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好消息(2/2)
毕竟,除了魏大山家,也只有他们两家有这种长毛兔,这些天,不少人都进他们家的院子,问东问西,更有甚者,还想从他们手中花钱买。
这种事,秀芹和娟子可不答应。
长毛兔一旦长成,三个月就能剪一次兔毛,而且价格还不低,养一只长毛兔,基本等于一本万利。
这么好的摇钱兔,他们才不会轻易转让给其他人呢。
再说,其他人出的价格,也太低了!
秀芹和娟子心里高兴着呢,他们算是看出来了,魏大山不仅有眼光,也有本事,以后啊,跟着魏大山干,哪怕赚不了大钱,光是跟着喝汤,都够他们两家过上滋润的生活了!
一群人正围坐在一起聊着天,忽然,一道汽笛声就从远处传了过来。
很快,一辆轿车停在了魏大山家的院门口。
“姜先生?你咋来了?吃了没,我们家有拉条子,要不吃一口?”
看到是木耳商人姜锦龙,魏大山连忙站起身来打招呼。
姜锦龙摆摆手,情绪似乎格外的兴奋,
“我刚才在乡里面吃过了。”
他看着魏大山笑道,
“我专门过来一趟,就是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们的木耳菌种,成功出耳了!”
自从上次离开天山之后,姜锦龙就带着他的研究团队,回到了县城的研究室,一头扎入到了木耳的培育和研究中。
想要培育出木耳来,首先就需要从原生的木耳中提取和分离菌丝,这是第一步。
不过,这种技术,姜锦龙的团队早已经掌握,问题不大。
而等菌丝提取出来之后,就是培育菌种了。
需要将菌丝附着在特定的营养皿中,此时,不止需要为菌丝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还需要制造特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稍微有一个要素不达标,可能都会导致失败。
为此,姜锦龙做了好多对照实验,还想办法,从北疆的植物中就地取材,看看培育的效果。
经过一番研制实验之后,还真被他搞出来了!
秀芹和娟子听得一头雾水,对他们来说,什么木耳菌种的,根本听不懂,哪怕是林秀梅和魏大根,同样也是大眼瞪小眼。
这么多人之中,也只有魏大山和李晴,听得明白姜锦龙的高兴了。
姜锦龙笑着道,
“只要出耳,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大半,我跟你说啊,经过我们的观察,我们发现,天山的这种木耳,比东北的那种椴木培植的木耳,成熟的更快。根据我的估计,大概三四十天,木耳就能从无到有生长成熟!”
饶是魏大山,听到这消息,也不由笑了起来,
“姜先生,这是大好事啊。恭喜恭喜,一旦这个技术成熟了,那在北疆养殖木耳,可就容易多了!”
椴木虽然很容易培育出木耳来,但现在这个年代,生长周期还是比较长啊,从菌丝到成熟木耳,前后最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如果姜锦龙的这项新技术,能保证一个月就采收,那商业价值巨大啊!
等于说,同样的条件下,你一个月就能生产别人三个月的木耳产量,你说恐怖不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