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 第131章 初谈规划

第131章 初谈规划(2/2)

目录

只等初一凌晨那第一声炮响,大家还要抢着去村头那口老水井——只因“水通财路”,得抢着挑回新年头一担“金银水”。

“老三,开年后你的银盘坡你准备怎么收整?还有你说的养猪,具体啥章程?”余父甩出一张牌,抬眼看向余坤安。

余坤安看着手里的牌,边想边说:

“阿爹,我想着叫上大伯、二伯两家一起干。咱们家三兄弟出本钱:砌猪圈、买猪崽、置办机器、还有收饲料这些前期投入的钱,我们三家平摊。后面养猪、喂食、清圈这些日常活计,主要就靠大伯二伯他们两家人手了。”

他顿了顿,继续整理思路:

“山脚下那片大点的平地,我想都围起来盖成猪圈。坡顶就种树和天麻。”

“坡上的地现在还不肥,正好养猪的粪水能肥地。我打算先种一两季黄豆花生养养地。”

“猪也不能光喂草,长得慢,镇上榨油坊的豆渣和菜籽饼是好东西,买回来铡碎了拌着苜蓿草喂,营养足。”

“我跟朱小胖打听了,县畜牧站推广的新猪种,听说肯吃肯长,只要好好养,五六个月就能出栏,长到两百来斤没问题,养得精心的能上两百五六。”

“既然决定合伙干,又有地方有人手,”余坤安看向老爹和哥哥们,“我就想着,规模稍微弄大点,一批养上四五十头,分两批轮着养,这样摊下来成本也划算些。”

“等通了电,再买台饲料粉碎机和铡草机,能省不少力气。猪圈旁边空地还能搭棚子养些鸡鸭鹅,多点进项。”

“咱们几家合力,这事只要肯下功夫,销路不愁,应该能干成,也能让大伯二伯家日子宽裕些,老太太看着也高兴。”

余父听完,眉头微蹙,吧嗒了两口烟,吐出长长的烟雾:

“想法倒是不赖。不过老三,这新猪种真这么好?五个多月就能长到小两百斤?光靠豆渣草料,能行?”

“一次养四五十头,本钱可不少投,万一赶上猪瘟,或者价钱跌了,风险不小啊。”

“还有,你大伯二伯那边,得坐下来把话掰扯透亮,人心隔肚皮。”

“阿爹说得在理。”余大哥点头,也放下牌,“前期投钱没问题,大概每家要凑多少,安子你得先给个总数出来。”

余二哥也接口,带着点担忧:“是啊,安子,这猪价稳不稳?别辛苦大半年,卖的时候折了本,大伙儿白忙活。”

余坤安这些问题倒是有考虑过:

“本钱我心里大概有个数,不过具体多少,我还得再仔细算算……”

“猪肉价格这事儿你们别担心,咱县里国营厂子多,食堂需求大。只要把猪养好,不愁卖不出去,价格也低不了。”

“我初步琢磨着,前期咱们三兄弟又出钱又出力,每人占两成。大伯、二伯两家负责后面主要的日常人工,两家一共分三成。不过这些还得再斟酌斟酌……”

说着,他看向余父:“阿爹,这摊子事儿,前前后后都得有个操心把关的人。您经验最老道,看得远,得请您帮我们掌掌舵,管着总章程和大事,你也占一成。大哥、二哥,你们觉得咋样?”

余大哥立刻点头:“应该的!有爹管着,我们放心!”

余二哥也深表赞同:“对!有爹坐镇,我们心里也踏实!”

余坤安接着说:“我自己呢,主要心思还是在挖药材和伺候天麻上。养猪场这边,我就前期多跑跑腿搭把手,后面日常管理主要就靠爹和大伯二伯他们了。”

“办这个场子,一来是给山坡攒下粪肥,二来也是想带着大伯二伯几家亲戚一起,把日子都过得更红火些。”

余父见儿子想得周全,两个大儿子也没二话,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露出一丝笑意:“行,你们兄弟齐心,劲儿往一处使就好。”

“老三,年一过完,你就抓紧把你大伯二伯请来,把这事敞开了说透,别藏着掖着。”

“你们三个也赶紧把章程理清楚:白纸黑字写明白!谁出多少钱、占多少份子、平时谁管啥具体事、挣了钱咋分、万一遇到猪病灾荒或者亏了钱、甚至有人想退伙咋办,都得一条条写清楚!”

“亲兄弟明算账,丑话说在前头,字据立好了,以后才不伤和气,大家伙儿心里也亮堂。等章程定了,开了春就赶紧动手砌猪圈!”

“嗯,阿爹,这些我都会想好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