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番外一(2/2)
五年前,皇上一夜白头,随即不顾众臣非议,立刚出生的女儿为储,险些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席临然还清楚的记得那些日子,皇上不但日夜把孩子带在身旁照料,还要时刻听取各地讯息,要不是皇上连续安排了春闱、秋闱,把朝堂中的血液换了一半,怕是真抗不下来。
可就算朝中平息了,百姓之间也掀起了惊涛骇浪,对储君为女子之事颇有意见。
不过在皇上命各地大力传颂女子事迹,又重新修改律法让女子可以单立女户后,普通女子的声音渐渐扬起,掩盖了之前不满皇太女的那些声浪。
但皇上也着实辛苦,皇太女刚懂事不久,不知从哪里知道了孩子都有母亲,闹着要让皇上帮她找母亲,折腾了许久才听话了,开始学着读书认字。
直到这一两年的功夫,皇太虽然年纪小,却已体现出了不凡的聪颖后,朝堂乃至民间不满的声音才彻底消失。
当然,更重要的是,皇上一直未曾纳妃立后,后宫中只单单皇太女一个孩子,若是不立皇太女,又能立谁?立旁人,岂非就是心怀不轨,意图谋反?
不过......席临然觉得,皇太女再聪明,也毕竟是个孩子,皇上实在教地有些太多了,就像现在,他与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在此同皇上商议春闱之事,皇太女便自觉地站在了皇上身旁,努力想把他们说的话都听进去。
虽然眼下这次是皇太女主动听的,但也有先前皇上教导了无数次的原因。
“这是先前春秋连举后的头一次春闱,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如今的大郢并非原先的大郢,连着几年的丰收让百姓衣食饱、仓禀足,那今岁的考题就更应该立足当下,思索下一步,朝廷该如何引导百姓。”
殷岃说完,新上任的年轻礼部尚书频频点头,恭敬道:“皇上所教诲的,臣已经记下了,立刻回去吩咐,尽早拟出今岁的考题来。”
殷岃颔首,看礼部尚书行礼离开后,偏头望向席临然:“你呢,还不走赖在这里做甚?离晚膳时候还早,朕也没想着留你用膳。”
言罢,他擡起手,将一旁站立的小丫头抱进怀里,随手打开面前的一封奏折让她瞧,低声道:“一会儿告诉父皇,这封奏折写了什么。”
小丫头点点头,小小的手伸出来,小心翼翼地翻开奏折,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席临然见状,更是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轻叹一声,眼神从认真翻阅奏折的小丫头身上扫过,朝殷岃露出一个苦笑。
殷岃蹙起眉头,放下怀里的女儿,毫不避讳地把她放在龙椅上,缓步迈出了书案后的地方,朝外间去。
席临然会意跟上,刚走出外间关上门,就见皇上瞥了他一眼,有些嫌弃道:“有话快说,何事不能当着钰儿的面讲?”
席临然咬咬牙,低声道:“皇上,臣每次来宫中,见到皇太女,不是在习课业,要么就是在上学,甚至连吐蕃来访,这么小的皇太女都要去陪同,微臣看着,实在于心不忍。”
殷岃闻言,眉头紧蹙:“她自然也是喜欢玩耍的,只是朕同她堂兄平日都十分忙碌,她便把玩耍的功夫用来陪伴朕,这有什么问题?”
殷岃说完,朝席临然挥了挥手:“下去吧,莫来惹朕烦闷。”
席临然顿了顿,鼓起勇气道:“皇上,既然您也知道皇太女喜欢玩耍,孩子的天性便是玩耍,为何不给她寻个玩伴,让她能有歇息的时候呢?”
若是旁人说这话,殷岃定要冷笑一声,骂这人放肆,但席临然与旁人不同,历年来,为他立下不少功劳,又是最清楚钰儿身世的人之一,他勉强能听得进去一两分。
席临然话音刚落,外间就有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殷岃认得是殷锦铭身旁的内侍,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那内侍跑到喜颜身边停住,朝喜颜耳旁低声说了两句什么,便默默退到一旁。
喜颜脸色微变,又走到殷岃面前,也不避讳席临然在,就将那内侍所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殷岃闻言,目光变得森冷,瞥了席临然一眼:“你以为她的玩伴那般好找?听听,男孩儿觉得她是女孩儿,不堪大位,而她这般年纪,寻伴读,又实在太早了些。”
席临然深吸一口气:“臣觉得,这玩伴不一定是孩子,若是能寻到能够善待孩子的女子,您是不是考虑,重新充盈后宫。”
不等殷岃开口,席临然又道:“您忘记皇太女两三岁时闹着要找母亲的事了?您当时说,若是她能够好好读书,独自撑起天下时便带母亲见她。”
殷岃听到这里,目光才沉了起来。
他明白席临然的意思了。
刚想到此处,里间忽地传来一声轻响,像是小丫头把什么东西落在了地上。
殷岃顾不上席临然,立刻回身去看,却见一本书册落在地上,刚刚被小丫头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