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东北谢文东 > 第353章 寒冬将至

第353章 寒冬将至(1/2)

目录

第三百五十三章:寒冬将至

1945年的秋末,寒风如恶鬼般呼啸着,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子,猛烈地撞击着根据地营地的木栅栏,发出一阵“呜呜”的声响,仿佛是山那头饿狼的哀嚎,令人毛骨悚然。

谢文东站在营地的一角,双手紧紧攥着腰间的猎刀,由于过度用力,他的指节已经泛白,微微颤抖着。他抬起头,目光凝视着那铅灰色的天空,雪片正从厚重的云层中纷纷扬扬地坠落下来。起初,这些雪片还只是零星几点,如同被风吹散的羽毛般轻盈,但眨眼间,它们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迅速交织成了一张白茫茫的大网,将远处的山林严严实实地笼罩起来。

“营长,柴火垛还剩小半堆,要是这雪连下三天,夜里轮岗的战士就得挨冻了。”通信兵小王搓着冻得通红的手跑过来,棉鞋踩在刚积起的薄雪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还有粮食,伙房的米缸见底了,土豆和白菜加起来够全营吃五天,再往后……”小王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卡在喉咙里,不敢再说下去。

谢文东没接话,转身往伙房走。掀开挂在门框上的旧棉帘,一股淡淡的土豆味飘进鼻腔,伙夫老张正蹲在灶台前,用勺子刮着锅底的残渣,见他进来,连忙站起来:“营长,您来了?今晚只能煮土豆汤了,白菜得省着点,留给站岗的战士。”

“知道了。”谢文东点头,目光落在灶台边的竹筐里,里面躺着十几个皱巴巴的土豆,表皮还沾着泥土,“村里的老乡那边,去过了吗?”

“去过了,李大叔说村里也紧巴,去年的粮没剩多少,今年秋收又被鬼子抢了大半,实在拿不出多余的粮食。”老张叹了口气,把刮下来的残渣倒进汤锅里,“不过李大叔说,要是雪再大些,他们可以带着咱们去山里挖野菜,就是得小心野猪和狼。”

谢文东沉默着往外走,刚掀开棉帘,就看见张彩霞领着几个妇女往纺车那边去。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头发用一块方巾包着,只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通红的脸颊。见他过来,张彩霞停下脚步,手里还攥着半截没纺完的棉线:“东子,你这是要去哪?雪下这么大,山路不好走。”

“上山看看,能不能打几只野物,顺便砍点柴火。”谢文东的声音软了些,他伸手替张彩霞拂掉肩上的雪,指尖碰到她的棉袄,冰凉的触感让他皱了皱眉,“怎么不多穿点?棉鞋也薄,冻坏了脚怎么办?”

“没事,纺线的时候手不停,身子暖和着呢。”张彩霞笑了笑,把手里的棉线举起来晃了晃,“你看,这线织成布就能给战士们做鞋垫,再冷的天,脚底下有暖垫,心里也踏实。对了,我让小兰她们去后山摘松针了,回来煮水给大家喝,咱这没有药,松针水能预防感冒,总比冻出病来强。”

谢文东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一阵发热。从认识张彩霞那天起,她就像一束暖阳,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她在,大家就有底气。他刚想说些什么,就听见营地门口传来一阵喧哗,抬头一看,只见李团长领着几个村民往这边走,村民们肩上扛着布袋,手里提着篮子,雪落在他们的头上、肩上,却挡不住脸上的笑容。

“东子,彩霞,你们快来看!”李团长老远就喊起来,声音洪亮,“老乡们听说咱们缺过冬的物资,主动把家里的土豆和白菜送来了!你看,这一布袋土豆,还有这篮子白菜,够咱们吃几天了!”

谢文东连忙迎上去,握住李大叔的手。李大叔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冻得发紫,却很有力:“谢营长,俺们知道你们不容易,守着这根据地,是为了保护俺们老百姓。家里虽然紧巴,但省省总能挤出点粮食,你们可不能饿肚子,还得靠你们打鬼子呢!”

“是啊,谢营长,”旁边的王大娘接着说,“俺家还有两床旧棉被,明天俺让俺家小子给你们送来,夜里站岗冷,盖着棉被能暖和点。”

张彩霞看着眼前的情景,眼眶一热,连忙掏出帕子擦了擦眼角:“谢谢大叔大娘,你们这么帮我们,我们要是打不好鬼子,都对不起你们。”

李团长拍了拍谢文东的肩膀,感慨道:“军民一心,再冷的冬天也能过!东子,明天你带着战士们上山打猎、砍柴,注意安全,鬼子说不定还在盯着咱们,别让他们钻了空子。彩霞,你继续组织妇女纺线织布,咱们分工合作,一定能熬过这个冬天。”

第二天一早,雪停了,太阳从云层里探出头来,给白茫茫的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边。谢文东带着十几个战士上山,每人背着一把猎枪,腰间别着猎刀,脚下踩着用麻绳捆着的木板——这是简易的雪鞋,能防止陷进雪里。

“营长,你看那边!”战士小李突然喊道,手指着不远处的树林。谢文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几只狍子正在雪地里觅食,耳朵竖得老高,警惕地听着周围的动静。

“小声点,别惊动它们。”谢文东压低声音,慢慢举起猎枪。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像鹰一样盯着狍子,手指扣在扳机上,屏住呼吸。就在这时,一阵枪响突然从远处传来,狍子受惊,撒腿就跑,很快消失在树林里。

“谁开的枪?”谢文东皱起眉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战士小赵脸色发白:“营、营长,好像是西边的山坳,会不会是鬼子?”

谢文东心里一紧,连忙领着战士们往西边跑。刚到山坳,就看见几个穿着日军军装的人正在翻找什么,地上躺着一只被打死的野猪,旁边还散落着几个空弹壳。

“鬼子!”战士们立刻举起猎枪,随时准备开火。那几个日军也发现了他们,连忙拿起枪对准他们,为首的日军军官冷笑一声:“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共军,正好,把你们的粮食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狗汉奸,想抢我们的粮食,没门!”小李怒骂道,手指扣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开枪。谢文东拦住他,眼神冰冷地看着日军军官:“你们来这里干什么?是不是想趁我们过冬物资短缺,发动偷袭?”

日军军官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眼神变得阴狠:“既然你们知道了,那我也不瞒你们。我们大日本皇军已经知道你们根据地缺粮,再过几天,我们就会带着大部队来,把你们一网打尽!”

“做梦!”谢文东大喝一声,率先开枪。子弹擦着日军军官的耳边飞过,吓得他连忙躲到树后。战士们也纷纷开枪,枪声在山谷里回荡。日军人数不多,只有五个人,很快就被打得节节败退。为首的日军军官见势不妙,扔出一颗手榴弹,趁着烟雾,带着剩下的人逃跑了。

“营长,要不要追?”小李问道。谢文东摇了摇头:“别追了,山里雪大,容易中埋伏。他们肯定是来探路的,咱们得赶紧回去,告诉李团长,让大家提高警惕。”

回到营地,谢文东把遇到日军的事告诉了李团长。李团长脸色凝重:“看来鬼子真的要动手了,咱们得赶紧准备。彩霞,你让妇女们加快纺线织布的速度,多做些鞋垫和棉衣,战士们得有暖和的衣服过冬。东子,你再带着战士们上山,多打些野物,储存粮食,另外,在营地周围挖些陷阱,防止鬼子偷袭。”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谢文东每天带着战士们上山,运气好的时候能打几只狍子或野猪,运气不好的时候,只能砍些柴火回来。张彩霞则领着妇女们日夜不停地纺线织布,手指被纺车磨出了水泡,却从来不说一句累。

这天夜里,雪又下了起来,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谢文东查完岗回到住处,刚坐下,就感觉脚一阵刺痛。他脱掉棉鞋,只见双脚冻得通红,肿得像馒头一样,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发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