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 第80章 做豆腐

第80章 做豆腐(2/2)

目录

“我当场就定了十六块钱一把,五把靠椅立马就被抢光,还替咱爹接了八把靠椅订单!你男人能耐不?”

王清丽眼睛亮晶晶的:“真的啊?能耐!”

“骗你做啥?还有个喜事哩!”余坤安往媳妇身边蹭了蹭。

“你咋跟挤牙膏似的,不能一气儿说完?”王清丽白了他一眼。

“这不是想让你多高兴会儿嘛!”余坤安凑到她耳边,“清林定亲了,你猜他对象是谁?”

“彩凤?”王清丽眨眨眼,“上回我就瞅他俩不对劲。”

“哈哈哈!我媳妇就是火眼金睛!”余坤安搂着她直夸,“日子定在明年四月十三,眼下正张罗盖新房呢。”

王清丽突然叹气:“不晓得爹娘钱够不够…….”

“莫操心!”余坤安捏捏她的手,“清林他们逮竹鼠没少卖钱,加上这回靠椅的进项,应该够用。等过年回去看看就晓得了,不够的话咱再添补些。”

“嗯,睡吧!”

王清丽吹灭灯,两人钻进被窝。

第二天冬至,按老辈人的讲究,今儿个是“阴极阳生”的大日子,动土会惊扰地气,所以打井、盖房的师傅们都歇工了。当然工钱照给不误,这叫“养力钱”,图个吉利。

余文涛几个娃娃惦记圈棚里的黑山羊好几天了,早上临上学前扒着院子门不挪窝:“阿爹,老叔,羊汤锅可得等我们放学才吃啊!”

余大嫂拿着扫把在后面撵人:“赶紧上学去,别在这跟我磨皮擦痒的!”

三个娃一溜烟跑出老远,还不忘回头喊:“等着我们放学回来啊!”

余母天不亮就带着王清丽、余二嫂去了村里工坊——她们今天要做豆腐。

昨晚泡的黄豆胀得圆鼓鼓的,石磨转动间,乳白的浆汁顺着磨盘往下淌,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豆腥味儿。

今天村里也不止余母几个在工坊磨豆浆,好多人家都选在这个日子做豆腐。工坊这边聚了不少婆娘媳妇。有单家独户做的,也有几家合伙的。

难得不用下地干活,婆娘们凑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唠闲嗑,边等磨豆子边做针线活。冬天的早晨,工坊这边热热闹闹的。

这次余母泡了好多的黄豆,准备做鲜豆腐、腌豆腐、油腐乳。

磨好的生豆浆,倒入铁锅,柴火慢煮,老太太看着灶火,不时撇去浮沫。

煮沸的热浆倒入悬挂的纱布中,挤滤出豆渣。当然,这豆渣可不舍得喂牲口,是要留着炒豆渣、做豆渣粑粑吃的。

桶里过滤出来的豆汁还继续熬煮,慢慢倒入酸浆水,点浆后加盖静置一刻钟,鲜嫩的豆腐脑就做成了。

这会儿孩子们最高兴了,每人端着碗加了油辣椒和葱花的豆腐脑,吃得津津有味。

剩下的豆腐脑舀入垫纱布的豆腐箱里面,纱布包好盖木板,压上几块大石头。两三个时辰后,新鲜的老豆腐就做好了。

晌午饭,余家人吃的就是豆腐宴:喝着微甜的豆浆,吃着猪油炒的豆渣,还有配油辣椒蘸水的豆腐脑。

鲜豆腐做好以后,就要着手做石灰腌豆腐和油腐乳了。

腌豆腐简单,把控干水气的老豆腐切块抹上生石灰,放在干燥通风处阴干。要吃时洗掉石灰,这样腌出来的豆腐存放时间长,还有股特别的韧劲,用来烤、煮、炸都好吃。

冬至时节也正是做油腐乳的好时候。先把老豆腐切成三四公分的小方块,铺在稻草上,盖纱布在阴凉处发酵五六天,直到长成绒毛均匀的霉豆腐。这霉豆腐不单能做卤腐,直接烤、煎了蘸辣椒面吃也很香。

发酵长毛的霉豆腐先蘸白酒杀菌,再在自家特制的调料里滚上一圈,确保调料都包裹上去,然后一层调料一层毛豆腐地放入白酒擦过的土陶坛里铺好。最后倒入烧熟晾凉的菜籽油,完全浸没豆腐,坛口垫粽叶,糊黄泥密封。放置一个月就能吃到香辣咸香的腐乳了。

腐乳是绝好的拌饭菜,那真的是“一口入魂、两口陷落、三口成仙”。存得好的油腐乳能吃上一两年。

余母几个忙着做豆腐时,余坤安三兄弟也没闲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