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朕和影儿的封后大典(2/2)
魏影唇角抽搐一下:“你还要在那待多久?”
“我才不过去,如果碰你一下肯定又会被误认成女色狼。”田堂静碎碎念叨着。
魏影无可奈何轻叹一口气,若是某人不过来,她枕谁去?
这些日她早已习惯身边有个某人温暖的怀抱。
“过来,我给你揉揉。”魏影朝她伸手只好退一步。
田堂静这才磨磨蹭蹭四肢当腿爬过来,嘴上还不依不饶为自己辩解:“我这次可不会乱动哦!你不许误会我,然后又一巴掌给我扇下床。”
魏影无语道:“不会。”
“你那是条件反射,神经比脑子动的快。”田堂静瞬间缩回去,跪坐她面前,贼兮兮地打量她现在的双手双脚,然后掀起被子将她四肢裹住,这才敢抱住魏影睡下。
魏影就像个抱枕一样被裹在里面,现在是七月份,距离她生日还有六天。
想到那天她的毒便解了,但功法需要八个月才完全恢复。
魏影便学着某人拱了拱缩进她怀里,其实她也很期待。不止是田堂静。
田堂静暗戳戳观察老婆的反应,见她紧闭眼睛已经安逸的要入梦乡,她偷偷亲了魏影的脑门一下,便闭上眼睛拥着她睡觉。
丝毫没发现魏影被亲后,唇角偷偷笑了一下。
*
魏刚,魏三叔魏九叔还有一位坐着轮椅的文客杨进,代表魏氏出席在太极殿。
田堂静这边临时招来沈贞,大家在殿内商量封后大典。
一致决定等大郡主与楚京遗族过来,再邀请各京世家入城,最后昭告天下。
田堂静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除了昭告天下,朕还希望魏氏的各位长辈能够协助朕一件事。”
魏刚小心翼翼看向九叔,九叔则是看向三叔,三叔请示杨进。
她还是第一次见魏氏背后的文客,据说此人已经侍奉魏氏已久,在族内拥有极高的威望,甚至很多大事都会由他把握。
杨进咳嗽几声猜到她想做什么:“陛下想收买百姓?”
“不是收买,是希望百姓知道朕还在,朕还有一位皇后。”她承认自己想在底层百姓面前给刷老婆好感,让老婆的形象亲民一点。
“那样对魏氏的形象也有好处。”魏刚在旁边附和道。
杨进的咳嗽声突然变得剧烈,腰杆子都快咳折了一样。
九叔伸手顿时给了魏刚一巴掌,扇得魏刚的身体硬是转了半圈。
田堂静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魏氏族老们,说打就打,太任性了吧!
三叔则是扫了魏刚一眼,朝她道:“陛下可以这么做。”
这么快就得到同意了。
她趁机多提几个条件:“现在七月份,眼看八月份秋收,下半年的粮食对百姓来说是渡过冬天至关重要的一件事。能不能活到明年就看冬天了。”
“正好夫人入驻洛京城有了北府粮田那么大一块地,反正需要人手不如雇一些成本廉价的百姓,给足一餐,按照市场价给他们工钱。”
“另外粮价朕希望可以上涨不超过一成。”
这几个条件提出来,沈贞看见天子在魏氏掌权的族老面前如此卑微,他眼角忍不住有点泪意,北府粮田可都是天子的官田,如今却要跟魏氏商量。
魏刚这次不敢再开口了。
杨进擡头扫了她一眼:“倒也妥当,并未让魏氏蒙受损失。”
三叔立即开口:“陛下,老夫都答应您的条件。”
似乎杨进的意见非常重要。田堂静忍不住对这位坐着轮椅的文客产生兴趣。
不一会儿魏谦抱着奏折进来,见到这位文客,立即惊讶不已,随即便放好奏折给他请安:“老师您终于来洛京城了!”
“我们都等您许久。”
“过了三伏我的身子一向不好,没有耽搁城内吧?”杨进颔首点点头跟这位学生打招呼。
魏谦汇报道:“洛京城比想象中容易掌控,只要协调地方大族,基本在魏氏的管理之下。”
魏氏就是通过这种办法迅速控制地方。
其实田堂静知道魏氏的本事,但这是争霸世界远不如她看见的那么安宁。
她只是待在安全的地方罢了。
“那个朕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田堂静轻咳一声在其他人看来像是学杨进一样,因为她面色红润反而在看她不顺眼的人跟前,被人觉得做作。
其中九叔的态度最为不耐烦,他很沉默并不想直接参与。
三叔也不想废话。
魏刚想搭话又碍于长辈在不敢说话。
魏谦反而请示道:“陛下您说?”
他的反应成功获得老师杨进的注意。
田堂静见只有一个人愿意听她说,便道:“朕要说的内容很简单,现在济京已经被赵家攻破,沦陷是迟早的事。”
“洛京城与济京虽然离得远,但最要有危机感的反而是魏氏,魏氏已经多长时间没有继续扩疆?”
“陛下,哪怕是魏氏也需要调养生息的。”魏谦低头道。
“你说的没错,但不代表两件事不可以一起做。”她说完便感觉不用正眼看人的魏九叔稍微扫了她一眼又飞快转回去了。
魏谦对军事方面不太了解,他并
不敢继续接话。
杨进见此再咳几声道:“陛下所言极是。”
听起来像是给足了她面子。她立即抓住机会问旁边的沈贞:“你在江南待过多多少少知道民间的现状。”
沈贞抱拳道:“陛下,百姓食不饱腹,各地世家庇护下的小财主趁机侵占良田,使得多数百姓变成佃农,若是再遇到干旱欠收,怕是不堪设想!”
田堂静想起原着剧情作者虽然一笔带过,可还是写了赵李氏大肆进军的同时,没有占领的地方亦有农民起义,发起的次数大大小小的,并且还拿明朝被起义至少上百次的案例来调侃。
她叫沈贞开口就是想提醒这些人,魏氏最近已经懈怠了,不要怪她老婆。
她老婆一直在单方面行动,控制了重要的地方后,因为凌霄花暂时不能上战场。可不代表其他人就干等着她老婆上战场争地盘,他们就在后面捡现成的。
从最近发生的事,田堂静亦隐约发现魏氏已经开始沉浸在洛京城的繁华之中而无法自拔,已经初显自甘堕落的迹象。
除了魏影的主力一直在备战,其他人像是已经忘记危机感一样。忙着安内,这确实是个借口,但也掩饰不了人一旦松懈即使嘴上不说,行为举止也会呈现出来。
“三位长辈,晚辈是魏氏的女婿,也算是半个家族子,有些话朕必须开口。”田堂静适时通过沈贞婉转提醒所有人:“世道一乱,各方面都会乱,今日洛京城还有良民,来日说不定都是讨伐魏氏的叛军。”
“赵李氏一旦结合,两家占据的地盘会自动缔结成联盟,到时我家影儿含辛茹苦将赵家推到南边,去了其他地方争地盘,反而会因为赵家扩张的太快包围了魏氏。”
“所以此刻民心非常重要。”
她说的极其露骨:“别看魏氏现在看起来很强势的样子,但是千里之堤亦毁于蚁xue,所以此刻在举行完封后大典,你们必须以朕这位旧主的名义,命令各地诸侯停战,若是违反朕下的命令。”
“届时同样以朕的名义,可以讨伐不听话的诸侯,而这个讨伐不再是魏氏长久以来用的扩疆,占领。”
最后田堂静环顾所有人,铿锵有力道:“而是收复疆土的自卫战!”
如此一来,魏氏的每场战争在天下人眼里都是拥有正统性的。因为魏氏是皇后的亲族,自然也隶属于天子一派。属于正义之师。
再也没有比高举收复大旗更能号召群英了。
那么从今以后魏氏和田堂静的处境正式调换,魏氏反而要靠田堂静天子身份的庇护下给予的正统性行动。
想到这,杨进眼里闪过一丝赞赏之意,此子虽然稚嫩但非常机灵学会利用她的优势,反而调转过来让魏氏依赖她,借助她的羽翼行动。
九叔这次终于正眼看向田堂静:“陛下,除了安抚百姓让他们渡过这个冬天,还有什么要求?”
田堂静立即回道:“朕希望在魏氏管辖的境内开始修路修水渠,修一条村通村县通县,府通府的路,现在人工成本极低,你们只需要出平常一半的钱和一顿饭就能让原本存在隐患的地区稳定下来。”
靠着各种雇佣和分派任务来平息可能发生的内乱,以工抑乱。使其民饿不死无暇关顾其他,终日为三餐劳碌。
杨进再次见识到这陌生又耳熟的帝王术。
他若有所思地打量一下田堂静,亲自问道:“陛下,魏氏钱粮不足无法支撑大量雇工,届时您又如何应对?”
她眨了眨眼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投靠魏氏的世家,世家庇护下又有一大堆财主,既然他们靠魏氏保护,受点保护费应该很正常吧?”
“否则谁来保护他们的小命。”
杨进道:“可既然魏氏借助您的羽翼,那势必不能再以强横的态度逼迫世家交纳银两,而卫国对世家从来是免赋的。”
此话一出,田堂静心想这家伙果然厉害,犀利点准卫国制度的弊端。
她也毫不犹豫道:“世家人少,百姓人多,只要我们掌控了在百姓之间的话语权,就不怕这些世家煽动民心,到时朕说要改革,直接改掉世家不用交两税一田的决定。”
“人丁税与户税和田税就够扣他们一大笔,而且对他们来说还只是毛毛雨罢了。”
所以啊!魏氏就不要因为放一点血心疼,眼光放长远点,现在割一道口子放血给百姓,下次可以就可以从世家身上割掉一大块肉。
杨进默默点头,朝三叔示意。
三叔无奈叹口气:“陛下,稍后让您的吏部尚书递一份清单给老夫。”
沈贞已经懵了,他只是在吏部任职怎么就是尚书了?
田堂静现在没人手就顺势答应道:“沈尚书麻烦你以后在洛京城或者江南多走一趟,将户部的前官员召回。”
所有人都随着她的话一点点转变注意力,好在这些人都不是魏氏其他糊涂的家伙。
最后魏谦首当其冲为沈贞接下来的行动给予方便。
魏刚终于也不用挨打了。
那九叔走之前,特地打量她一下评价道:“还不孬!”
三叔推着杨进的轮椅离开太极殿。
一时间整个太极殿就只剩下她和魏刚了。
魏刚脸上还带着一个巴掌印,看起来就疼。
“表哥你没事吧?九叔的脾气也太大了。”她十分肉痛要是打在自己脸上保不住第二天就变成猪头。
魏刚捂着脸毫无怨言,他提醒道:“其实看起来不好相处的九叔反而是最好说话的,反倒是三叔最不好相与,别看他那么斯文,但族内没一个敢违背他的意思。”
“还有杨先生,他是魏氏现任将领和读书人的夫子,大家都十分敬重他,这么多年全靠他出谋划策。”
“本来魏氏攻进洛京城捞一次就要回远东的,但当家的选择留下来,遭到很多人反对,就是杨先生力排众议支持的。”说着他侧着手在嘴边提醒道:“他还是老当家的结拜兄弟。”
也就是说很可能这个杨进也认识魏炎。杨进是谋士,魏炎也算是谋士。
可各自的阵营都不同。
田堂静只感叹命运是如此的奇妙。
她又想起那个代替男主的妹妹,身体有恙还能继续打仗吗?好像攻破济京主城后已经半个月没有动作了。
该不会是身体不舒服才耽搁的?
魏刚还另外提起一件事:“陛下,刚刚你有批评魏氏开始不思进取,其实和九叔的政见不谋而合。”
“原先他就是希望杨先生能够下令,让大家继续征战,但三叔一直在阻拦。”
“杨先生看在三叔的面子上,就让我们按照当家的意思驻防,还让我们先安内。”
田堂静点点头:“原来如此。”
看来这位杨先生并没有打算直接指挥魏氏的意思,目前多数只是在建言。
倒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当幕僚不越权,反而更得魏氏的人心。
一旦人心散了,再高明的计谋都无处可使。
魏刚忍不住多看她几眼,越发觉得这个妹夫是个人才,刚刚那番远卓的政见,哪怕是三叔这个老顽固在保稳方面都会重视。
毕竟三叔是保守派,九叔是革进派,有时候激进了些反而没有三叔更得人心。
田堂静第一次见识到魏氏内部的派系,原来他们也会政见不合,只是在魏影的领导下才勉强站在一块的。很显然他们非常支持魏影。
“越来越觉得我老婆真棒!”她无比自豪道。
与此同时魏氏下派命令后,所有人按部就位开始筹备,由各自文书迅速抄写编写一份行动部署计划。开始派兵直接接手各地县衙的户房。◆
尤其是涉及田地管理,魏氏都会聘请当地的粮官或者世袭荫户的粮长,这些熟悉良田的人监督接管各地农田。
惊得世家还以为魏氏要趁火打劫,发现人家只是在他地盘之外行事,还请了很多泥腿子。
其中就有一个偏僻的山庄,这里多是猎户与农夫,都是一些年轻人,眼看粮食都被大老爷们收走,只给他们留一口就算了,粮种还要他们出。
终于一个年轻人举起锄头,决议要带着大家反了。冲进大老爷的家里抢粮食,否则这个冬天大家都得死。
然而这个年轻人才喊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很显然这是个读过书的年轻人。
正当所有人愤怒到达极点时,村长突然带着一队魏兵进村,还敲锣打鼓招呼所有人:“朝廷有令雇佣农闲帮工修一条去栈道的路,你们谁家要去的?一个月二钱,中午管顿饭。”
“村长,您怎么能信那些当官的!”当下就有人质疑。
没想到魏兵小头领立即拔刀告诉所有人:“我们魏氏张贴了榜文,有榜文有报名,还有雇佣合同全都是用县令的章印盖的。”
“我看谁人说魏氏不守契约出尔反尔!这可是当今陛下为了封后大典邀请各地诸侯快速进京的大工程。”
说着小头领举起了雇佣契约正好给了带头要造反的小伙子手里,那小伙子也是有见识的,发现红戳不仅是真的,上面还有县令所有人的签名,包括村长。
小伙子暂时收起要造反的心思暗想:“如果他们熬不过这个冬天,那么过年起义也是一个好时机!”
远在未央宫的田堂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无形中阻止了一场造反。
她已经开始选老婆一个月后要穿的婚服:“影儿你看这件怎么样?”
魏影才从某个小地方农民已经起义杀了当地世家的折子收回注意力。
只不过那个地方不在她的管辖之内。
她不由夸赞一句:“陛下的眼光向来很好。”
“怎么了?突然表扬我?”田堂静凑过去香了一个,继续挑选婚服。
这时青姑带着一个魏肃匆匆进来。
魏肃风尘仆仆归来,第一件事就是将两封信交到两位主子手上:“陛下,当家的,赵李氏下发婚帖,已经定好下月十五两家正式联姻。”
田堂静听后心里一阵咯噔,剧情果然已经按照进程发展。
李雪蓉要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