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经卷指路境 先民血誓途(1/2)
第一九五回经卷指路地球境先民血誓映归途
第一节蓝星在望能量膜藏终焉秘
章武三年季秋,五行星海的金芒尚未褪尽,联盟舰队的舰艏已刺破最后的星云迷雾。当那颗裹着蓝白轻纱的星球撞入眼帘时,连最悍勇的士兵都屏住了呼吸——那是地球,是刻在基因深处的故土,此刻正安静地悬在星海尽头,像枚被遗忘的明珠。
“铁壁号”望楼之上,曹操按着腰间的智圣残片,符片传来的灼痛让他看清了地球外围的异常:一层淡金色的薄膜如蛋壳般包裹着星球,膜上流转的符文与赤壁之战时悟空顽石的纹路如出一辙,暗红色的光晕在符文间隙若隐若现,恰似沉睡巨兽的呼吸。
“那便是执法者舰说的‘诅咒’?”曹昂的指尖划过舷边的青铜纹饰,左臂的金纹因能量感应而发烫。金箍棒残骸在怀中震颤,棒身星图与能量膜的符文产生共鸣,勾勒出“终焉火种”四字——这名称带着焚尽一切的戾气,却又透着生命初萌的暖意。
吴营“江东号”的经卷突然腾空,檀木匣在甲板上自转如飞。甘宁按住眉心的九环锡杖印记,印记的金光直射经卷,书页哗啦啦展开,投射出执法者舰撤退前的最后影像:黑色战甲首领对着地球嘶吼,“终焉火种早已吞噬先民,你们回去只会重蹈覆辙!”影像末尾,能量膜上的符文突然暴涨,将首领的身影撕碎。
“妖言惑众!”黄盖的钢刀劈碎甲板上的投影,火星溅在经卷边缘,却被银辉弹开,“若真是诅咒,这能量膜为何要护着地球?”他指向膜上流动的符文,“某看这分明是守护!”
蜀营“汉兴号”的观星盘突然亮起,诸葛亮的声音透过传讯铜器传来,带着星象家特有的审慎:“主公,魏侯,吴侯,观星盘显示能量膜的符文由四圣能量构成,与通天河铁索、高老庄星云同出一源。执法者舰所言‘诅咒’,怕是指被封印的原始能量。”
刘备的双鱼玉佩悬于舷边,红光穿透星尘,在能量膜上激起涟漪。“孔明是说,那‘终焉火种’并非灾难?”他望着膜下隐约可见的绿色大陆,想起先民竹简上“万物生于火,亦死于火”的记载,“莫非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舰队渐渐逼近,能量膜上的符文愈发清晰。有士兵认出其中几个篆字——“守”“待”“归”,与经卷残页上的笔迹完全一致。曹操突然大笑,智圣残片的青光与能量膜交相辉映:“管它是诅咒还是火种!某家的故土,就算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一闯!传我将令,各舰稳住阵型,随‘铁壁号’列阵!”
“江东号”的经卷突然投射出地球的实时影像:云层之下,万里河山隐约可见,长江如带,泰山如砺,甚至能看到建业城遗址的轮廓。周念等克隆兵望着那片土地,眼中第一次有了“故乡”的实感,颈后残留的芯片印记微微发烫,像是在回应血脉的召唤。
能量膜越来越近,暗红色的光晕跳动得愈发急促。曹昂握紧怀中的金箍棒,左臂的金纹与膜上符文同步闪烁,仿佛有个声音在他耳边低语:“钥匙……四圣……”他忽然明白,执法者舰的警告不是恐吓,而是恐惧——他们怕联盟解开这层能量膜,怕先民与四圣的誓言终得实现。
第二节血誓显真九环共振揭共生
联盟舰队在能量膜外三里处锚定,星风卷着细碎的星尘,扑在舰艏的青铜兽首上,发出沙沙的轻响。甘宁跪在“江东号”的甲板中央,眉心的九环锡杖印记突然迸射金光,如九条金线缠向悬浮的经卷。檀木匣中的经卷应声展开,空白的内页上,渐渐浮现出暗红色的字迹——那是用先民鲜血写成的血誓。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张昭捧着经卷,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苍老的手指抚过那些仿佛还在流淌的血字,“吾等先民,借四圣之力,以血肉为祭,封印终焉火种于地心。此火非灾,乃天地初开之元气,孕文明,亦毁万物,需以无垢之心驾驭,方得共生之道。”
血誓的字迹突然化作影像:先民们手举火把,围着地心裂缝跪拜,四圣立于裂缝边缘,唐僧的锡杖、悟空的金箍棒、八戒的钉耙、沙僧的铁索交织成网,将一团跳动的金色火焰锁入深渊。火焰中隐约可见山川草木的虚影,正是地球万物的雏形。
“原来如此!”孙权的青铜虎符与血誓共鸣,符身的血痕与经卷上的字迹相融,“终焉火种是地球的本源能量!先民不是要消灭它,是要学会与它共处!”他看向周念,眼中闪过愧疚——吴营对克隆技术的恐惧,何尝不是对“共生”的误解?
曹操的智圣残片投射出另一幅画面:真归位者强行抽取火种能量,导致大地龟裂,先民与四圣拼死反抗,用最后的力量筑起能量膜。“执法者舰怕的不是火种,是我们学会共生!”他的声音如洪钟,“他们想独占这股力量,才编造‘诅咒’的谎言!”
曹昂的金箍棒残骸突然飞向经卷,棒身的“定海神针”四字与血誓中的“四圣魂为钥”产生共鸣。他体内的猴毛基因剧烈波动,眼前闪过悟空与先民歃血为盟的场景:“四圣不是工具,是守护者!”左臂的金纹蔓延至胸口,与能量膜的符文形成共振,“血誓说‘待归位者后代破贪嗔痴’,正是指我们!”
魏延的心口玉璋突然炸裂,沙悟净的铁索残魂从中飞出,在星空中组成“共生”二字。“某懂了!”他的吼声震落舱顶的积尘,“高老庄破痴,五行星海破贪,心魔之门破嗔——四圣早就为我们铺好了路!”铁索残魂与能量膜相触,膜上的符文突然重组,显露出地心火种与地表万物和谐共生的图景。
甘宁的九环印记与唐僧虚影重叠,经卷上的血誓继续显影:“待四圣魂归,三障尽破,便以归位者之血为引,启封家园,与火种同息,共续文明。若心有杂念者妄入,必引火种暴走,天地同焚。”
最后一行血字浮现时,能量膜突然发出嗡鸣,暗红色的光晕化作无数先民的笑脸,对着舰队深深一揖。联盟将士们望着那些笑脸,感受着血誓中沉甸甸的信任,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归乡之路,从来不是征服,而是回归初心,与这片土地真正和解。
第三节疑云再起吴蜀争执魏暗行
能量膜的嗡鸣尚未平息,陆逊突然上前一步,算筹在掌心打得噼啪作响:“主公,诸位,此事恐有蹊跷!”他的目光扫过经卷上的“共生”二字,锦袍下的脊背绷得笔直,“先民血誓虽恳切,可‘无垢之心’如何界定?谁能保证这不是又一场筛选?克隆兵算不算‘归位者后代’?若能量膜排斥他们,我等难道见死不救?”
周念的手猛地按在刀柄上,克隆兵们纷纷上前一步,甲胄相撞的声响在甲板上蔓延。“陆将军说得是!”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我们本就不是‘自然降生’,若能量膜以此为由阻拦,难道要被弃之星海?”
“一派胡言!”魏延的长枪在甲板上顿出深坑,火星溅到吴营士兵脚边,“先民血誓明言‘归位者后代’,从未论及出身!克隆兵流的是吴营的血,守的是归乡的志,凭什么被排斥?”他指向能量膜,“某愿第一个登船试探,若真有不测,某一力承担!”
“文长不可冲动!”赵云按住他的枪杆,双鱼玉佩的红光在两人之间流转,“陆将军并非歧视克隆兵,只是顾虑周全。先民既以‘无垢之心’为要,想必不会在意出身。”他转向孙权,“吴侯,不如各派数人,以信物为引,共同试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