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无声的对抗(2/2)
薛冰蟾对文衡之印的研究也有突破:“这印的机关设计与徐家风格极为相似,但更加精妙。应是徐家高手所作,但徐家如今无人有此功力,除非...”
“除非什么?”赵明烛急问。
“除非是徐家那位失踪多年的老祖宗,机关徐的创始人——徐元矩。”薛冰蟾道,“闻说他晚年痴迷于星象与机关结合之术,与文曲锁的理念极为吻合。”
赵明烛立即派人查访徐元矩的下落。然而徐家人口风极紧,只知老祖宗二十年前便云游四海,不知所踪。
就在调查似乎陷入僵局时,墨娘子送来关键情报:新月疤痕的胡三爷有个情妇住在城西,可能知道些内情。
赵明烛亲自前往。那女子起初矢口否认,直到赵明烛出示胡三爷的遗物,她才泣不成声:“三爷说过,若是他遭遇不测,就将这个交给能扳倒‘那些人’的官员。”
她取出一本密密麻麻的笔记,里面详细记录了胡三爷与清流社成员的往来,甚至包括几次秘密会议的内容。
最令人震惊的是,笔记中提到一个代号“文昌阁”的秘密据点,就在相国寺内!
赵明烛立即部署对相国寺的暗中监控。发现每月望日,确有多名官员以“进香”为名前往相国寺,实则进入藏经阁后的一处僻静禅院。
望日之夜,赵明烛亲自带人埋伏。子时将近,果然见数人悄悄潜入禅院。为首者竟是那位带头弹劾皇城司的杨大人!
“原来他就是新任文曲先生!”赵明烛心中暗惊。
众人正待行动,忽然禅院内传来争执之声:“...如此畏首畏尾,成何体统!当立即启动‘龙门计划’,彻底掌控今科科举!”
另一个苍老的声音反驳:“糊涂!如今风头正紧,当暂避锋芒。且文衡之印失落,如何运作?”
杨大人冷笑:“印信可重铸,人才是关键。今科有数名重要人选,必须上榜。”
赵明烛听得真切,正要下令抓捕,忽然身后传来破空之声!数支弩箭射来,一名亲信应声倒地。
“有埋伏!”赵明烛大喝,急忙闪避。
顿时,禅院内外的黑衣人同时杀出,与皇城司人马战作一团。显然对方早有准备,故意泄露会议消息,设下反埋伏。
激战中,赵明烛直取杨大人。二人刀剑相交,杨大人竟武功不弱,边战边退:“赵明烛,你坏我大事,今日必取你性命!”
正当此时,禅院突然震动,地面裂开,多名黑衣人坠入地下。薛冰蟾从暗处现身:“我已破坏他们的机关暗道!”
趁这混乱,赵明烛一剑挑飞杨大人的兵器,将其制服。其余人等见首领被擒,纷纷投降或逃窜。
经此一役,清流社残余势力遭到重创。杨大人供出多名同党,包括三位部级官员、五位地方大员。
仁宗震怒,下旨严办。一场更大的清查展开,更多清流社成员落网。
然而在审讯中,杨大人透露一个惊人消息:文曲先生并非一人,而是一个三人组成的议会!他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人身份更加隐秘。
“清流社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密。”陈砚秋叹道,“三人议会,互相制衡,即便一人落网,组织仍能运转。”
赵明烛凝视着关系网图:“无妨。既然撕开了口子,便可顺藤摸瓜。下一个目标,便是那另外两位‘文曲先生’。”
他转向薛冰蟾:“徐元矩那边可有进展?”
薛冰蟾点头:“已有线索。据说有人在终南山见过一位机关术极高的老者,特征与徐元矩吻合。”
赵明烛当即下令:“立即派人前往终南山。若能找到徐元矩,或许就能揭开文曲锁的所有秘密。”
皇城司的值房内,烛火再次亮到天明。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三人都明白,这场无声的对抗还远未结束。
文衡之印静静躺在案上,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跨越数十年的阴谋。而它的缔造者,或许正是揭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窗外,曙光微露,但汴京城的天空却阴云密布,仿佛在预示着更大的风雨即将来临。
在这场无声的对抗中,一方要揭开真相,一方要掩盖痕迹。而夹在其中的,是整个帝国的文脉与未来。
赵明烛握紧佩剑,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无论还有多少艰难,这条路,我一定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