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30年不上朝 > 第576章 旷古难见

第576章 旷古难见(1/2)

目录

宫内金爵碰撞的脆响、丝竹的乐声戛然而止,唯有烛火噼啪跳动。

有人瞠目结舌,乌纱帽的翅子微微发颤;有人嘴唇翕动,似要开口却又僵在原地;更有人眼中闪过狂喜,却碍于礼节不敢显露。

方才还喧闹如潮的庆功宴,此刻静得能听见烛泪滴落的轻响。

朱慈烺猛地抬头,满是难以置信,心中飞过八百个心眼子,声音里带着罕有的慌乱:

“父皇!儿臣……儿臣绝不敢……”

“你听朕说。”

崇祯抬手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自朕登基,二十年风风雨雨,内有流寇肆虐,外有建奴环伺,京师三次告急,国库曾经空得能跑老鼠。

幸得苍天庇佑,将士用命,才换得今日四海升平:

辽东的黑土种出了新粮,漠北的牧民赶着牛羊来朝,南洋的帆影遮断了碧波,倭国都竖起了大明的龙旗,连西洋诸国都遣使求和,甚至有归于藩属的意愿。”

他起身走下龙椅,伸手抚上儿子肩头:

“你年方弱冠,却已在斡难河畔勒石记功,封狼居胥;监国时推行新税法,让江南的粮仓堆得冒尖;

可谓文武双全,比朕不知强出多少。

朕老了,当年彻夜批阅奏章的精力,如今熬半宿便觉疲惫;当年亲征辽东的锐气,如今看你们年轻人冲锋陷阵,也会想着‘慢点,稳点’。

如今形势大好,朕也休息了,这治理江山、造福黎民的担子,该由你来挑了。”

“陛下不可啊!”

内阁众人猛地跪倒,倪元璐大喝:

“陛下春秋鼎盛,鬓角虽有霜色,却比朝中多少老臣精神矍铄!如今四海初定,百废待兴,正是陛下励精图治、再创盛世之时,怎能轻言禅位?”

方岳贡叩首道:

“太子虽贤,终究年轻!漠北的风沙刚歇,南洋的浪潮才平,朝堂上多少盘根错节的旧弊,还需陛下坐镇方能理清。

请陛下再扶携太子数年!”

“是啊陛下!”礼部尚书捧着朝笏,老泪纵横,“禅位之事,关乎国本!历代明君虽有传贤之举,却从未有过陛下这般春秋鼎盛便逊位的先例。若传至外邦,恐让人误以为我大明有何不测啊!”

崇祯环视着阶下群臣,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忧或惑的脸,声音愈发沉稳:

“新竹胜旧竹,方能节节拔高。朕看太子,不仅有拓土开疆的锐气,有安抚流民的仁心,更有治世之才,是仁君能君该有的模样。”

朱慈烺跪地叩首惶恐道:

“父皇谬赞!儿臣不过是依父皇教诲行事,怎敢当‘仁君能君’之名?儿臣愿永远在父皇麾下听令,辅佐父皇开创千古盛世,绝不敢有半分非分之想!”

他这话倒是真心。

史书上太多太子与皇帝反目成仇的例子,哪一个不是因储位之争血流成河?

自己如今身负“封狼居胥”的盛名,朝野敬仰之声日隆,本就该如履薄冰,若再应了承接皇位之大业,岂不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

崇祯伸手将他扶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