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还可以拯救一下 > 第70章 朕盼望的圆房之日

第70章 朕盼望的圆房之日(2/2)

目录

“陛下,现在户部官员回来,马上就是工部,吏部,刑部,礼部的官员都会回来,到时有一位叫祈秋官的人在内,届时你只要宣布祭天开庙,带着魏君侯祭拜列祖列宗便可。”赵公公甩了甩拂尘不知道在想什么,他毕竟是伺候先帝的老人,知道的比较多。提议都是比较靠谱的。

“后续的事自然大儒为您辩经。”

田堂静非常感激他为自己做的一切,她有时候虽然很自信可也会不经意问过自己:“公公,我真的能做好皇帝吗?”

赵公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盯着她目光突然深邃起来:“先帝,先先帝都许诺过要做个明君,但是都没有实现。”

她瞬间低眸比着手指道:“果然很难。”

“对陛下来说不难。”

岂料还有反转,赵公公的这番话让她摸不着头脑。

“不是说很难,怎么对我来说不难?”她可不觉得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管好这么大一个国家。

她老婆魏影是天生的军事家,这是娘胎和环境带来的,而她前世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生,还生活在和平便利的国家。只用担心三餐和买不买得起房子,不用担心战火。

赵公公含笑对着她:“陛下拥有一颗和平的心,这样就足够了。况且您有一个比上两代更突出的优点。”

“是什么?”

赵公公毫不犹豫回答语气还非常自豪:“那就是陛下很了解百姓需要什么!而百姓意味着天下。”

“与以往先帝和太先帝的认知不同,谁都知道百姓需要安稳,能吃饱三餐就行,可他们远不如您了解的透彻,他们这辈子都没出宫,碍于环境的认知,只能通过书本人人口传的那样知道百姓的现状。”

“可是您见过,您总是懂得如何精确地找到所有人都渴望的东西。这是属于一种共识,让人能够产生共识的人,势必能号召天下。”

为此田堂静没有开口,只是沉默在心里回答赵公公:因为我也是平凡的老百姓。

只有同一个阶层的人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辛酸苦辣。能够互相共情!

与其是共识倒不如说是共情!

沈贞等人明知道这只是赵公公给所有人个台阶下,但他们仍旧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一位员外郎匆匆翻译了十本有关水利方面的奏折,而且还是在魏氏管辖的范围。

大部分水患折子都出自河京。

“沈大人黄河支流改道的讯息早在年前递到太极殿,可惜一直没消息,吴测官等人便没有再上递。”

“黄河改道可大可小,说不定还会影响徐京,徐京乃是祈秋官的家乡。”

沈贞想到陛下若想成功举办封后大典,便要照顾祈秋官和他家乡,否则怕是会有大麻烦。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祈秋官的家族是大卫的祭祀官,他们的开族之长还曾被封为宗盛公,祈家满门都是大儒出身,几乎每一代都出过侯公。

不但仅次于皇室以外掌管太庙祭词,而且天下书香之家,读书人皆拜祈家为书门之邸。

“即刻将奏折发到陛下手中。”沈贞二话不说自己亲自送过去。

田堂静刚好与赵公公转了圈便回太极殿。

有了赵公公的指点,她更明确前方的路该怎么走!刚好沈贞匆匆忙忙进来,官帽歪了都没注意。

“陛下,这件折子十万火急,往您马上批复。”沈贞顾不得仪容将奏折递给她。

田堂静接过后总算看见比较白话的奏折,里面言简意赅,目标清晰。

她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红笔,快速圈了个点:“黄河改流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时再高的山都挡不住水灾,速速命令靠近支流的百姓撤离。”

“这份直接加急!”田堂静又拿出自己的印章,其实天子印章除了玉玺还有其他私章,都能代表天子。

只是在特殊场合才需要用到玉玺。

她田堂静的名字直接盖在奏折的封面上,大大的红戳直接让沈贞愣住了。

“陛下!多谢您体恤民情!实不相瞒黄河改流的地方也许会路过徐京,而徐京乃是祈秋官的家乡。”

此话一出,赵公公的眼皮迅速跳动起来。※

真是好险!还好大家发现及时。

要是光靠陛下那点文言文知识看奏折,要多少天才能注意到黄河改流的折子。

还好陛下目不识丁误打误撞!要人翻译肯定不会请一个人,那么请多点人自然很容易翻到这个折子,翻到的人又不是缺心眼自然会快速上报。

这不正巧撞到陛下的眼皮底下。

“您的运气真是太好了!否则这封后大典就要延期了。”赵公公擦擦汗一副庆幸的模样。

完全忘记自己刚刚吐槽田堂静没文化。

田堂静听见那么严重,她赶紧催促沈贞:“务必要请此人和他的家人到安全的地方!”

“最好带到洛京城。”人还是放在自己眼皮底子最好。

沈贞连忙称:“诺!”

等沈贞走后,田堂静赶紧拉着赵公公去进殿:“公公快点,说不定还有其他什么折子需要朕批复。”

这下子都不用众官催促,她开始埋头苦干。不得不说翻译成半文半白话文后,她的阅读速度大大提升,时不时有赵公公补充点细节。

她快速批改了今天翻译的所有奏折。

直到太阳下山,临近亥时,她的手快擡不起来,感觉屁股也粘在龙椅上。

田堂静趴在奏折堆里,第一次生无可恋:“公公我眯会。”

赵公公一边检查一边点头,他发现批改的速度虽然快,可因为是白话文浅显易懂,效率也在增快,要是他没记错孩子今天批的奏折是三天的量。

时不时还有几个潦草的字写几句建言:“可摒弃传统的法子,使用奏效的法子,最好因地制宜,试错失败之人可担有限责任,朝廷会既往不咎,若奏效需上报向四方推举。”

田堂静不知道这句话等于放宽了大卫传统意义的门槛,将门槛打下来,就意味着会推动当地的变化。

“陛下,这么多您都没出什么岔子,真是厉害!”赵公公忍不住朝她竖起一个大拇指,结果埋在奏折的人已经发出浅浅的呼噜声。

显然已经累的睡着了。

仔细一看搁在小桌的饭菜都只动了一口。

赵公公看着疲惫的陛下虽然心疼,可更欣慰。

“陛下,老奴知道你最期待封后大典的到来,给你心爱的人一个正当的名份。”

“所以你才会那么拼命。”

尽管孩子已经听不到,他还是哭笑不得地说出实情。

为了所爱的人努力,殊出同归又有何不可?之后他会帮陛下在众人面前圆回去的。

不一会太极殿已经响起道脚步声,之后便是守卫们打个盹后,看见来人时匆忙跪下,瞌睡虫都吓跑了。

“参见君侯!”

殿门微弱的烛光,大理石的地

砖渐渐出现一道影子,魏影负手站在门口,看着御书桌趴在道睡得正香的人。

她眼里闪过一丝心疼,盯着田堂静未挪开问道:“可批够了?”

“您带陛下回去吧!”赵公公点头示意。

魏影踏进殿,不一会儿背起田堂静离开了太极殿。

赵公公趁机将折子都发下去,这时官肆与办公厅聚集了越来越多熟悉的身影,看的赵公公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先帝那个时期。

沈贞已经将折子交给魏氏,据说不到半天就下发到徐京,徐京的百姓得知这份命令有陛下的私印,命令大家即刻撤离各自的村镇。

祈秋官一家更是当晚被送到洛京城,徐京的官眷纷纷往山上跑,这些顶尖的人一跑,下方的百姓都跟着跑。

饶是吴测官都惊诧不已,年前他就通报所有人八月份要注意水灾,最好在山上提前安置一下,可惜他人微言轻,当地大人们小吏都不当回事。百姓更是饥寒交迫没有当回事。他们当中都流传着一句自暴自弃的话,都快饿死了,还不如被淹死。

于是大家都没有准备。

直到隔着数月,七月之前陛下的命令下达了,魏兵又非常积极赶人,使得所有人不得不动起来。

吴测官不由庆幸起来:“还是有人将大家的命当命。”

等等,那个人是陛下!吴测官当即反应过来朝着东边拜了一下。

这场水在六天后,终于在有人按耐不住蠢蠢欲动想下山时,半个徐京都被淹没了。

刚好淹到祈家那边。

山上的百姓面黄肌瘦地看着这滚滚黄河水,都忍不住两腿打颤,原本大家还在开玩笑说饿死不如淹死的话,现在真正看见淹没的水,才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朴素观的百姓瞬间调转口风:“淹死,还不如饿死!”

不过很快魏氏还是布施粥摊,发粮食,粮种,开始主动赈灾,获得了当地不少口碑。

原本就对官府朝廷失望的百姓,瞬间又开始产生一点点希望和信任。

由于官府和朝廷长期失信,想彻底获得信任还需很长一段时间修复这段民与官的关系。

与此同时济京的某个府邸不断传来咳嗽声,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公文不断被人端出。

魏音音走进那间不透风只剩下几盏烛光的小院子,她看见埋首于书案的修长又单薄的身影,眼里闪过一丝怜惜。

雪莉忍着病痛批改完最后一份公文,直到打开一封来自洛京城的快讯,看见原本该淹没的徐京,被天子一个私印调动起来。避免数万百姓伤亡。

“连老天爷都要站在她那边吗?”雪莉苍白的脸色自嘲一笑。

魏音音走过来抽走那封信看完后,她低眉笑道:“这点都要和你姐姐较劲?”

“放心好了,我爹的药下个月就能调好,只要你喝了可以茍活个五六年。”

“药是从哪里来的?”雪莉原本抑郁的情绪这才缓解几分,有心问道。

这时老傀师拄着拐杖走了进来:“自然是从你姐姐和嫂子那搜集而来。”

雪莉立刻站起来身顺手拔出佩剑:“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魏音音见她还是跟个暴跳如雷的家伙,跟她姐姐简直是两个极端,她摁下佩剑告诉她:“老傀师不站在任何人一边,你不用担心。”

“我爹说发功十次以上的凌霄花宿主的血,与纯净的龙角鹿香的血混合在一起可以做药引子。”

很显然这次的解药是通过田堂静和魏影的血调制而成的。

老傀师十分无奈看着这个孩子,长得一模一样性格确实最固执的。

他主动解释道:“那天陛下到处洒血,有一滴正好落在老夫的斗篷上,还有给魏君侯解五香散时在她耳廓取了滴血。”

“相信陛下应该不会介意。”

如果那孩子知道能救妹妹,肯定会什么都不说。她也向大家保证了,只要少主悬崖勒马,她会既往不咎。

至少,少主在这个世上还有这么个姐姐。

雪莉闻言沉下脸并未说什么,而是道:“我不会让封后大典举行成功的。”

“这对赵家对师父来说十分不利。”

“你敢这样,大概和李雪蓉的婚事亦要告一段落。”魏音音不得不提醒她:“义妹和豆芽菜期待这天很久了。”

老傀师亦道:“陛下发起火来还蛮可怕的。”

雪莉顿时陷入了更阴沉的情绪。很显然已经无法阻止她们结合。

老傀师确定她没事后,便拄着拐杖转身离开,走之前还特地道:“慧珍大师追踪的那人神出鬼没,老夫怀疑当年的赵氏子便是对方偷偷盗走的。”

“你既然有心为赵家,便找到你父亲真正的儿子!”

等老傀师走了,雪莉坐在椅子上,突然一阵发冷便抱住了自己:“音音姐,李雪蓉失踪了。”

“你放心,李氏不会违背盟约的。只不过是迟了点。”魏音音猜到是谁做的。

魏影肯定不会多管闲事,那么只有豆芽菜才会管了。

那李雪蓉似乎知道豆芽菜是个女子,还依旧带着迷恋。

难怪魏影要将人送到边疆去,让她自己发育。

“你安心养病。”

雪莉道:“不,我要马上拔出济京的抵抗势力,扶持新的势力。”

很快赵家的黑军迅速行动,一夜之间攻破济京陶军侯的府邸,发现陶氏嫡脉通通都逃走了。

整个济京彻底沦陷为赵家的领地。

这个消息传到皇宫时,已经是田堂静在圆房日历上画的同一天。

田堂静自从上次批改了三天的紧急奏折,各地暂时没有什么大事,小事会有沈贞等人处理。

现在六部官员回来的人越来越多,都是沈贞比较看好的人。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很缺人才。

于是沈贞联通魏谦希望明年开通科举,暂时二年一次科考筛选人才。

田堂静还没答应,何进那件事虽然平息了,但是她已经不怎么相信洛京城的读书人。

她要把科考的范围从四书五经扩到农业,商业,还有大家都瞧不起的奇、淫、技巧,工科。

她需要更多技术专家,像四书五经内文科的大学士有沈贞等人已经足够,其余的位置就留给这些新型的人才。

这个想法毫无保留传到沈贞那边,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居然连工匠都能考,这科举到底变成什么了?还是科举吗!治民便可维持盛世。

她大胆的想法告诉魏影。她不止要治民还有发展经济,尽管商人逐利本性带来麻烦,但治商如治水一样的道理。需要将两者优点结合起来,兴许不尽完美,但这是当下最适合的道路。除非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

魏影看清她的想法是想筛选出三十六行,每行的人才,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的地步。

魏影支持她:“大胆去试试,否则怎么知道结果?”

“这句话怎么那么耳熟!”田堂静走过去搂住她的腰,本想抱起来的,没想到自己小胳膊小腿根本抱不起。

她尴尬地动了动手,莫名要收回时,魏影突然摁住她的手双足忽然像灵蛇缠在她的腰上,让她被迫抱起她,而且还很轻盈。

田堂静惊了,不过很快擡头,轻轻扬起下颚在魏影唇角亲了一下提醒道:“刚刚祈秋官进宫见了朕,他告诉我,后天便是开庙的黄道吉日。”

“这就意味着那天便是封后大典。”亦是她们的同房之日。

魏影耳尖渐渐染红,但还是点点头:“便如期举行。”

“阿静,我...”

回答她的是田堂静抱着她关上门,将她压在床榻,撑着双手在上空,她目光灼热地盯着她:“我本可今晚就……”

“影儿也想要我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