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温体仁的拉拢(2/2)
的确,就眼下的内阁而言,其地位与职权已经是判若宰相了,只不过这“宰相”是由七到八人组成的。
看着一群人正围着温体仁在吹彩虹屁,张书缘就笑了笑,也没去管他,反正日后想要搞他那有的是办法,甚至都不用自己动手就会有人去搞他了。
说实在的,张书缘起初也很不想举荐温体仁,因为这家伙就是一典型的官迷,可以说这家伙能为了保证自己的仕途,那是什么事儿也能干出来的!
但让人无奈的是,眼下的朝廷各处都很需要才干之人,而那些人还偏偏只有那么几位,所以在这两害之中,他张书缘便只得是取其轻了……
“张阁这是忙完了?等下可有空挡?”
在阁内批阅了三个时辰的公文,正当他内阁准备下班之时,温体仁却是哼着小曲过来了。
“哦,拜见温阁老。下官刚批注完南方的公文,正准备要将文书呈递御前。不知温阁老有何事交代?”
见他来找自己了,张书缘也没拘泥,直接就起身对他拱了拱手,道了声“阁老”。
而此时的温体仁,年龄刚满五十七周岁,道一句“阁老”也勉强能够应得上他的年龄。
“呵呵,张阁说笑了,本阁岂敢能对你言交代二字?是这样,本阁来此是想问讯一番张阁接下来的施政重点,本阁也好协调其余同僚配合。”
温体仁对此很是满意,下意识就想邀请他到自己府上坐坐了。
“呵,既然阁老如此慎重,那待下官将手头的文书呈递御前后,再到阁老府上见礼。”
一听这话,张书缘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这是要拉拢自己!
虽然对此是心知肚明,但张书缘却还是想去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话来。
“好,那本阁就在府上静候了。对了,这是我户部于江南历年的征收情况,张阁可拿去看看,说不准能为你之政务起到点帮助。”
撂下这句话,温体仁就从胸口的口袋里拿出了三本薄薄的账册。
“下官多谢阁老帮扶。”
见他都是这般示好了,张书缘还能这么说,只得是先跟他保持亲近的关系了。
交代完自己的事情后,温体仁便就走了。
而张书缘则是坐下翻看起了他递给自己的资料了。
本以为这仅仅是三本税收情况的文书而已,但张书缘却没想到,他温体仁竟然在天启元年的账册中放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
看到这张银票,张书缘就眯眼看向了首辅的办公位。
“看来,这温体仁的史评也是有水分啊……”
的确,就崇祯一朝而言,这哪儿有那么多的清廉自律之辈,若真是有这种人的话,那明朝还能会亡于财政之困?
摇了摇头,张书缘就将这些资料给整齐好带走了。
……
时间一晃,等他忙完了所有的事情,这时辰便就带来到了戌时八刻。
这眼看着就进入晚上的九点了,而张书缘一直忙到现在才算是真正的下了班。
“唉,治国理政可真累啊,也不知道历史中的朱由检是怎么扛过这十多年的……”
吐槽了一声后,张书缘就赶紧去赴约了。
来到位于城东的温府,他刚一出轿便就瞧见了闵洪学这个人。
而此时的闵洪学是大步流星的前往温府,手中还提着一饭盒,也不知里面是酒菜还是些别的什么东西。
“闵御史等等。”
见到他以后,张书缘就想跟他结伴而行了,正巧也能跟他温体仁的门生故吏熟络熟络。
“哦?张阁?您…您怎么来了?”
听到有人喊自己,闵洪学瞬间就回过了头来,第一眼便就瞧见了向自己挥手的张书缘。
“诶,这话怎说?今儿乃是温阁老的出任日子,本阁于情于理也是要来恭贺一番的。”
见他讶异自己的出现,张书缘当即就胡诌了起来。
“是是是,张阁您请。”
也许是闵洪学手中的东西有异,又或许是他对自己有戒心,总之在寒暄了两句后,这闵洪学就躬身请他先行了。
见此情景,张书缘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当仁不让的就走到了他前头。
而这第二次来到温府,张书缘还是不得不感叹温体仁的伪装,就他的府邸而言,说出去也没人会相信这会是一当朝二品大臣的府邸。
只见,温体仁的府邸,院子很小,仅有两进两出,而在这院子内也无甚花园,只有一处狭小的望月亭。
感叹了一声温体仁的伪装后,张书缘便不动声色的进入了正堂。
“哎呀张阁来啊,快快入座,小林还不快给张阁奉茶。”
张书缘到了,温体仁就赶忙的迎了上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有什么过命的交情一般。
而此时在场的人有唐世济、张捷、吴宗达、谢升、薛国观等十数位大小官员在场,单看这架势而言,就好似今天他温党一系在开年会似的。
与众人互相拱手寒暄了一番后,众人便就在温体仁的安排之下坐了下来。
可这让张书缘没想到的是,在坐下来后,温体仁是向着众人大书特书了一番自己对他的重要性,甚至就差没当众说是自己在帮他出任首辅了。
对此,张书缘是连连自谦,只说自己只是进了些微不足道的谏言,主要还是是靠温体仁自己的能力才坐上了首辅之位。
可对于他这言辞,一众温党之人是连连婉拒,但同时又代表他们的恩师不断向张书缘道谢。
看着这群人投递来的感谢之意,一时间张书缘就有些动容了,因为照此可以看出,他温体仁待人是真有几把刷子的,不过短短几年间就笼得了这么一批人给他卖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