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木耳采收(1/2)
在八十年代,人们不仅物资匮乏,精神娱乐活动也十分有限。
尤其是对于北方人来说,一到了冬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窝在家里面,天刚黑就躺到炕上睡着了,哪里有什么夜生活。
但越是缺什么,就越需要什么。
自从魏大山家可以免费看电视,接下来的几天,每天天一黑,人们早早吃完饭,就自己带着小板凳,来魏大山家的院子里坐下了。
甚至,为了安排个比较好的观看位置,不少人还有提前来排队的!
至于供暖所需要的柴火,大家伙儿也商量好了,挨家挨户来,都不用魏大山吩咐,每天电视打开之前,几个铁筒里面的柴火,肯定会塞满。
放在以前,一年到头,村民们可能也才能看上一次电影。
原本开春的时候,他们还能每个月看一次,但自从赵建民去世之后,附近几个村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电影了。
而现在呢。
魏大山家有了电视,他们等于说,每天都可以看电影了,而且还是连续的!
以至于,刚开始还只是红柳村的人过来凑热闹,随着消息传开,甚至每天都有附近其他几个村的村民,也好奇的过来看热闹。
而魏大山呢,自然也不会撵人,来者是客么,只要时间长了,终究会变成自己的客户。
你看看这些天,人们已经从最开始购买瓜子,变成了瓜子花生葡萄干,还有小海子爱吃的各种糖果和小零食。
大人的钱不好赚。
但女人和小孩子的钱好赚啊,尤其是小孩子们,这个有,那个没有,就会嚷嚷着也要买,这么多人看着,父母也不好一直拒绝,多多少少都会买一点。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也就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方式。
每天睡觉前,若是不去魏大山家凑凑热闹,就浑身不得劲。
人是群居动物,有时候去,看的也不只是电视,通过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也能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这么一来,魏大山家的院门,每天都是人满为患,一来二去,小卖部的生意也变得好了起来。
又过了十来天,魏大山的温室里面,第二茬木耳也成熟了。
魏大山连忙和大哥一起,将这些木耳纷纷采收下来,放到养鸡场的院子里晒干。
因为第一次种植成功之后,魏大山就进了更多的菌种,以至于这次木耳采收重量,哪怕是晒干之后,都有一百公斤!相当于上次的六倍还多!
按照一级货十五块钱一公斤的价格算,这第二茬木耳,魏大山一口气就赚了一千五百块。
如此一来,这段时间盖大棚所需要的费用,不仅彻底回本,还开始盈利了。
又过了大概一个礼拜,大哥魏大根的,还有林利民家的,以及秀芹和娟子几家的温室里面,木耳也纷纷成熟了起来。
他们按照魏大山教的法子,纷纷将木耳采收了下来,并且仔细晒干。
这次林利民嘴巴都笑裂了,因为他家也多进了不少菌种,这次产量,竟然达到了三十公斤,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赚了三百块。
如此快的赚钱方式,他林利民活了大半辈子,都没遇到过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