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核废土上崛起 > 第372章 老石头也学会了偷听

第372章 老石头也学会了偷听(1/2)

目录

指尖的触感并非冰冷坚硬,而是一种极细微的、仿佛砂纸摩擦过最敏感皮肤的粗糙。

苏瑶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戴着三层防护手套,理论上绝不可能感知到螺栓本身的材质,这种触感,是从扳手、螺栓、再透过层层阻隔传递而来的震动。

她缓缓收回手,摘下护目镜,凑近了那枚刚刚被拧松的六角螺栓。

没有异常。

她又看向螺栓固定的那块厚重铅化玻璃保护罩,以及罩子下方静静躺着的、磨盘大小的石英晶格。

讲述站的地基深达百米,这片由数百块高纯度石英晶格组成的阵列是整个站点的根基,也是其最核心的秘密。

它们是X819号人工智能的数据储存介质,也是许墨留下的、最无法理解的遗产。

日复一日的检查,更换老化的保护罩,记录晶格的折射率,这是一份被所有人,包括苏瑶自己,都视为养老的闲职。

然而今天,一切都变了。

苏瑶的目光死死锁定在保护罩下的石英晶格表面。

在强光灯的照射下,一道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痕迹,像一根蛛丝,从晶格边缘延伸向中心。

裂纹?

不可能。

这种强度的石英晶格,就算用高能激光持续照射一个月,也未必能留下痕迹。

地基的应力结构稳定得像一块铁,绝不可能导致物理性损伤。

她的心沉了下去,立刻启动了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显微扫描仪。

探头贴上保护罩,目镜中,那道“蛛丝”被放大了千百倍。

苏瑶的呼吸瞬间凝滞。

那根本不是裂纹。

裂纹的走向是混乱的,是物质屈服于暴力的无奈呐喊。

而眼前的景象,却是一幅拥有惊人秩序的画卷。

那道痕迹由无数更细微的转折构成,每一个角度、每一段长度,都遵循着某种严苛的数学规律,形成一种不断自我重复、无限嵌套的分形结构。

它看上去……像某种编码,或者说,像一段乐谱。

一种毛骨悚然的熟悉感攫住了她。

苏瑶颤抖着手,接通了与主控室的内部线路。

“X819,”她的声音干涩,“调取你72小时前上传的全球风频数据,特别是关于‘季风之眼’的特殊录音,转换成波形图,发送到我的终端。”

“指令已收到,苏瑶主管。”AI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

三秒后,一张复杂的波形图出现在她眼前。

苏瑶的瞳孔缩成了针尖。

那张图,与显微镜下晶格的裂纹走向,完全吻合。

分毫不差。

风,在坚不可摧的石英上,刻下了自己的声音。

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随着她的注视,晶格内部,就在那道分形痕迹的正下方,折射出一缕极淡、几乎要消散在空气中的蓝光。

那光芒的频率,像是烙印在苏瑶灵魂深处的梦魇,瞬间将她拉回了数年前那个黄沙漫天的午后——许墨最后一次启动空间信标,被冲天而起的蓝色辉光吞噬的场景。

那辉光的频率,与此刻这缕微光,一模一样。

“空间能量不会消失,只会换种容器。”许墨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回响。

容器……苏瑶浑身冰冷。

这块石头,成了风的容器,成了许墨那失控的空间能量的容器?

上报?

她脑中闪过这个念头,但立刻被自己否决了。

上报的后果是什么?

最高安全委员会会立刻封锁这里,将整片石英阵列视为最高威胁。

他们会用最粗暴的方式进行切割、分析、隔离,直到将这不可思议的奇迹彻底肢解成一堆毫无意义的数据。

许墨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将被彻底抹去。

不。她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苏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恢复了日常的检查流程,更换了保护罩,甚至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一切正常”。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她用金刚石探针,小心翼翼地从那道“裂纹”的末梢,撬下了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碎屑。

她用最厚的铅箔包好,放进了防护服的内袋,紧贴着胸口。

回到家,她没有将它锁进保险箱,而是趁着女儿熟睡,悄悄塞进了孩子那柔软的、带着奶香的枕头

与此同时,东南方三百公里外的风蚀废墟,林小雨正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

沙暴来得毫无征兆,铺天盖地的黄沙瞬间吞噬了天空、大地,以及他们所有的电子导航信号。

沙盘上那条由X819推演出的、通往“那条线”终点的路径,此刻成了一个致命的玩笑。

他们迷失了方向。

“队长,能见度低于五米!磁力计也失灵了!”通讯器里传来队员焦急的吼声。

林小雨抹了一把脸上的沙子,正想下令原地固守,却感觉胸口的口袋里传来一阵异常的温热。

她愣了一下,伸手掏出那个出发前苏瑶硬塞给她的“护身符”——一块同样来自讲述站地基的石英碎屑。

此刻,这块冰冷的石头正微微发烫,并且伴随着一种极有规律的震动,像一颗活物的心脏在跳动。

一个疯狂的念头涌上心头。

林小雨没有丝毫犹豫,她将那块石英碎片猛地插入脚下的沙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