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老兵吹牛逼(2/2)
河面上停着七八十条木船,大不一,正是河西船帮的船队。
罗千帆穿着一身干练的短打,带着数百船工等候在岸边,见林川来了,连忙迎上来躬身行礼:“林大人,船只都检查好了,粮草、淡水、柴火都备足了,每条船上都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船工,可随时启航!”
林川目光扫过船队,大船能容下两百人,船体宽大,吃水稳;船只能坐二三十人,灵活轻便。这些都是黄河上常见的传统木船。
“罗帮主辛苦。林川道,“石门关离此路途不近,沿途的暗礁浅滩,就全靠你了。”
“大人尽管放心!”罗千帆拍着胸脯,语气笃定,“我跑这黄河水道几十年,从灵州往上到预定靠岸点,哪处有暗礁、哪段是浅滩,闭着眼都能出来。只是冬日逆水行船,全靠风力和船工摇橹,速度慢些,约莫得三日才能到。”
“不着急,稳妥第一。”
林川道,“沿途留意两岸动静,谨防党项人发现,沿河设伏。”
“大人提醒得是。”
罗千帆点头,“我已安排了几个老船工轮流望风,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示警。”
林川转头对身后的将士们道:“按预定编制登船,大船载重骑兵和火器,船载步兵,动作快些,别耽误了启航时辰!”
“喏!”将士们齐声应和,开始有序登船。
战兵们牵着战马,心翼翼地走上跳板,生怕惊到马匹。
火器营则推着手推车,将火器装备运上大船,稳稳地放到船舱里。
剩下的步兵们动作麻利,很快便登上了各条船。
大军渡河本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直接横渡黄河到对岸,再转陆路奔赴石门关;
二是坐船上溯,沿黄河上行三四日,抵达距离武威最近的下船点,再改陆路进军。
林川最终选了后者。
主要原因便是船帮运力有限,无法承载太多马匹。而且此番目标是石门关的党项人,万一直接渡河到对岸,被平夏军发现,反而会额外生事。
这次出征,除了重骑兵的战马随船同行,其余步兵皆未配马。
若是等黄河结冰再骑马过河,至少还得熬个把月,他可没耐心等这许久。
罗千帆在岸边来回踱步指挥,时不时冲船上的船工高喊几:
“检查好船舵!”
“把缆绳再系紧些!”
“粮草淡水都归置妥当,别晃洒了!”
林川站在他身旁,目光扫过陆续登船的将士,眉头微微舒展。
驼城部的物资赶得及时,灵州城防交接顺利,船队也已整装待发,出征的第一步总算是稳妥了。
接下来,便是溯河而上,直面石门关的党项劲敌。
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待将士们尽数登船,林川转身踏上旗舰的跳板,稳稳站在甲板上。
黄河在这里一路向北。
冬日凛冽的寒风从北方呼啸而来,反而为船队扬帆逆行助力,正是天公作美。
“启航!”罗千帆见一切就绪,高声下令。
船工们齐声吆喝起号子。
众人合力拉动帆绳,一张张船帆次第升起,在北风中鼓得满满当当。
橹桨入水,奋力划动。
几十条木船缓缓驶离岸边,朝着黄河上游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