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朕的爱妃总寻死 > 第119章 回宫

第119章 回宫(2/2)

目录

有便宜不占是傻蛋。

周窈窈这般告诉自己,可吃着吃着,眼睛却渐渐模糊了。

她明明是想让他恨她的,可现在,他真的对自己不好了,她怎么还是那般不开心。

此时已入了夏季,没了行装拖累,一路上,车队倒是行得比来时快了许多,翻越秦岭不过用了几日。

可惜夏季多雨,还没到京城时,大雨便倾盆而至,行了两日后,车队的马匹实在有些受不住了,不得不寻个驿馆休整了两日。

“离殿试时间不过还有三五日功夫了,偏又遇见这大雨,这可如何是好。”

喜颜站在驿馆房间内的窗口,望着窗外的大雨直叹气。

席临然犹豫提议:“皇上,实在赶不回去的话,要么还是把殿试时间往后推几日吧。”

殷岃摇头拒绝:“怎可失信天下人。”

他擡眼望向窗外大雨,下了决心,朝席临然道:“若是这雨夜里再不小些,你便同朕一道,先行离开,赶回京城。”

席临然一愣,下意识道:“那娘娘……”

殷岃抿了抿唇,冷笑道:“她并不想见朕,朕走了,兴许她还能快些养起身子。”

随行的厨师与太医一直在想着法子地给她补身体,但效果有限,他从车缝里瞧见过,比起先前最瘦的时刻,她也只胖回了一点点。

而这一路上,明知他双手、双腿俱有伤的情况下,她都没有登上前车来,探望他一眼。

殷岃阖了阖眼,暂时把此事抛到一旁,询问席临然道:“怎么样,那孩子的下落可寻到了?”

席临然连忙道:“臣正是要来同您禀报此事,臣等已经先人一步,寻到了这孩子的踪迹,想来殷峁也是为了护住这个孩子,一直未曾带在身边抚养,反倒送到了一处避世的夫子家中,让其教导。”

“那便好。”殷岃微微颔首:“尽快将这孩子带回京城,朕,要见见他。”

闻言,席临然微怔:“皇上,还要将这孩子带回京城吗?”

那可是殷峁的孩子,就算皇上仁德,可这孩子,根本不能留。他有些担心,皇上因为原先没了个孩子,便对这与他有血脉相连的孩子,生了亲近之意。

殷岃瞥他一眼,没好气道:“你在想些什么?他眼下只是个五六岁的孩子,若是动手,岂不是惹得天下唾骂,说朕完全不顾骨肉亲情?自然需得带回京城,先教导一番,也好堵住坊间闲言碎语。”

席临然这才长出一口气,连忙道:“是臣思虑不周,臣立刻去安排,立刻去安排。”说着,便下去了。

是夜,雨仍然大,乌云整片整片地压着天空,连一丝转晴的迹象都没有。

随行侍卫把殷岃背下了客房,喜颜在一旁撑着伞,把皇上安顿在了马车上。

席临然也随行上了马车,马车要离开时,他分明瞧见,皇上擡起眼,朝车窗外瞥了一眼,正巧是周贵妃安置的那处客房。

不过皇上也只看了一眼,便命喜颜放下车帘,吩咐车夫,快些启程。

席临然垂下头,几不可闻地低叹了一声。

不在马车上颠簸了,周窈窈反而有些睡不着,她披着披风,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的大雨。

这大雨总是让她想起,自己上一轮次离开时,宫里也是这般大的雨,下得让人心慌。

芽春缓步行到她身边,给她拢了拢披风,低声道:“娘娘,夜深了,早些睡吧,这雨,怕是还得几日才能小些呢。”

周窈窈点点头,回答道:“是啊,还得几日。”

言罢,她忍不住擡眼朝门口望了望,殷岃的房间正对着她的,偶尔,她会打开的门缝里瞧见喜颜从里面出来,却从未瞧见殷岃。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赶上殿试。”

周窈窈喃喃自语,声音低地连芽春都听不见。

她刚要转过身子,去榻上睡觉时,忽地听见,对面传出一声响动,随即便是一阵干净利落的脚步声响起,像是有人从殷岃的房里出来下楼。

许是席临然商议完政务回房吧。

周窈窈这般想着,刚坐下,猛然觉得有些不对。

她下意识地起身,来到窗前,望着车棚。

果然,下一刻,他平时坐的那辆马车便飞驰而出,停在了驿馆前。

她瞧见喜颜撑着油纸伞,侍卫背着他上了马车,席临然也跟了上去。

“居然走了?”

周窈窈有些震惊,她想要伸出手握紧窗棂,却被担心她淋雨的芽春一把拉回:“娘娘,仔细些雨。”

只一瞬间的功夫,她没来得及对上男人往上查探的视线,就被芽春拉了回来。

“他走了?”连告诉都不告诉她一声。

周窈窈以为自己已经想开了,接受了他渐渐厌恶自己的事实,但没想到,被单独扔下时,心里会如此难受。

芽春想宽慰她几句,但她已经默默躺到了榻上,低声道:“你先出去吧,我自己静静便好了。”

芽春只得先行退下,担忧地望了榻上女子一眼后,关上门。

周窈窈躺在榻上,片刻后,拭了拭眼泪。

她自己选择的路,她绝不会后悔的,就算他这般对待她,还是她要回家。

在驿馆停留了几日后,天色稍稍晴了,周窈窈的马车变成了打头的那个,沿着官道,一路朝京城飞驰而去。

到宫里时,听前来迎接的太监说,皇上已经回宫好几日了,每日都在御书房中歇着。

周窈窈早就猜到了他是忙于政务,但想起他之前扔下政务日日守着自己的时候,心头还是微酸了一下。

不过好在,她总算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宜龄殿。

正这般想着,眼看宜龄殿就在面前了,周窈窈脚步一顿,面色微变:“那是?”

太监顺着她的视线看去,瞧见了一个身着杏黄色衣袍的孩子身影,那孩子不过五六岁左右,身旁还跟着内侍和宫女,显然身份不低。

太监有些迟疑地望向周窈窈,低声道:“奴才,奴才也不知道这孩子身份,皇上前几日命人把这孩子带进宫,不准任何人打听这孩子消息,外面也不知皇上带回来了个孩子。若不是宜龄殿离御书房近,怕是您今日也瞧不见这孩子。”

周窈窈稳住心绪,尽量平静道:“本宫知道了。”

她艰难地把视线从那孩子身上移开,低头往宜龄殿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