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破院子(2/2)
他赶紧把自己放在门口的背篓往旁边挪了挪,给余坤安腾出些地方。
余坤安觉得这人爽快,从衣兜里摸出一包香烟,抽出一支递过去:“大哥,谢了啊!”
汉子咧嘴一笑,也不客气,接过烟,划了根火柴先给余坤安点上,再给自己点上,深吸一口:“大兄弟,你这阵仗够大的啊!卖的啥好东西?怎么这么多啊!”
“嘿,我这是些不值钱的常见草药,就是些车前草、蒲公英这些,地里头经常见到的。”余坤安实话实说。
“这还是我头回见人拉一马车草药来卖!兄弟,你这是囤了多长时间的货啊?”汉子咂舌。
“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一个村的人挖的。”余坤安解释。
“这就难怪了!”汉子恍然大悟,话匣子打开了,“不过兄弟,听哥一句,蒲公英这些玩意儿不压秤,卖不上价!得多挖点值钱的,像川芎、党参、金线莲啥的……喏,我这背篓里就是……我给你说,我家老头子就是村里的赤脚大夫,这山上值钱些的草药他都认识……”
余坤安笑着附和,听汉子自来熟地滔滔不绝。
果然,这年头能专门来卖草药的,家里多少都懂点医道。
何鸿运手脚麻利,很快轮到中年汉子。他背篓里倒出来的草药果然都是处理过的草药,价格自然也比直接挖来的新鲜货高些。
汉子结完账,乐呵呵跟余坤安道了别,背着空背篓就走了。
余坤安这才想起来,聊了半天,连对方姓啥都没问,不禁哑然失笑。
轮到余坤安,何鸿运把麻袋里的草药先倒出来检查、过秤。
草药这边过完称,余坤安又把装着羊肚菌的袋子提过去:“何哥,这几袋是羊肚菌,已经晾晒好的干货。”
“嚯!这些也是你们收上来的?”何鸿运解开袋口,抓起一把仔细看了看干度、品相,“品相真不错!你们自己晒的?”
“嗯,有些是刚晒干的,有些是村里人之前攒的,我们在家都分拣过了,都是干干净净的。”“好小子!还得是你,每次给你的货检查、过称都特别省心省力。”
何鸿运笑着把羊肚菌都倒进边上的分拣筐,简单翻看检查了下,就直接过秤。
然后填好收购单,让余坤安去找吴姐结账。
收购站里暂时没什么人了。余坤安从马车上拎下两个小篮子,提着进店里放地上:“何哥,吴姐,这篮子里是我们这批刚晒干的羊肚菌,还有今早新摘的金雀花,给你们尝尝鲜。”
“哟!金雀花都开了!可有些年头没吃着了!我还正想着这几天上市了去农贸市场转悠下,看看能不能买到些,你这就送过来了!我就不客气收下了哈!”
出声的是吴姐,她把给余坤安结算的钱给递了过来。
“不用和我客气,这些都是我们自家门前的东西,不值啥钱的,再说了我也没多带,就是个意思。”余坤安顺手接过结算好的货钱。
等收购站这边的事情办完,要送的东西也送到了。余坤安跟何鸿运、吴姐两人寒暄几句,又托何鸿运的关系暂时把马车停到收购站后院保管,这才提上剩下的两个小篮子,跨上自行车,轻快地蹬了出去。
分别给赵阿奶和高一仁送完东西。余坤安轻车熟路地拐进专门销售香烛纸钱的铺子。
把自家要的和替村里人捎带的香烛、黄纸、金银箔、炮仗这些一一买齐,他还特意让老板开了张清单,记清楚每样的价格,这才结完账,提着东西出了店铺。
把余母交代的事情办好,他也不急着返回收购站牵马车,就骑自行车在街上闲逛。
这段时间县城跑得勤,他明显感觉街道上比前阵子热闹多了,两边新开的铺子也多了起来。
街道边上还有些新建的房子或者正在拆了准备建新房的老院子。
他蹬着自行车车,经过一个用破木板草草围起来的院子。
院子拆得七零八落,砖头烂瓦堆了一地,但是里面不见有人干活。
余坤安本来没有在意的,正要骑过去,眼角余光却瞥见院门口的门槛上,坐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低头抹眼泪。那身形,瞧着跟自家老太太差不多岁数。
余坤安心里一揪,赶紧捏闸停下。他把车支好,快步走过去,蹲下身,放轻了声音问:“老人家,您这是咋了?摔着了?要不要送您回家,或者去医院瞧瞧?”
老太太抬起愁苦的脸,见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声音里带着些哽咽:“我的脚刚刚崴了一下,不过不打紧,我坐着歇会就是了,这里就是我家……”
旁边一个提着菜篮子的胖大婶凑过来,压低声音对余坤安说:“小伙子,这是罗大娘。唉,造孽哟!她家那败家儿子,把翻修房子的钱输了个精光!媳妇也跑了!前些日子还让人打断了腿,躺床上等钱救命呢!罗大娘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小的孙子孙女,还得伺候那个混账东西,这日子……难熬啊!”
她叹口气,又转向老太太,“罗大娘,你托我打听卖院子的事,我这两天都把消息放出去了,可这拆得乱七八糟的半拉子院子,谁看得上眼啊?可能你要多等些日子了!”
余坤安心里意动了一下,看向老太太:“老人家,你……你要卖这院子?那卖了你住哪儿?”
胖大婶嘴快:“小伙子,罗大娘老伴以前是厂里的老工人,分得有楼房住。这老院子是祖上留下的,本想着翻新了给儿子一家住,谁成想……”
她摇摇头,话锋一转,带着点推销的意思,“不过话说回来,这院子地段是真不赖!你看,靠着主街道,离学校也近。就是现在看着破点,可是地方大!拆出来的好些砖头、木料还能用!罗大娘急着用钱,只要一千块!这价钱,搁这地界,打着灯笼都难找!”
她这才想起问余坤安:“瞧我这嘴!小伙子,说了半天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姓张,周边邻里都叫我张婶。”
“张婶好,我叫余坤安。”余坤安应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片狼藉的院子。
一千块,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个正式工人两三年的工资。
但……这临街的地段?他心头猛地一跳。现在政策是越来越松动了,管的不严,私下买卖房屋地基啥的,只要双方情愿,去街道处办个手续,也不是不行。
这地方,将来肯定值钱!就算自己不住,租出去,或者……他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
“哎呀,安子是吧?”张婶见他若有所思,热情地招呼,“要不要进去瞅瞅?婶子带你转转?”
余坤安觉得他今天遇到的人都有些自来熟,从卖草药的大哥到现在的大婶,都是社牛,见到人就能叭叭叭聊起来。
他想了想,现在也只是有些意向,但是进去转转也是可以的,也就同意了张婶的提议,跟着进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