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34章 翰林清名,帝师之姿

第434章 翰林清名,帝师之姿(2/2)

目录

这等国家大政,连他们都束手无策,你一个年轻人,又能说出什么高见来?

小山没有半分胆怯。

他先是躬身一礼。

“回禀陛下,臣以为,赈灾之要,不在‘发’,而在‘管’。”

“哦?”皇帝来了兴趣,“如何管法?”

小山请求了一支笔和一张纸。

他没有长篇大论,而是在纸上,画出了几个清晰的方框和箭头。

“启禀陛下,小子在家乡时,曾见父亲用过一种‘复式记账法’。”

“其法,每一笔钱粮的进出,都需有两处以上的记录,互相印证。”

“比如,户部拨出多少钱,工部收到多少钱,赈灾署花掉多少钱,三方账目,必须完全吻合。”

“如此,则每一文钱的去向,都有迹可循,让那些贪官污吏,无所遁形。”

他又画了一个圈。

“至于赈灾之法,臣以为,工部大人的‘以工代赈’,是上上之策。”

“只是,这工程款项的发放和监管,是成败之关键。”

“臣斗胆提议,成立一个由户部、工部、都察院三方共同组成的‘联合赈灾署’。”

“钱,由户部出。”

“工程,由工部管。”

“账目和流程,则由都察院,全程监督。”

“三方互相掣肘,互相监督,任何一方想动手脚,都难如登天。”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那所谓的“复式记账法”和“三方联合监管”,更是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得是闻所未闻,又觉得妙不可言。

这是一种全新的、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管理之学。

皇帝看着纸上那清晰的流程图,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明亮的光彩。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又一次,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张爱卿,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你这脑子里,装的都是治国安邦的真学问。”

他当即便拍板。

“就依你所言。”

“即刻成立‘北方抗旱联合赈灾署’。”

“户部、工部、都察院,各派一名得力侍郎,共同主理。”

他又看向小山。

“而你,张小山。”

“朕命你,为此次赈灾之事的全权顾问。”

“那‘复式记账法’,由你亲自去教。”

“所有账目,都需经你过目核准,方能生效。”

他又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话。

“以后,你便不必只在史馆里修书了。”

“每日午后,都来御书房。”

“陪朕,聊聊这天下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年仅弱冠的张修撰,从这一刻起,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翰林。

而是成为了,可以随时出入御书房,参与最高决策的天子近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