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骨踪初现,古墓藏秘(1/2)
石像头颅砸落的烟尘还未散尽,庙宇中央的青石板突然发出“咔哒”一声脆响,以头颅落地的位置为中心,一圈暗金色的纹路缓缓亮起。这些纹路与镇煞文同源,却更显繁复,顺着纹路望去,整块青石板竟如花瓣般向四周展开,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洞口边缘垂着锈迹斑斑的铁链,链环上刻满了模糊的符文。
“是暗门。”肖天机举起引路灯符,光球的光芒顺着洞口往下探,隐约能看到一段陡峭的石阶,蜿蜒通向地下,“
雪璃从他肩头跳下,跑到洞口边嗅了嗅,小爪子扒着铁链晃了晃,发出“哗啦”的轻响。它转头看向肖天机,琥珀色的眸子里没有警惕,反而带着一丝好奇——这地下空间的气息,让它觉得亲切。
“下去看看。”林九渊指尖凝起一缕青木灵力,缠在铁链上,灵力顺着链条往下蔓延,“石阶上没有机关,但有很厚的积灰,很久没人来过了。”
凤瑶让火凤留在洞口警戒,自己则跟着肖天机等人顺铁链而下。石阶很陡,每一步都能踢起大片灰尘,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腐朽的气息,混杂着淡淡的墨香——像是存放了多年的书卷散发的味道。
地下密室比想象中宽敞,约有半间庙宇大小,四壁由青灰色岩石砌成,上面挂着几盏早已熄灭的油灯,灯座上积着厚厚的蛛网。密室中央摆放着一张石桌,桌上散落着几卷泛黄的卷轴,卷轴旁是一个半尺见方的石盒,盒身刻着与暗门相同的暗金纹路,透着一股古朴的厚重感。
“这些是……上古玄门的典籍?”守月走到石桌旁,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卷卷轴。卷轴的封皮是深蓝色的麻布,上面用朱砂写着“锁仙谷记”四字,笔迹苍劲,与父亲日记里的批注风格有些相似。
肖天机的目光落在石盒上。石盒没有锁,盒盖与盒身严丝合缝,暗金纹路在光球的映照下缓缓流转,像是有生命般。他伸手轻轻按住盒盖,指尖传来一丝温润的触感,不同于普通石头的冰凉,反而带着一丝微弱的搏动,像是在呼应他的灵力。
“里面没有阴煞。”肖天机低声道,缓缓打开石盒。
盒内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没有想象中的尸解仙骨,只有一张折叠整齐的羊皮纸,纸上用墨笔绘制着复杂的地图,还有几行娟秀的字迹,墨迹已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可辨。
“不是仙骨……”阿竹(此时阿竹应随张云鹤行动,修正为守月)的声音带着一丝失落,但很快被好奇取代,“这是地图?”
肖天机展开羊皮纸,光球凑近照亮。地图的中心是锁仙谷,用朱砂标着一个“骨”字,正是他们所在的位置。从锁仙谷向外延伸出三条线,分别指向三个不同的方向,每条线的终点都画着一个独特的符号:一个是倾斜的墓门,一个是冰封的山峰,一个是水下的漩涡。
“这三个符号……”林九渊凑近细看,眉头微蹙,“左侧的墓门符号,和茅山藏经阁记载的‘镇魂古墓’标记相同,那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传说被玄门先辈下了诅咒,擅入者会被墓中阴煞反噬,永世不得超生。”
凤瑶指着中间的冰封山峰符号:“这个是‘极寒岭’,在北疆,常年被冰雪覆盖,传说岭中有‘冰煞’,能冻结人的魂魄,炎凤谷的典籍里提过,那里曾是上古玄门镇压冰妖的地方。”
守月的指尖落在右侧的水下漩涡符号上,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爹的日记里画过类似的符号,说是‘沉龙渊’,在南海,水深千丈,渊底有地龙脉的缺口,阴气极重,寻常船只靠近就会被漩涡卷走。”
羊皮纸的空白处,几行字迹解释了地图的含义:“仙骨三分,镇于三煞之地,墓镇尸煞,岭锁冰煞,渊压水煞,三煞不泄,仙骨不现,若遇邪祟夺骨,需以‘三正’破之——墓以阳符,岭以炎火,渊以雷法。”
“原来如此。”肖天机恍然大悟,“尸解仙骨被分成了三块,分别藏在镇魂古墓、极寒岭、沉龙渊,用三地的煞气镇压,既防止仙骨力量失控,也能借助煞气守护,不让外人轻易得到。”他看向那行“若遇邪祟夺骨”的字迹,眼中闪过凝重,“写这羊皮纸的人,早就预料到会有邪祟觊觎仙骨。”
林九渊拿起石盒旁的一卷卷轴,展开后发现是《尸解仙骨考》,上面详细记载了仙骨的来历:原来仙骨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上古一位玄门大能坐化后,以自身骸骨为基,融合天地正气炼制而成,既能镇压大邪,也能被邪术利用,破开阴阳界限——这也是阴山派如此执着于抢夺仙骨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