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拾棉花(2/2)
魏大山可是自己的贵人,这次若不是魏大山带他进山,姜锦龙也不可能发现这么好的天山木耳菌丝,帮魏大山顺带着盖个大棚,对他而言,也不过是顺带手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之前答应巴尔克的话,姜锦龙倒也不算食言,现在马上就要冬天了,盖大棚的成本可不低,等明年开春,自己研究的差不多了,直接给牧民们一些菌丝和菌种,把方法交给他们,也完全可以自己种。
“行,事情就这么定了,我还有事情,咱们有空聊!”
事情聊完,姜锦龙便不再逗留,转身坐上车离开了红柳村。
而秀芹和娟子也凑了过来,
“大山,刚才那大老板说的菌子,什么东西啊?”
“你们说的这么兴奋,木耳是不是很赚钱啊!”
显然,二人也想跟着魏大山发财。
不过,木耳可是技术活,在这个时代不好普及,不说其他,光是建造大棚,就不是一般人能建起来的,大冬天的,自己烧炭都不够用呢,更别说在大棚里烧炭来控制温度了。
但这种事,魏大山也不好直说,仅仅道,
“还不成熟,这位是木耳方面的专家,目前也还在实验阶段。等我能养出木耳来,到时候请你们尝尝!”
闻言,秀芹和娟子也不再多言了。
至于魏大根和林秀梅,也没有谈论此事。
魏大山已经带着他们,开了养鸡场,光是鸡和兔,已经把魏大根忙的脱不开身了,哪里还有功夫搞其他事情。
何况,现在林秀梅和李晴在家里也开了小卖部,根本分不出手来搞什么木耳。
接下来的几天,魏大山也没有闲着,除了每天照顾养鸡场和鱼塘之外,还专门拉着大哥,去石子村拉了两车煤炭回来。
虽说现在是夏天,但煤炭价格相对便宜一些,提前做好准备,等过冬的时候,也不用着急。
而忙完这些,采摘棉花的时间也到了。
魏大山和魏大根,带着魏勇和魏蓉,每个人腰间都专门挂了一个大大的棉包,等走到棉花地里的时候,就开始考验每个人的拾棉花技术了。
之所以说是拾棉花,而不是摘棉花,是因为棉花的植株不算很高,生长出来的棉桃,距离地面也就十公分到三十公分左右,跟大豆差不多。
而村民们想要把棉桃取下来,就得弯下腰,一朵一朵的采收。
北疆不缺的就是棉花田,辛苦弯腰一整天,可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而且,采收的时候,你不仅要弯着腰,还要眼到手到,左右开工,还不能让枯叶子和棉花混杂在一起,不然就全都毁了。
此时土地刚刚分开,都是各家采收各家的,等再过几年,人们有钱了,就开始雇人采收棉花,人们将这种工人命名为——拾花工。
而每年八月到十一月左右,就会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北疆南疆,充当拾花工,哪怕是后来机械化普及了,每年依旧有上百万人过来拾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