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沙漠之行(1/2)
踏入塔克拉玛干腹地的第三天,肖天机终于明白“瀚海”二字的分量。
烈日像团烧红的烙铁,悬在头顶三尺处,烤得沙砾发烫,踩上去能听见鞋底“滋滋”的轻响。放眼望去,天地间只有单调的金黄,沙丘连绵如凝固的巨浪,风卷着沙粒掠过耳畔,发出呜咽般的啸声,像是无数幽魂在低语。
肖天机用一块浸湿的麻布裹住头,只露出双眼。他背着一个巨大的行囊,里面装着水袋、干粮、正阳丹,还有那柄桃木剑——剑鞘上裹着层厚厚的牛皮,防止被风沙磨损。走在他身侧的林九渊,正举着一面巴掌大的青铜罗盘,罗盘的指针在风沙中剧烈晃动,却始终指着一个稳定的方向。
“奇门遁甲里的‘沙漠方位术’,得结合星象和沙丘走向才能定准。”林九渊抹了把额头的汗,罗盘边缘的刻度泛着微光,那是他用灵力加持过的,“这片沙漠的磁场很怪,普通罗盘会失灵,还好带了师门传下来的‘司南镜’。”他指了指罗盘中心的镜面,镜中隐约映着几颗暗淡的星子,“按星象走,再有两天就能到古籍说的‘玄鸟坠沙处’,那是古城外围的第一个标记。”
走在最前面的岩峰,此刻正蹲在一处沙丘背风处,手指捻着几粒沙砾,凑近鼻尖轻嗅。他的蛇头拐杖斜插在沙里,杖头的蛇眼红光闪烁,像是在感应着什么。“不对劲。”他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这沙里有‘活气’。”
肖天机和林九渊立刻警惕起来。岩峰伸手在沙面划了个圈,圈内的沙粒竟缓缓蠕动起来,露出底下几只半透明的虫子——虫子长着多对细足,身体像段晒干的蚯蚓,正拼命往深处钻。“是‘噬沙蜈’。”岩峰从竹筒里倒出只通体火红的甲虫,甲虫落在沙上,立刻发出“吱吱”的声响,噬沙蜈们像是遇到了克星,纷纷缩成一团,“这种虫子专食生灵的灵力,刚才路过的那片‘死胡杨’,就是被它们吸干了精气。”
他将甲虫收回竹筒,蛇头拐杖在沙地上顿了三下,杖头的红光渗入沙层:“我让‘食煞甲’在周围布了圈,它们不敢靠近,但前面三里外有片流沙,底下藏着成百上千只,得绕路走。”
果然,绕过那片沙丘,前方出现一片诡异的洼地。洼地的沙面泛着油光,风一吹就泛起涟漪,隐约能看到底下有东西在搅动,偶尔有半截枯骨被卷上来,又瞬间沉入沙中。“是‘噬魂流沙’。”林九渊的罗盘指针剧烈跳动,“底下的噬沙蜈聚成了‘蜈巢’,一旦陷进去,连骨头都剩不下。”他从行囊里摸出几枚桃木钉,按奇门遁甲的方位钉在沙地上,“跟着钉尖走,这是‘避沙阵’,能让流沙自动退开三尺。”
走了不到半个时辰,肖天机的水袋见了底。喉咙干得发疼,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沙粒,刮得肺腑生疼。赵青准备的“燥火符”虽能驱寒,却挡不住这灼人的干渴。“水……”他刚开口,就被林九渊按住肩膀。
“别说话,保存体力。”林九渊指了指前方的一处沙丘,“岩峰说那里有‘沙棘根’,根须里藏着水。”
岩峰已经快步走了过去,蛇头拐杖插进沙里,轻轻一旋。沙层松动,露出底下盘根错节的灰褐色根须,根须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是‘沙漠血棘’。”他用匕首割下一段根须,水珠立刻凝聚成小水洼,“这根须的水带着点涩味,却能解燃眉之急,还能防噬沙蜈的毒。”
三人轮流吮吸着根须里的水,干涩的喉咙终于得到缓解。肖天机望着远处起伏的沙丘,忽然想起祖父手札里的话:“沙漠藏古秘,亦藏古煞,入者需存敬畏心。”此刻才真正体会到——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每一寸都藏着生死机关。
夜幕降临时,他们在一处背风的沙丘下扎营。林九渊用桃木枝搭了个简易的帐篷,岩峰则在帐篷周围撒了圈“驱虫粉”,粉是用苗疆龙血藤和雄黄磨成的,能防沙漠里的毒蛇毒虫。篝火升起时,火星在夜风中跳跃,映着三人疲惫却警惕的脸。
“今晚得格外小心。”林九渊往火里添了块桃木,火光骤然亮了几分,“古籍说,沙漠深处有‘沙鬼’,是迷路旅人死后所化,会模仿人声引诱人走向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