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这还是我认识的大山吗?(2/2)
甚至她刚才还寻思着,如果魏大山声音颤抖,不知道说什么,自己先让他把话写到纸上照着念呢,没想到,魏大山竟然脱口而出,表达的十分流畅!
尤其是魏大山说话时自信十足的样子,更是别添一番气质。
张瑜略微一震,便继续提问,
“这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尝试,我想问一下,蔬菜种植实验过程中,你有遇到什么问题吗?又是如何解决的?”
想要在大冬天的种植出蔬菜,哪怕是大棚里面,也有不小的难度,张瑜也十分好奇,魏大山如何回答。
“这方面啊,我得特别感谢一下我的妻子!”
魏大山轻轻一笑,
“我妻子原本是江海过来下乡的知青,肚子里的墨水比我多。所以啊,我遇到问题,都会跟他讨论学习,然后我们一起尝试。”
想要在大棚里种植出蔬菜,在这个时代,其实除了温度和日照之外,最难的就是人工授粉。
毕竟夏天的时候,野外有蜜蜂昆虫,而在大棚里没有这些,只能手动摇晃震荡,如果不懂其中道理的话,一般人根本种不出来。
不过嘛,魏大山将这些一股脑儿都甩给了自己的妻子。
谁让自家老婆的文化水平最高呢!
张瑜又问,
“最后一个问题!”
“我发现,为了维持大棚内的温度,你在里面还专门配备了火炉,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成本很大,可能无法推广,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这个年代,物资还是比较紧张的。
用木头烧炉子固然可以,但温度不稳定,需要人一直看着,想要达到固定的温度,还是煤炭比较好,可在这个年代,一般人家自己都舍不得用碳,别说给蔬菜烧炉子了。
若是无法推广的话,那温室种蔬菜,似乎就没有那么大意义了。
“这个啊,我也一直在想。”
魏大山神色平静,
“今后我也会不断尝试,如何在不烧炉子的前提下,让大棚内的温度达到可以生长植物的标准。虽然很难,但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在这里我插句话哈,我觉得,冬天若是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来说,意义重大。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我国还有不少农业专家,若是让专家深入研究的话,解决这个问题不难。”
“当然,这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既然是实验,就有失败的可能,但我觉得,若是能让老百姓冬天都能吃到蔬菜,做这样的尝试是值得的。”
“如果上面能够有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既然是种菜,比如围绕种菜,建立一个菜篮子工程,专项投入研究,我认为,将这种技术研究成功,并且广泛推广没有那么远。”
没错。
这也是魏大山愿意接受采访的原因。
在这个时代啥都好,就是生活方面处处不方便,如果能获得上面的资金支持,或者早点将冬天大棚种植技术推广的话,也不用自己辛辛苦苦盖大棚了,到时候直接花钱买多好啊。
魏大山这话一出,不论是大棚内的张瑜和丁俊良,就连站在塑料布外面的村民们,一个个也是大眼瞪小眼。
好家伙,说话一套一套的,虽然他们听的不是很明白,但似乎很厉害的样子,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魏大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