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 第221章 是人才!

第221章 是人才!(1/2)

目录

余坤安好笑地说:“谢谢婶子好意!不过我媳妇儿也长得很好看!”

那婶子没料到他这么直接,愣了一下,随即笑得更大声:

“哈哈哈!要得要得!小余老板长得周正,媳妇儿肯定也要登对的才要得!好看的人凑在一处,养眼!小余老板是个疼媳妇的好男人!”

“就是就是,长得好,又有本事……”

余坤安尬笑着听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赶紧埋头继续干活,假装没听见。

他没看到,之前那个卖菌子的害羞姑娘,眼里闪过一丝明显的失落,提着空篮子,和姐妹们默默离开了。

等余坤安他们收完所有山货,又近天黑。今天收的都是干羊肚菌,怕压坏,都得一袋袋单独码放好。

兄弟俩赶着马车往回走。余二哥有些担心他们收货这个生意能不能长久,会不会有人见有利可图,也来抢生意。

毕竟谁都不是傻子,都知道这金银花、羊肚菌要是自己背到县城里卖,价钱肯定比余坤安收的要高些。

但这年头的人,通常会对陌生的地方心里没底,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走出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的。

余坤安上门来收,价格也算公道,省了大家奔波劳累和承担风险,多数人也就愿意图个省事卖给他了。

走着走着,余二哥突然用胳膊肘捅了捅余坤安,挤眉弄眼地问:“安子,你说……刚才那个卖菌子的姑娘,是不是瞧上你了?”

“哪个姑娘?”余坤安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那个!卖了四十多块钱,还害羞得脸红那个!”

“你可别乱说!我都没注意瞧。虽然……我也晓得我长得好!”

“嘿!还真就怪了!”余二哥打量着他,“咱们家就属你怎么个晒都晒不黑!怪不得人家把你当成没讨媳妇的青头小伙!”

余坤安属于天生不容易晒黑的体质,跟常年在地里刨食、皮肤黝黑的乡亲们比起来,确实算白净的。

他只要稍微拾掇一下,看着比实际年龄能年轻个小三四岁。

“真是一白遮三丑,有钱破万难呐……”余坤安不由得感叹。

想当初他浑浑噩噩混日子那会儿,村里没几个人拿正眼瞧他。

可现在不一样了,特别是他开始在附近几个村收草药以后,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看重,说话也客气了不少。

他习惯性地看了眼手表,六点四十。这赶回去,怕是得九点往后了,真是披星戴月……

他咂咂嘴,唉,啥钱都不好挣啊……

不过,这辈子他已经努力在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了,不再像上辈子那样稀里糊涂的,现在一切向好。

这么一想,他心里那点疲惫又烟消云散,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他摸出烟盒,抖出两根烟,一根递给旁边赶车的余二哥,一根自己叼上。

划着火柴,先给余二哥点上,再凑到自己嘴边。深深吸了两口,辛辣的烟味钻进肺里,提神醒脑。

他放松身子,倚着身后鼓囊囊的麻袋,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被暮色吞没,手指夹着燃烧的烟卷,迎着微凉的晚风前行。

等天色彻底暗透,能见度变低,他才拿出手电筒,一道光柱在坑洼的土路上摇曳。

马车踢踢踏踏驶进村时,早已黑透了。零星几户人家的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整个村子安静而祥和。

刚到院门口,早就等着的余大哥他们便迎了上来,七手八脚地帮忙卸车。

“今天怎么样?还顺利不?”

“路上没碰着啥事吧?”

一边搬着沉甸甸的麻袋,大家一边习惯性地问几句。

余坤安站着歇气,随口应着:“顺利着呢,没事!”

话没说完,就被闻声出来的老太太赶着往屋里走:“赶紧先吃饭!饿过时候了伤胃!有啥话吃完再说!”

……

第二天吃过早饭,余坤安就把提前收拾好的草药、金银花、羊肚菌全部装上马车,直接赶车去了县城。

这一趟进城,他办了不少事。

半道上碰见个挑担子卖草莓的,红艳艳的果子看着就喜人。他想着王清丽最近胃口一般,便称了两斤,小心地用篮子装好,带回去给她尝鲜。

他去看了陶师傅瓦匠队盖房子的进度。地基已经砌好浇上了水,空地上堆满了红砖、沙石、木材等材料,边上还搭了个简易窝棚。

陶师傅说,安排了人晚上守在这里看材料,要放心些。

他想买个计算器,跑了供销社和杂货铺都没找见。最后还是在高一仁那儿买到了两个巴掌大的小计算器,顺便把想买照相机的事也托他帮忙留意着。

还在街上碰见了大舅子王清林,他来城里忙着置办结婚用的东西。王清林特意提醒他,等到婚期那天,一定记得提前到他家吃喜酒,两人聊了一会儿,王清林忙着回家就分开了。

最重要的一件事,他这回从收购站结到了两千六百多块的货款,粗粗一算,利润得有四百块左右,揣在怀里沉甸甸的,心里踏实又痛快。

还有一桩意外之喜。在他那新宅基地不远,之前一直围着挡板翻修的那栋小楼,如今拆了挡板,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一家新开张的酒楼‘迎客居’!门面瞧着挺气派。

他因为自己的猎奇心理,又想着正好答谢高一仁之前的帮忙,最关键的是兜里有钱心里不慌,中午便做东,请高一仁和李坤几人在新开的酒楼好好搓了一顿。

‘迎客居’饭菜味道不错,价钱也公道,几个人吃得满嘴流油,宾主尽欢。

结账时,他还专门打包了两只烤鸭带上,本来是一只的,但是担心不够全家人吃,他又多加了一只,准备带回家让一家老小也尝尝这城里风味。

这趟进城,遇到的都是好事情。他一路赶着马车返回时,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心情好得不得了。

回到村,先在老屋卸了马车,把白龙牵到马棚,添上草料和水,这才提着大包小包往家走。

刚经过大哥、二哥家门口,就有一群孩子兴奋的奔跑了过来,把他堵在路中间。

“老叔~老叔~”

“阿爹!你回来啦!”

“老叔~我们今天抓了好多好多蝌蚪仔!”

“阿爹,我抓得最多!”

“老叔……”

一群小崽子七嘴八舌,叽叽喳喳,余坤安的耳朵里像飞进了一百只麻雀,压根听不清谁在说啥。

“停停停!一个个来!”他赶紧打断,“我晓得了!你们下午去小水沟边兜蝌蚪了,对吧?”

“对对对~”小家伙们异口同声,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

“然后呢?抓回来做什么呢?别一起讲!余文波,你来说!”

余文波被特意点了名,顿时一脸得意,“老叔!我哥说了,小蝌蚪的爹娘都是田鸡!小蝌蚪会自己找妈妈,那它的爹娘肯定也会来找它们!我们抓了这么多小蝌蚪,放在水池里,就能等着它们爹娘自投罗网喽!”

余坤安:“……”这逻辑……好像也没啥毛病?算了,由着他们闹腾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