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 第286章 人狠话不多

第286章 人狠话不多(1/2)

目录

余坤安拿着毛巾正要出门,又被王清丽叫住。

“对了……”

她从桌上那五捆钱里抽出两张大团结,递给余坤安,“这二十块钱,你拿去给阿奶。她老人家虽然不用算钱,但这段日子也没少操心受累。给她点零花钱,让她看看钱包。”

“晓得了!”余坤安接过钱,笑道,“我给她送过去的时候,就说是她孙媳妇儿孝顺她,特意给她的零花钱!”

拿着钱从屋里出来,老太太正提着一篮子翠绿的豆角,准备坐在屋檐下折豆筋。

余坤安走过去,把两张十块钱塞到老太太手里:“阿奶,拿着!你孙媳妇儿孝敬你的零花钱,让你想买啥就买点啥!”

老太太一看是二十块,有些高兴又有些埋怨:“哎呀!怎么又给我这么多钱?我都一把老骨头了,有吃有穿的,花不了这些!你们年轻人挣点钱不容易,自己留着,多攒着点儿!”

“啧,你看你!这是你孙媳妇的一片孝心,你老就安心收着!等过几天咱们进城了,你瞧见啥糖糕果子的,喜欢就买!别舍不得就行!”

“我啥都不缺,花这钱干啥……”

“给你你就拿着!想花就花!”余坤安直接把钱按进老太太围裙的口袋里,“钱这玩意,哪有花不出去的……”

这时,余母刚好拿着个空竹筛从院门口进来,正好听到他这财大气粗的话,没好气地接话道:“口气倒是不小!说得跟你挣了座金山银山回来一样的?”

“我怎么就没挣钱了?”余坤安立刻反驳,“这次卖鸡枞油的钱,你儿媳妇正在屋里算账呢,算好了就给你和大嫂二嫂分钱!”

余母把竹筛放下,拍了拍手上的灰,“哼!也就是这次运气好,碰上个大方老板要这么多。你还真以为你能三天两头都接到这种大订单?”

“开张生意就这么红火,这叫开门红!是好兆头!”余坤安信心满满,“以后生意只会越来越好,挣得更多!”

“你就可着吹吧!”余母表示不信。

老太太立刻站出来帮着他说话:“对对对!我们安子说得对!开门红,后面肯定顺风顺水,财源广进!肯定能挣更多!”

余坤安朝老太太竖起大拇指:“阿奶,咱家还是你最有眼光!所以啊,这钱你就放心花,使劲花!以后就等着你大孙子我挣更多更多的钱,让你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长命百岁,当咱们村最最有福气的老寿星!”

老太太被他这番话哄得心花怒放,嘴巴都合不拢了,连连点头:“好好好!我们安子是有大出息的!那阿奶可得努力好好活着,活到一百岁,等着享我孙子的福!”

余母在一旁看着这一老一少你来我往,说得跟家里已经堆了金山银山似的,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也懒得再跟他们争嘴,拿起竹筛,准备去水池边清洗今天新收上来的鸡枞。

交完高一仁的订单,后面做出来的鸡枞油都是开店的时候,拉到城里卖的,因此大家也不用那么急着赶工。

等到鸡枞油又积攒了将近两千瓶时,余坤安便暂时通知村里人,近期先不收鸡枞菌了。

家里做好的鸡枞油,余坤安每次去城里卖货时,都会顺路拉到城里的房子里存放起来。

村里人还担心,以后他们家是不是都不再收鸡枞菌了。

毕竟跟羊肚菌比起来,鸡枞菌更容易找到,山坡上、地埂边、草丛里,常常能见到它们一片片地冒出来,有时候就连自家后院的菜地里,都会冷不丁地冒出一两丛……

而且这段时间能采到的羊肚菌已经非常少了。

还好余坤安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说以后还会继续收,不过得缓上几天,顺便也让家里人腾出时间来忙活其他事情。

得了他的准话,村民们才安心散去。

家里这阵子确实也忙。余父日夜赶工,总算把余坤安要的货架打造好了。

之后,他便把做木工的事情暂且搁下,一门心思扑到了自家的水田里。

每天一有空闲,他就下田去薅草,把那些跟水稻秧苗抢养分的稗草、三棱草、鸭舌草,一株株连根拔掉……

这些天,家里都不用专门去割青草、摘黄菜叶来喂牲畜了,光是从田里背回来的杂草就足够……

这几天,家里的孩子们除了盼着学校放假去捡菌子换钱,满脑子想的就都是端午节了。

每回进门出门,都要看一眼日历,再缠着大人问上几句,确认离端午节还有多久。

要不是老太太跟他们说,日子得一天天实实在在地过才算数,几个孩子怕是要用笔把端午节前那几天都标上记号,假装那些日子已经过完了。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转眼到了端午节前一天。

孩子们兴奋得不行,就盼着天黑再天亮,好快点过上端午节,最好一觉睡醒,就被通知出发去城里。

这时候,家里的男人们都去田里忙活了,女人们则一边忙着收拾家里的杂活,一边包着粽子。

余母今年也阔气了一会,这次包粽子,她提前就泡上一大盆糯米和饭米。

而且这回,他们家包的粽子不再只是往年应景的光白米粽,还特地准备了豆沙馅的。

看着满满一大筲箕的粽子,余母心里都不由的有些感叹。

她想起往年的端午,一大家子人,拢共也就包三五个小小的光粽子,在锅里和鸡蛋一起煮了,一人能分到一小角就算不错了,还不舍得蘸糖吃。

如今,家里日子眼见着好了起来,她终于让全家人都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粽子了!

不过,粽子大多是糯米做的,吃多了胀肚,不消化。

所以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不能多吃。

老太太是自个儿觉着腻,不想多吃;孩子们则是眼巴巴地看着,被大人们管束着一人只能吃一个。

下午晚些时候,余坤安他们每人背着一大背篓青草,从田里回来了。

余大哥和余二哥家里本来养着猪,他们背回来的青草,自然是要拿去喂自家的猪。

余坤安和余父则背着背篓进了自家院子,直接把背篓放在了地上。

余坤安让父亲先坐下歇会儿,自己则抱了些青草去后院喂牲畜,顺便在后院上了个厕所,这才转身回来。

刚进堂屋,余文洲就举着个被咬了一口的粽子,踮着脚要往他嘴里送。

“阿爹,吃,吃粽子!甜!”

他笑着弯腰就着儿子的小手,在那豆沙馅上咬了一大口,满嘴的甜糯。

“嗯!真甜!我儿子真乖!”

小家伙见自家阿爹喜欢,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大方地说:“阿娘给了我一个!我分你吃!家里还有好多好多!”

一旁的余文波看得嘴馋,凑过来腆着脸笑:“阿洲,也给我咬一口呗!”

余文洲立刻把粽子藏到身后,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行,阿奶说了,一天只能吃一个,你的那个都吃完了,今天就不能再吃啦!”

“为啥阿奶说一天只能吃一个呀,我还没吃够呢!”余文波不乐意地嘟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