他的战袍,露出腰间的短柄碎发枪,这是他亲手设计的防身武器,小巧便携,却能在关键时刻取敌性命。

途中,几名水师士兵正在擦拭火炮,他们动作娴熟,眼神坚定。林烨走上前,拍了拍一名年轻士兵的肩膀:“想家吗?”

那士兵抬起头,脸上带着青涩却坚毅的神情:“回陛下,俺是琼州人,爹娘还在岛上。大明官吏盘剥,日子苦不堪言,俺早就盼着王师来解救了!”

林烨心中一暖,又问:“怕吗?”

士兵挺直胸膛,指了指身旁的火炮:“有陛下发明的神枪神炮,俺们啥也不怕!只求早日拿下琼州,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周围的士兵纷纷附和,眼中燃烧着渴望胜利的火焰。林烨望着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穿越而来的初心——不仅是为了在这个时代立足,更是为了让华夏儿女摆脱苦难,建立一个更加强盛、更加文明的国度。

午时刚过,舰队抵达琼州府外海。远远望去,琼州府城的城墙沿着海岸蜿蜒,城头上隐约可见明军的旗帜,几名哨兵正探头探脑地望着海面,当他们看到夏华舰队的庞大阵容时,顿时慌作一团,急忙敲响了城防警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