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 第576章 禅农学堂传薪火,万国同心绘大同

第576章 禅农学堂传薪火,万国同心绘大同(1/2)

目录

平阳府的初春总裹着温润的禅意,通和集市的青石板路雪融初消,缝隙里钻出的嫩绿草芽沾着晨露;万宝楼前的鎏金佛造像旁,新摆上了几盆从南洋运来的素馨花,香气混着檀香,在空气中晕开;禅农学堂的朱漆大门敞开着,堂内传来慧能大师讲解《金刚经》的声音,偶尔夹杂着姜伯示范农具的叮当作响。陈文瀚刚在商盟议事厅敲定波斯香料的春季采购方案,便见学堂的学监匆匆走来,手中捧着一卷学员名册,脸上满是难掩的喜悦。

“陈帮主!禅农学堂首期学员已满员!”学监将名册递到陈文瀚手中,指尖划过名册上的名字,“共有欧亚非美三十余国的学员,既有各国商团的继承人、农院的学者,还有部落的长老与佛门的僧人,连波斯商队的阿里都派了他的儿子穆罕默德来学习,说是要学透‘禅农合一’,回去改良波斯的农田!”

陈文瀚接过名册,目光扫过“穆罕默德”“皮埃尔”“阿难”等熟悉的名字,心中涌起一阵暖意。名册最后一页,还附着学员们的手写心愿——欧洲农师皮埃尔写道“愿将中原旱稻种带回威尼斯,让欧洲的冬天也有新鲜粮食”;南洋的阿难则写“要把禅农学堂的方法教给更多村落,让村民们既饱腹又安心”。“这学堂不仅是传授技艺,更是传递同心共赢的理念。”他抬头望向禅农学堂的方向,“今日是开学第一课,我们一起去看看。”

走进学堂时,正堂内已坐满了学员。慧能大师坐在主位,手持达摩法杖,正在讲解“禅农合一”的起源:“达摩祖师西来传法时,见中原百姓多受饥寒,便留下‘农为民生之本,禅为心灵之根’的训诫,这法杖上的《金刚经》经文,每一句都藏着对众生的悲悯,与神农氏教民耕种的初心,本是同源。”

姜伯则站在堂外的试验田旁,身边摆着旱稻种、农具与西洋的土壤检测仪,正给学员们演示如何辨别土壤肥力:“这是中原的‘看土法’,捏一把土能判断干湿;这是西洋的检测仪,能精准测出土里的养分——两者结合,才能种出好庄稼,就像禅与农,缺一不可。”

学员们听得认真,有的蹲在田埂上记录,有的伸手触摸土壤,穆罕默德还拿着检测仪,反复对比数据,时不时向姜伯提问:“波斯的土壤偏盐碱,用这种方法能改良吗?”姜伯笑着回应:“当然可以!我们可以用神农谷的胶泥混合草木灰,再配合西洋的灌溉技术,不出半年,就能让盐碱地变成良田。”

接下来的日子,禅农学堂的课程渐渐步入正轨。每日清晨,学员们先跟着慧能大师诵经打坐,感悟“顺应天时”的禅意;上午学习农艺知识,从浸种育苗到防虫施肥,中西方法结合教学;下午则在试验田实践,亲手耕种、收割,体验农作的辛劳与乐趣;傍晚时分,还会举办“万国交流会”,学员们分享各自国家的农耕习俗与文化,有时还会围着篝火,品尝各国的特色美食。

韦小宝也成了学堂的“编外老师”,他在学堂旁搭起糖画摊,用糖稀画出各国的农作物与农具造型,教孩子们做“农艺糖画”,还会给学员们讲平阳府的通商故事,从刀门工会的覆灭到环球商路的开辟,听得学员们阵阵惊叹。“俺这糖画不仅好看,还能记知识!”他举着一个玉米造型的糖画,“你们看,这玉米的每一粒,就像农艺的每一步,少一步都不成!”

然而,学堂的教学并非一帆风顺。一个月后,欧洲学员皮埃尔与非洲学员卡玛因“种植理念”产生争执——皮埃尔主张用西洋的温室技术大规模种植,提高产量;卡玛则认为非洲气候炎热,应遵循自然规律,采用轮作休耕的传统方法,两人各执一词,吵得面红耳赤。

“温室技术能不受气候限制,一年能种三季!”皮埃尔激动地说,“非洲的粮食缺口那么大,难道不该追求高产吗?”

“可过度使用温室会消耗大量水源,非洲本就干旱,这样下去会让土地更贫瘠!”卡玛反驳道,“我们的祖先用轮作休耕,让土地休养了几百年,这才是长久之计!”

两人的争执引来了其他学员的围观,有的支持皮埃尔,有的赞同卡玛,场面一度混乱。陈文瀚与姜伯恰好路过,见状便邀请两人到学堂的议事室,一同探讨解决方案。

“你们的想法都没错,只是忽略了‘因地制宜’。”姜伯拿出非洲的土壤与气候资料,“非洲部分地区炎热干旱,适合卡玛所说的轮作休耕,同时可以搭配中原的滴灌技术,减少水源消耗;而非洲的沿海地区,气候湿润,适合皮埃尔的温室技术,用来种植蔬菜与经济作物,既能高产,又不浪费资源。”

陈文瀚也补充道:“禅农学堂的理念,本就是‘融合’与‘变通’,没有哪种方法是绝对的好,只有适合不适合。你们可以合作,在非洲不同地区试点不同的种植方法,再分享经验,找到最适合非洲的方案。”

皮埃尔与卡玛恍然大悟,当即握手言和,还约定毕业后一起去非洲,共同推进种植试点。“以前我总觉得西洋技术最好,现在才明白,尊重当地的自然与传统,才是真正的农艺。”皮埃尔感慨道;卡玛也笑着说:“我也要学习西洋技术的优点,让传统方法变得更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员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农艺技术也日益精进。穆罕默德学会了用中原的胶泥改良盐碱地,还将波斯的香料种植技术教给其他学员;阿难则将禅修与农作结合,总结出“静心耕种法”,让学员们在劳作时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平复心绪;美洲的学员还带来了土豆的新吃法,用土豆泥混合中原的香料,做成“万国土豆饼”,成了学堂篝火晚会上最受欢迎的美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