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深海铁矿(2/2)
赵姬点头,看着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把三枚空铸铁壳放进三角架。藤筐微微下沉,却没晃悠,平衡杆上的红布条依旧笔直。
“稳当!”忽兰拍着大腿,“就算装满火药,也定能稳住!”
“还得试试投放。”赵姬让人在远处摆了个稻草人,“从丈高的地方扔下去,看看准头。”
公输般早已装好铜制望山,他趴在木槽上瞄准,调整了三下角度,猛地拉动投放绳。空铸铁壳“呼”地飞出去,正好砸在稻草人脚下。
“差一点点!”嬴高在旁喊,“再往左偏三寸就中了!”
“微调望山就行。”公输般拧了拧望山上的刻度,“这玩意儿能精确到寸,多练几次,保管百发百中。”
赵姬看着那滚落的铸铁壳,忽然想起一事:“对了,得在霹雳弹上绑个小降落伞。”她捡起片梧桐叶,演示着往下飘的样子,“从高空扔下去,有伞拖着能慢点落,瞄准时间更充裕。用细麻绳编个小伞,收起来就拳头大,不占地方。”
“这主意妙!”忽兰眼睛一亮,“上次从投石机上扔,太快了根本来不及瞄准,有了伞就能慢慢调!”
嬴政在旁看着,忽然对蒙恬道:“让军中也学这个,选些手脚麻利的士兵练热气球投掷。下次北击匈奴,说不定真能派上用场。”
蒙恬躬身应道:“末将这就去选兵!最好是会爬树的,胆大,不恐高。”
日头渐渐升高,御花园里的人越来越多。田正坤抱着新收的稻穗过来,刚进园就被热气球吸引:“太后又做新物件了?这白花花的大球,老远就看见了。”
“田大人来得正好。”赵姬指着气囊,“你看这气囊用的丝绸,能不能染成军绿色?在天上不容易被敌军发现。”
“能!”田正坤放下稻穗,“蜀郡刚送来一批靛蓝,混着赭石就能调成军绿,染出来的布还耐晒,雨水冲不褪色。”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对了太后,您要的高产土豆,在陇西试种成功了,亩产比粟米高五倍!要不要登在《大秦日报》上?”
“当然要登!”赵姬眼睛一亮,“再画张土豆的图,教百姓怎么种。巡狩的时候,正好去陇西看看。”
嬴政听着他们说话,忽然道:“阿母,巡狩的队伍里,带上公输般和墨离吧。蒸汽汽车若是在路上出了岔子,有他们在能及时修。”
“想得真周到。”赵姬笑着点头,“再让徐福也跟着,他不是懂航海吗?正好去琅琊看看海况,为蒸汽船试航做准备。”
孩子们一听要带这么多人,更兴奋了。嬴将侣拉着公输般的袖子:“公输先生,蒸汽汽车能跑多快?比宫里的马车还快吗?”
“快十倍!”公输般比划着,“车轮用铁圈包着,驰道上跑起来,风都追不上!”
“那能追上兔子吗?”嬴元曼歪着头问,惹得众人又笑了。
赵姬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觉得掌心的铜齿轮格外踏实。热气球要改,蒸汽汽车要试,巡狩的路要走,还有那藏在心底的计划——让蒸汽船载着大秦的旗帜,驶向更远的海。
猫小统在她怀里打了个哈欠:“宿主,检测到琅琊海域有特殊铁矿,适合炼制蒸汽机所需的高锰钢。”
赵姬心中一动,低头看了看怀里的猫,又抬头望向远处的天空。阳光透过气囊的丝绸,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地碎金。
“看来这趟巡狩,不止是看看风景那么简单啊。”她轻声道,指尖轻轻敲了敲藤筐的铁架。
嬴政恰好听到,转头问:“阿母说什么?”
“没什么。”赵姬笑着摇头,“就是觉得,咱们这大秦的日子,就像这热气球一样,正往高了飞呢。”
远处的军工坊传来铜钟声响,那是工匠们在召唤公输般回去赶工。公输般拍了拍嬴将侣的头,拎着工具包快步走了,背影里都透着股干劲。
赵姬望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围着的孩子们,忽然道:“好了,都别闹了。想跟着巡狩,就得好好学本事。嬴元曼,你去把《农桑要术》抄十遍;嬴将侣,去帮田大人统计土豆产量;剩下的,跟我一起改热气球!”
孩子们欢呼着散开,御花园里顿时充满了活力。嬴阴曼帮着量藤筐尺寸,嬴诗曼给工匠们递工具,嬴季曼则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想象中的蒸汽汽车。
嬴政站在一旁,看着赵姬指挥工匠加固气囊,阳光洒在她鬓角的银丝上,竟比龙袍上的金线还耀眼。他忽然觉得,这次巡狩带上阿母,真是个再明智不过的决定。毕竟,这天下的新鲜事,好像没有她不知道、做不成的。
晚风拂过御花园,吹动着半放气的热气球,像一只蓄势待发的大鸟。赵姬揉了揉酸胀的肩膀,看着天边的晚霞,忽然想起猫小统的话。
琅琊的海,陇西的田,还有那藏在深海里的铁矿……这趟巡狩的路,怕是要比想象中更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