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万邦归心同筑梦,平阳永耀照山河(1/2)
平阳府的孟夏,是被四海风情浸润的模样。通和集市的青石板路,踩着西域商队的驼铃、南洋商船的锚声,还有南洲部落人赤脚走过的轻响;万宝楼的飞檐下,挂着威尼斯的水晶灯、非洲的木雕、美洲的羽毛冠,最显眼处,那尊鎏金佛造像旁摆着南洲部落的图腾木,木身上原始纹路与佛造像的梵文浮雕,在阳光下竟透着奇妙的和谐。陈文瀚站在护民所的观景台,望着眼前这幅“万国衣冠会平阳”的盛景,手中的打狗棍轻轻敲击栏杆,思绪却飘回了初到平阳府的那一日——那时的通和集市还是破败的土坯房,凤凰湾只有几艘小渔船,谁能想到,数十年后,这里会成为连接天下的“商都心脏”。
“陈帮主,商盟大会的各国代表都到齐了,就等您过去主持。”沈知微的声音打断了陈文瀚的思绪,他手中捧着一卷厚厚的《万国商盟通商总览》,封面上的烫金大字,记录着商盟如今的规模——成员国已达五十余国,涵盖欧亚非美澳五大洲,环球商路的年贸易额,是初建时的百倍有余。
陈文瀚点点头,与沈知微一同走向商盟议事厅。沿途的百姓们纷纷驻足问好,有的递上刚烤好的玉米饼,有的送上新摘的平欧果,韦小宝更是扛着糖画勺追上来,塞给他一个“万国商盟”造型的糖画:“陈帮主,今日是大日子,吃块糖画,甜甜蜜蜜!”陈文瀚接过糖画,咬下一口,清甜的滋味里,藏着这些年所有的风雨与荣光。
议事厅内,各国代表已按地域分坐。伊思玛仪的西域商队带着新收的和田玉,马可的欧洲商团捧着刚出炉的玻璃器皿,穆罕默德的波斯商队展示着改良后的香料,阿塔的南洲部落人则带来了用黑曜石制作的农具——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物产,此刻整齐地摆放在中央的长桌上,像一串串联起天下的珍珠。
陈文瀚走到主位,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召集各位,一是总结商盟过往的成就,二是商议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最初的苹果商路,到如今的环球通商;从一本《神农秘种录》,到遍布天下的禅农学堂;从剿灭刀门工会,到各国联合护航——我们用数十年的时间,证明了‘同心共赢’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能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真理。”
话音刚落,厅内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阿塔站起身,用刚学会的中原话,结结巴巴却无比真诚地说:“南洲以前……饿肚子,没工具。是平阳府……给种子、教技术,现在部落人……能吃饱,孩子能吃糖画。我们永远……是平阳府的朋友!”他身后的南洲部落人,纷纷举起手中的黑曜石农具,用力挥舞着,眼中满是感激。
紧接着,欧洲农师皮埃尔展示了平阳府旱稻在欧洲的种植成果——投影布上,威尼斯郊外的农田里,金黄的旱稻随风起伏,旁边的温室里,番茄、葡萄长势喜人。“这些年,欧洲的粮食产量翻了一倍,百姓再也不用为冬天缺粮发愁。”皮埃尔的声音带着激动,“这都是平阳府的功劳,是禅农合一的智慧,让欧洲有了新的生机!”
波斯的穆罕默德则带来了禅农学堂波斯分学堂的消息:“分学堂已培养了两百余名农师,改良了万亩盐碱地,波斯的百姓不仅能种出旱稻,还学会了制作中原的豆腐、馒头。现在波斯的集市上,中原的丝绸、欧洲的玻璃、南洲的黑曜石摆在一起卖,大家都说,这是‘天下一家’的样子!”
听着各国代表的分享,陈文瀚心中满是感慨。他想起姜伯带着神农秘种在试验田忙碌的身影,想起苏婉卿率领护航队在红海剿灭海盗的果敢,想起钱掌柜在瘟疫时熬制汤药的坚守,还有无数平阳府百姓、各国客商,为了这份“天下大同”的梦想,付出的汗水与努力。
“各位,”陈文瀚再次开口,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商盟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南洲的部落还需要更多的农艺技术,欧洲的温室还能进一步改良,非洲的干旱地区还等着我们送去耐旱种子。我提议,成立‘环球农艺互助联盟’,由姜伯担任盟主,整合各国农艺资源,哪里需要,我们就把技术与种子送到哪里;同时,扩建商盟护航队,在五大洲的主要海域设立永久护航站,确保每一艘商船都能平安往返。”
“我同意!”伊思玛仪第一个响应,“西域商队愿意捐献三成的香料收入,支持互助联盟的建设!”
“欧洲商团也愿意出人出力,扩建护航站!”马可紧接着说。
“南洲部落……有黑曜石,我们可以换种子、换工具!”阿塔也举起手,眼中满是坚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