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 第245章 十万元

第245章 十万元(2/2)

目录

“哎,我亲娘啊,人是会变的嘛,我现在可不是昨天的我了!”余坤安赶紧辩解道。

“我管你是不是变了呢,你还不是老娘我生出来的!”

余母一句话,就把余坤安给拿捏住了。

“媳妇儿,你会支持我的,对吧?”余坤安见在母亲这儿讨不着好,便小声问王清丽。

“再看看吧,如果真的有用……那你就买!”王清丽想了想,还是谨慎地说道。

“嘿嘿,我就说我娶到最好的媳妇了!媳妇儿,你放心,你看我运气这么好,连你这么好的媳妇儿都娶到了,那我花钱买拖拉机,肯定不会亏钱的!”余坤安见媳妇儿松了口,顿时喜笑颜开。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清晨的空气带着凉意,沁人心脾。

余坤安就蹲在院子里刷牙,嘴里咕噜咕噜地冒着白沫。

这时,余母和余大嫂她们已经收拾妥当,正商量着上山捡菌子的路线。

“安子,今天还跟我们一块上山不?”余大嫂扭过头问他。

余坤安含了口水,“咕噜噜”漱干净嘴里的泡沫,吐掉水才回道:“不了,大嫂。我等会儿叫上大哥、二哥,我们进山深处转转,挖点草药去,不和你们凑热闹了。”

匆匆吃过早饭,两拨人便各自出发了。余母她们背着背篓,说说笑笑地往熟悉的外围林子走去。余坤安三兄弟则带了麻绳、柴刀和小镐头,朝着更深的山里进发。

路上,遇到不少上山捡菌子的村民们,互相打着招呼。

但很快,三兄弟就拐上了更少人走的小路。他们的目标不是菌子,而是藏在大山里的药材。

一路上,他们眼观六路,看到有用的草药就停下来挖。

余坤安还特意留意那些开着好看花朵的小植株,小心地连根带土挖起来,准备带回家种在院子里。

收获还算不错,陆续挖到了几块肥厚的黄精,还在几棵老树的树干上扒下来不少骨碎补。

骨碎补是一种长得像毛茸茸的蕨类植物,通常紧贴在悬崖石缝或老树上,也是味好药材。

正当余二哥小心翼翼地从一片潮湿的腐殖土里,挖出一丛颜色鲜红似火、有壮阳奇效的回春草时,一抬头,看见余坤安正抡着柴刀,对着一个长得歪歪扭扭、奇形怪状的老树桩子使劲。

“安子,你砍这破树桩子干啥?当柴火背回去都嫌费劲!”余二哥一脸不解。

“二哥,你这就不懂了吧?”余坤安停下刀,指着那树桩,“你仔细瞧瞧,这木桩像啥?像不像一头站着的大象?你看这儿,凸出来这一大块,像不像大象鼻子?还有这儿,这两个树疙瘩,像不像眼睛?”

余二哥围着树桩左看右看,皱着眉:“呃……经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那么一点点像。然后呢?砍回去当柴烧?”

“……暴殄天物!”余坤安痛心疾首,“这哪是柴火?这是艺术!我打算把它搬回去,让阿爹用刨子砂纸帮我好好打磨打磨,以后就放在堂屋当个板凳,多好看!”

“这木桩死沉死沉的,你费老大劲搬回去,就为当个凳子坐?”

余二哥觉得他的想法总是如此清奇,就一个破木桩子有啥好看的?

“是啊!独一无二的!”余坤安答得理所当然。

余二哥摇摇头,不理解但接受吧!

反正自家这个老三,脑子里总有些奇奇怪怪却又莫名的念头。

等余坤安好不容易把那大象木桩从根部砍断,清理掉多余的枝杈,时间已近中午。

木桩分量不轻,他们决定先放在这儿,回来的时候再想办法弄下山。

三人继续赶路。又翻过一道山梁,走进一片更为茂密的林子。

林子里鸟鸣声此起彼伏,甚是吵闹。

走在前面的余大哥忽然停下脚步,抬手示意:“老二,安子,你们先别说话……仔细听!”

余坤安和余二哥立刻屏息凝神。在一片嘈杂的鸟叫声中,一阵低沉而持续的“嗡嗡”声隐约传来,而且越来越清晰。

“是野蜂!”三人几乎同时低呼出声,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他们循着声音,小心翼翼地拨开灌木丛。

只见前方矗立着一棵极为粗壮的老槐树,树干恐怕需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茂密如盖的枝叶间,隐约可见几个巨大的、灰黑色的蜂巢如同奇异的果实般悬挂着。

无数黑黄相间的大挂蜂正忙碌地进进出出,发出令人心悸的嗡嗡声。这种野蜂性情凶猛,蜇人极疼,根本无法人工驯养。

余坤安仰着头,围着大树粗略数了数,激动地搓手:“啧啧啧,发了发了!起码得有七八个大挂蜜!”

“我的娘诶,这槐树也太大了!咋办?搞不搞?”余二哥既兴奋又有点发怵。

“搞!必须搞!”余大哥斩钉截铁,眼睛盯着蜂巢放光,“就是这野蜂子太多了,有点棘手。早知道该把蜂帽带上的。”

“没事儿!”余坤安也来了劲,“咱们跟它们耗!反正时间还早,准备充分点。用艾草熏!”

“对对对!用烟熏!”余大哥仰头看着那些沉甸甸的蜂巢,笑得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计划已定,三人立刻分头行动。在山沟边、坡地上寻找艾草。这种时候,艾草就是随材随用的是驱蜂好物。

不一会儿,他们就割来了一大捆新鲜的艾草,还收集了不少干枯易引燃的茅草。余坤安又砍了几根长长的细树枝。

他们在老槐树下清理出一小片空地,堆上一圈艾草。然后,将艾草和干草混合,分别捆绑在那几根长树枝的顶端,做成了几个简易的熏烟器。

准备就绪,余大哥用火柴点燃了树下的艾草堆,又示意余坤安两人点燃长竿顶端的艾草捆。

很快,树下艾草堆冒起浓白的烟雾,顺着树干袅袅上升。余坤安和余二哥则举着长竿,将冒着浓烟的艾草捆尽量靠近那些蜂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