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选秀逆袭从祭天剧本成为C位出道 > 第198章 皆大欢喜

第198章 皆大欢喜(1/2)

目录

“你也看到了,这是一个以游学团的形式组成嘉宾团,然后实地进行名作寻迹体验的真人秀。”

“但它更侧重生活化体验,不像《典籍里的中国》那样以戏剧演绎为主,也不像《国家宝藏》专注于文物解读。

《雅集手记》的特色就在于‘生活化’——既融合了文化探索与真人秀的互动感,又从衣、食、住、行、玩等多角度还原古人生活场景。

嘉宾们会穿上对应朝代的服饰,品尝古法美食,体验古代日常技艺,甚至复刻古人的社交雅趣,比如曲水流觞、投壶博弈这类活动。

让文化不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可触摸的生活细节。”

顾胤听完,觉得方向上没有冲突,便点了点头。

综艺的录制周期短,但放映的时间是将战线拉长,以此来持续曝光培养忠实观众,观众接触频率越高,更容易形成“习惯性观看”。

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就提到了这点,重复出现的事物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这也是电视剧比电影更吸粉的关键。

剧集体量带来的持续曝光、受众覆盖广度,以及相对低的观看成本,都让演员能更深入地渗透进观众视野。

更何况现在电视剧圈还在借鉴偶像粉圈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曝光优势。

因为大多数电影演员在曝光上都要面临一种情况,那就是电影制作周期太长,如果只靠社交平台互动根本满足不了粉丝的期待,所以电影演员吸粉就没有电视剧或者综艺吸粉多。

顾胤他自己是选秀出身,自带粉丝基础,虽然弥补了电影人曝光的短板,但是也不能没有让空窗期太久。

而且胤丹也天天问他:演唱会还没开始,要不要去客个串;要不要参加个综艺。

她们的消息渠道多得很,连他拒绝过哪些综艺邀约都一清二楚。每次他推掉一个,粉丝们表面上说的好听,说“我们阿胤只想专注作品”。

转头就在他来超话互动时,集体在评论区里哭天喊地,还一个赛一个的委屈,一句话里巴不得加十个八个悲伤的表情。

“我们最近的综艺都是出道那年的了,我真的很想看综艺胤”

“算了我们苦点没关系,别苦着阿胤了,他也很忙的,我们要乖一点,哭哭哭”

“没事的,没事的,不就是看不到新鲜的你吗?我没事的,我不哭……熊猫头抹泪.jpg”

顾胤扶额:你们句句说没事的,句句都在哭。

最后只能保证:“会好好选,争取今年录一个。”

都保证了,如果连自家公司参与的项目都推了,她们怕是又要集体“泪洒超话”。

但是能怎么办呢,只能宠着。

她们想要的,都会有的。

顾胤想的是他喜欢,她们也欢喜,刚好皆大欢喜。

而常虹考虑得更远:这个综艺能不能真正实现“双方得利”。

娱乐圈里,利己才是个体的生存法则,没人需要无条件牺牲。

她得确保节目既能给顾胤带来自然的曝光,又不消耗他的路人缘;既能展现他的文化素养和综艺感,又能和他后续的电影资源形成互补。

毕竟,流量是把双刃剑,只有精准的曝光才能转化为长久的竞争力。

当然,这个综艺策划案既然送过来了,常虹心里门儿清公司的盘算,一个头部明星,向来是招商PPT上的核心亮点。

而顾胤,就是那个能说服广告主心甘情愿掏腰包的“硬通货”。

公司有公司的考量,她也有。

策划案既然递到了顾胤面前,那我们真要接下这个综艺,那绝不是去扶贫的,这里面的好处,都要掰扯清楚。

“我想要让你接的原因,一来是,”常虹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这是我们公司出品的综艺,最起码不用担心被恶意剪辑,能最大程度保证你的形象。公司想借你现在的热度,让节目未播先火。

我们呢,也能借着这个机会,打破‘歌手’或‘演员’这类单一标签的束缚。我们要让你的名字,重新定义‘全能艺人’的新标准,以此来凸显你跨界能力的独一无二。”

“二来,就是这个综艺的角色定位了。”她顿了顿,语气加重了些,“这是个高度贴合政策主流的项目,只要节目能成功出圈,我们就要坐实你‘青年文化代言人’的名头。

我们虽然和央视合作不少,但这种‘根正苗红’的标签,谁会嫌多呢,对不对?”

顾胤笑笑,点头:“好。”

常虹也笑了下,继续补充道:“主要这个回报率很高,既能吸引Z世代关注传统文化,进一步帮你积累路人缘。再来也是能再次获得官方层面的认可。

‘根正苗红’的隐形价值太高了,资源倾斜是一方面,只一条公众形象权威性,就比什么都要强。

我和你说过,有这类正面标签的艺人,在商业赛道的宽度和层级,都比那些无标签的平均高出42%以上。

现在监管环境这么严,有了这个护身符,可以让你的作品都能降低触碰政策红线的风险,还能为你的商业活动构筑一道护城河,更是一个很好的公关素材。”

顾胤耐心听完,再次点头,“虹姐,这个综艺,我会接的。”

“那行,”常虹见他松口,立刻说道,“我会跟策划部那边对接好。节目现在还在细化策划阶段,不过备案表已经批下来了,等三轮招商结束,估计还得一两个月时间。”

“行,”顾胤应道,“只要别和我现有的行程冲突就好。”

常虹闻言笑了:“这你放心,怎么着也不会跟你的演唱会撞上的。”

顾胤颔首:“那我这边就没什么问题了。”

“好。”

两人就综艺的事达成一致,常虹这才想起今天要跟顾胤商量的正事。

她眉头微蹙,语气也严肃了几分:“对了,圣丰文化传媒的老总,又和陈总打了电话,主要还是询问演唱会票价的事,问是不是就这么定了,确定不再调整一下。

总的来说,他们对咱们定的票价还是不太满意,担心这个价格一出来,你会被同行排挤。”

顾胤听完,只觉得有些无语:“姐,他们拿总票房15%的分成,还觉得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