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德州赫斯特农场的日子(2/2)
“小心点,那只公牛脾气不好,”一个牛仔提醒道,“上次差点把我从马上顶下来。”
唐·本杰明点点头,握紧缰绳,慢慢靠近公牛。公牛果然很暴躁,对着他刨着蹄子,发出“哞哞”的怒吼。唐·本杰明没有退缩,而是沉着地盯着公牛的眼睛,慢慢举起手中的套索,趁公牛不注意,一把套住了它的脖子,然后用力一拉,将它牵制住。
“好样的!”牛仔们纷纷鼓掌,“唐先生真是全能,不仅枪法好,套牛也厉害。”
下午,亨利带唐·本杰明去驯马——那匹“闪电”的后代,名叫“追风”,性子很烈,还没有被完全驯服。唐·本杰明穿上驯马服,戴上头盔,慢慢靠近追风,轻轻抚摸它的鬃毛,低声安抚着。追风一开始很抗拒,不停地甩着脑袋,但在唐·本杰明的耐心安抚下,渐渐变得温顺起来。
“可以骑上去试试了,”亨利说,“它很聪明,只要你让它感受到你的善意,它就会听你的话。”
唐·本杰明翻身上马,轻轻夹了夹马腹,追风便慢慢跑了起来。一开始还有些颠簸,但很快就变得平稳。唐·本杰明骑着追风在牧场里奔驰,风吹过脸颊,看着身边掠过的青草和远处的山峦,心里格外舒畅。
接下来的几天,唐·本杰明彻底融入了农场生活。他跟着外婆和舅妈们去菜园里摘蔬菜——红彤彤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饱满的玉米,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摘下来就能直接吃。艾米丽和米歇尔则跟着露丝学习挤牛奶,一开始还很紧张,后来渐渐熟练起来,看着乳白色的牛奶流进桶里,满是成就感。
他还体验了种植的乐趣——在农场的空地上种下了几棵苹果树和桃树,牛仔们教他如何挖坑、施肥、浇水,告诉他什么时候需要修剪枝叶,什么时候会结果。“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就会发芽,”一个老牛仔笑着说,“到时候你再来,就能吃到自己种的果子了。”
在和牛仔们的相处中,唐·本杰明深深感受到了“红脖子文化”的魅力——他们虽然大多没什么文化,说话直来直去,甚至有些粗俗,但却淳朴善良、讲义气。他们热爱土地,敬畏自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他们会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会为了保护农场和野生动物挺身而出,这种纯粹的价值观,让唐·本杰明深受触动。
第七天晚上,唐·本杰明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农场。费克和外婆拉着他的手,不停地叮嘱:“有空常回来看看,农场永远是你的家。”
“放心吧外公外婆,”唐·本杰明点点头,“等我的小农场建好,我就带你们过去住几天。”
原本收拾好行李准备返程的清晨,唐·本杰明刚把行李箱放进后备箱,就被外公费克拉住了胳膊。“急什么?”老人叼着烟斗,眼神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决,“再住几天,我带你去看看周边的牧场,让你知道德州的农场不是只靠晒太阳就能活下去的。”
唐·本杰明看着外公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身边一脸雀跃的艾米丽和米歇尔,无奈地笑了:“行,那就再住几天。”
第八天一早,费克就带着唐·本杰明和亨利出发了,目的地是二十英里外的布拉德利牧场。“布拉德利家的老牧场主上周去世了,他那两个儿子为了和我们相邻的三百亩草地吵翻了天,”费克一边开车,一边解释,“那片草地是赫斯特家一百年前就买下的,只是一直没立界碑,现在他们想趁机占过去。”
抵达布拉德利牧场时,对方的牧场主——布拉德利家的大儿子汤姆正带着十几个牛仔在草地边缘搭建围栏。看到费克的车,汤姆立刻放下手里的工具,迎了上来,语气带着几分挑衅:“费克大叔,这是我们家的草地,你们来干什么?”
“汤姆,说话要讲良心,”费克下了车,毫不畏惧地盯着他,“这片草地的地契还在我书房里,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是赫斯特家的产业。你父亲在世时,可从来没说过这是你们的。”
“我父亲老糊涂了!”汤姆梗着脖子,“这片草地一直是我们在放牧,就该是我们的!”
话音刚落,他身后的牛仔们纷纷举起了马鞭和套索,气氛瞬间紧张起来。亨利也立刻打电话叫来了赫斯特家的牛仔,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动手。
唐·本杰明站在费克身边,冷静地观察着局势。他注意到汤姆身后的二弟杰瑞脸色犹豫,显然并不认同哥哥的做法。“汤姆,”唐·本杰明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带着十足的气场,“我是唐·本杰明。如果你真觉得这片草地是你们的,不如把地契拿出来看看。要是拿不出来,就别在这里浪费时间——真闹起来,丢的是布拉德利家的脸。”
汤姆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年轻人会直接戳穿他的底气不足。杰瑞趁机拉了拉哥哥的胳膊:“哥,算了,地契确实不在我们手里……”
汤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狠狠瞪了费克一眼:“算你们狠!”说完,就带着牛仔们撤走了围栏。
离开布拉德利牧场时,亨利忍不住赞叹:“本杰明,还是你有办法,换以前我们最少得打一架才能解决。”
费克却摇了摇头:“德州的农场争斗,靠的从来不是拳头硬,是规矩——地契、老辈的约定、邻里的公道,这些才是压得住人的东西。牧警和法律远水解不了近渴,真等他们来,草地早就被啃光了。”
接下来的四天,费克带着唐·本杰明走访了周边五个牧场,让他见识了德州农场的“生存法则”。在约翰逊牧场,他们见证了两户牧民因为一头走失的公牛争执——最终由村里最年长的老牛仔出面,根据公牛耳后的标记和牧场的放养范围,判定公牛归原主,失主则拿出半袋玉米作为感谢,双方握手言和。
在佩恩牧场,他们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佩恩家的羊群染上了传染病,附近的牧场主们都怕被传染,不准他们的羊群靠近自己的草地。佩恩老牧场主急得团团转,费克却直接带着唐·本杰明去了他家。“我认识州立大学的兽医教授,明天让他过来看看,”费克拍着佩恩的肩膀,“但你得保证,没治好之前,绝对把羊群圈起来,不能祸害别人。”
佩恩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场保证一定遵守规矩。唐·本杰明看着这一幕,终于明白外公说的“规矩”是什么——不是冰冷的法律条文,是邻里间的互助、对承诺的坚守,是一代又一代农场人在争斗中磨合出的生存智慧。
这几天里,艾米丽和米歇尔也没闲着。她们跟着外婆去了附近的小镇赶集,看到了农场主妇们用鸡蛋换布料、用蜂蜜换面包的原始交易方式;跟着露丝去给刚出生的小牛接生,学会了如何给小牛喂初乳、做健康检查。米歇尔甚至跟着牛仔们学了简单的套索技巧,虽然总是套空,却乐此不疲。
第十三天的夜晚,月色格外明亮。费克让佣人搬了两张藤椅和一壶热茶,在主屋前那棵百年老橡树下坐下,对着唐·本杰明招手:“过来,陪我喝杯茶。”
唐·本杰明走过去坐下,看着月光透过橡树叶洒在外公布满皱纹的脸上,突然觉得老人比平时苍老了许多。“今天去看了戴维斯牧场的老约翰,”费克先开了口,“他得了肺癌,没多少日子了,三个儿子却还在为牧场的继承权吵,真是寒心。”
唐·本杰明沉默着,他知道外公是想跟他聊家里的事。
“你三个舅舅,性子都随你外婆,老实本分,”费克喝了一口热茶,缓缓说道,“亨利是老二,踏实但没什么野心,守着自己的那片牧场,把牛养得比谁都好;老三马克喜欢摆弄机械,农场的拖拉机、收割机都是他在维护,省了不少维修费;老四蒂姆心细,管着农场的账目,一分钱都没算错过。”
他顿了顿,语气柔和了些:“他们的孩子,也就是你的表兄妹们,有的争气,有的还小。亨利的大儿子在德州大学读农业工程,以后想回来改良牧场的种植技术;马克的女儿在读社区高中,喜欢画画,说以后要当插画师;蒂姆家的双胞胎才上小学,天天在牧场里追着小马跑。这次你没见到,下次来就能看到了——老大暑假就回来了。”
唐·本杰明点点头,轻声问:“我妈妈的姐姐和妹妹呢?从来没听您提起过。”
提到女儿们,费克的眼神暗了暗:“你妈妈明妮是老二,上面有个姐姐露西,,苏珊嫁了个医生,很多年没回农场了。不是关系不好,是她们早就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农场的苦日子,她们过不来了。”
他看着远处的牧场,声音带着几分感慨:“我们这代赫斯特就是从加州来到这里,从一开始就是农场生活,我年轻的时候也想过让孩子们都留在农场,可后来才明白,人各有志。只要他们活得开心,在哪里都一样。”
唐·本杰明握住外公的手,那双手粗糙却温暖,布满了常年劳作的老茧。“外公,不管我在洛杉矶做什么,德州赫斯特农场永远是我的家,”他认真地说,“以后您要是需要我,我随时都回来。”
费克笑了,拍了拍他的手:“好小子,没白疼你。”
那晚的茶喝到了后半夜,月光下的老橡树静静矗立,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着德州赫斯特家的故事,也见证着两代人之间的温情。
第十四天的早餐桌上,唐·本杰明的手机震动不停,屏幕上弹出的全是杰斯发来的消息——黑火集团的会议,定11月5日的理事确定会议无法延期,距离当天只剩三天时间。
唐·本杰明看着消息,眉头微微皱起。他原本以为能多待几天,却没想到会议的各项细节都需要他亲自敲定,根本无法再拖延。“看来今天必须回洛杉矶了,”他放下手机,对众人说,“集团的会议就在周五,我得回去准备。”
费克和外婆脸上闪过一丝不舍,但也知道公事要紧。“确实该回去了,工作不能耽误,”费克点点头,“路上注意安全。”
艾米丽和米歇尔也有些失落,但很快调整好了情绪。“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再来,”米歇尔笑着说,“我这就联系我的私人飞机,让他们立刻飞过来。”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私人助理的电话,用简洁的语气交代:“让飞机立刻从洛杉矶起飞,降落到圣安东尼奥的私人机场,我们中午要返程。”挂了电话,她对唐·本杰明说:“飞机大概两个小时后到,我们收拾完行李正好能赶上。”
唐·本杰明对卡特说:“你联系一下洛杉矶的人,让他们派两个人过来,把这辆商务车开回去。路上慢点开,不用着急。”
“明白,老板。”卡特立刻拿出手机安排。
收拾行李时,外婆拉着艾米丽和米歇尔的手,不停地往她们包里塞东西。“这是我做的牛肉干,路上饿了吃,”外婆把两袋包装好的牛肉干塞进她们手里,“还有这个果酱,配面包吃最好了,记得早点吃完,别放坏了。”
艾米丽和米歇尔眼眶有些湿润,连连点头:“谢谢您,外婆,我们会想您的。”
费克则拉着唐·本杰明走到老橡树下,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老式的黄铜钥匙,塞到他手里:“这是小农场那栋度假屋的备用钥匙,等建好了,你随时过来住。不用总想着农场的事,照顾好自己和这两个姑娘最重要。”
唐·本杰明握紧钥匙,钥匙上还带着外公手心的温度。“我知道了,外公,”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您和外婆也要多注意身体,别太劳累。”
中午时分,众人驱车前往圣安东尼奥的私人机场。一路上,大家都没怎么说话,车厢里弥漫着淡淡的离愁。当米歇尔的私人飞机出现在视野里时,唐·本杰明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德州旷野——成片的牧场、蜿蜒的河流、散落的木屋,心里满是不舍。
飞机的乘务员早已在舷梯旁等候,恭敬地接过他们的行李。卡特、杰森、罗伊和帕克自觉地坐在了后舱,留出前舱的空间给唐·本杰明、艾米丽和米歇尔。
当飞机缓缓升空,透过舷窗俯瞰,赫斯特农场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最终消失在连绵的旷野中。艾米丽靠在唐·本杰明的肩上,轻声说:“真有点舍不得这里,尤其是外婆做的炖牛肉和外公的热茶。”
“我也是,”米歇尔也凑过来说,“还有那些可爱的小牛和牛仔们教我的套索技巧,我还没练熟呢。”
唐·本杰明笑了笑,握住她们的手:“等以后有时间,我们就再回来。到时候,小农场的度假屋应该也建好了,我们可以在那里住上一个月,好好体验一下农场生活。”
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云端,阳光透过舷窗洒在身上,温暖而惬意。卡特从前舱走过来,递上一份文件:“老板,艾斯发来的会议议程,您需要提前过目吗?”
唐·本杰明接过文件,却没有立刻打开。他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里想着赫斯特农场的老橡树、外公的烟斗、外婆的笑容,还有那些关于规矩与亲情的故事。他知道,从德州旷野回到洛杉矶的钢筋丛林,等待他的将是资本世界的博弈与纷争,但这十四天的农场时光,已经给了他足够的力量去面对一切。
“先放着吧,”他对卡特说,“让我再看一会儿德州的天空。”
飞机继续向西飞行,载着他们的回忆与牵挂,朝着洛杉矶的方向飞去。德州的旷野渐渐被城市的轮廓取代,但赫斯特农场的温暖与宁静,却留在了他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