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732章 盐铁之辩,国营之利

第732章 盐铁之辩,国营之利(1/2)

目录

“国家,宏观……调控!”

当张豆子将这充满“王者气度”与“格物”智慧的全新词语一字一句清晰说出时,

整个“明德”大讲堂陷入因过度震撼而导致的绝对寂静。

在场所有人,无论是饱读诗书的王公大臣,还是精于算计的富商巨贾,

他们的脑海仿佛被投入一颗威力无穷的思想炸弹!

将那根植于血脉深处数千年、关于“国家”与“财富”的根本认知炸得支离破碎!

原来……

国与民并非天生的“索取”与“给予”关系?

朝廷不仅是只会收税、征粮、打仗的“暴力机器”?

它还能如最高明的“商人”一般经营“山”与“海”,

并以此反哺万民,实现传说中的“与民同富”?!

这构想太大胆,太不可思议了!

……

短暂沉寂后,整个大讲堂如一锅烧沸的滚水,轰然炸响!

这一次,率先发难的不再是食古不化的“腐儒”,

而是一位在“格物新政”中获利最丰、最信奉“自由”与“竞争”的商贾新贵!

那便是两淮盐帮总舵主、被皇帝破格赐予“三品红顶戴”的大盐商钱有德!

他霍然从座位上站起!

那张本因张豆子“重商”之论略带喜色的脸上,此刻写满自己核心“蛋糕”即将被动的巨大警惕与愤怒!

“张尚书!”他的声音洪亮,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与“质问”,

“钱某斗胆敢问一句!”

“您方才所言的‘官山海’,其道理钱某虽听得云里雾里,但其中‘官卖食盐’之意,钱某却听得真真切切!”

“我朝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便行‘开中之法’。由我等商人输粟于边,换取‘盐引’,再凭引至盐场支盐,销于天下。”

“此法历经百年,已被证明是‘国商共赢’之善政!既充实边防,又方便百姓,更让我等商人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可如今,”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即将被“抄家”般的悲愤!

“您一句‘官府主导’,便是要将我等数以万计的盐商与数十万靠此为生的伙计、船夫的饭碗彻底砸碎吗?!”

“这与那前朝暴君所行的‘与民争利’之恶法又有何区别?!”

……

钱有德这番充满“血泪控诉”的“夺食”之辩,

瞬间引来在场所有从事“盐、铁、茶、矿”等“国家战略资源”相关商贾的巨大共鸣!

“是啊!张尚书!此举万万不可啊!”

一位来自山西的“铁老大”也站起,捶胸顿足!

“我等铁商响应朝廷号召,耗费巨资从安国公府钢厂购入‘高炉’图纸,方有今日局面!”

“若朝廷要将‘炼铁’之权也收归国有,我等前期投入的万贯家财岂不都打了水漂?!”

“请尚书大人三思啊!”

“请陛下为我等做主啊!”

一时间,整个大讲堂群情激愤!

一场关于“国”与“商”、关于“官营”与“私营”的新时代“盐铁之辩”,

在这充满“金钱”与“利益”味道的激烈交锋中轰然上演!

……

面对这几乎要掀翻屋顶的巨大声浪,张豆子脸上并无丝毫慌乱。

他静静等待众人声音稍平,随即缓缓伸出两根手指。

“诸位,稍安勿躁。”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拥有安抚人心的魔力。

“本官以为,今日之辩,其根源不在‘利’,而在‘权’。”

“在于这‘经营之权’究竟是该归于‘官’还是归于‘商’?”

“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先想明白另一个更简单的问题。”

他看了一眼台下同样听得津津有味的皇帝宁宣宗,随即朗声问道:

“——那便是,‘目的’!”

“我们经营此物,其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

“目的?”

台下众人皆一脸茫然。

经商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这还有何可辩的?

张豆子未再卖关子,缓缓转身,在巨大黑板上重重写下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商品——

“铁路”。

与“丝绸”。

“诸位请看。”

他先指了指“铁路”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