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成亡国公主后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1/2)

目录

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次的舞弊案直接干倒了一大片。

李疑等人把所有会试考卷复核到中下旬才告一段落,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进士仅仅只有一百零二人。

其中从淘汰里的初审试卷中提出来三十一人重新走复核流程,焦三娘幸运翻身,挤入进士行列。

焦二郎被冒名顶替,原本就榜上有名,上头把他的名额恢复。

但凡牵连到舞弊案的官员,几乎整个家族都会受到惩罚,直接连坐,再无入仕可能。

那刘大奎不仅丢了进士,自家老子的官位也被剥夺查抄,充入矿场做劳工苦力。

梁萤惩罚人的方式除了必须砍头震慑外,她才不会轻易把罪人放流徒,而是发放到各种矿场需要苦力的地方让那些人干活。

京中的世家也遭了殃,夺了爵位,全部贬为素人,禁止入仕,朝廷不再继续供养。

甭管你祖上有多大的贡献,该入狱的入狱,该贬的贬,雷霆手段造就出惊弓之鸟,以至于百官看到禁军就惶惶不安。

与他们相反的是老百姓拍手称快,辛辛苦苦供养出一个读书人可不容易,都盼着能通过科举公平公正靠本事入仕,结果半道被这些人截胡,怎能不恨?

市井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同时也奠定了科举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为了让此次前来参加会试的学子没有任何质疑,朝廷还特地开放了查卷通道,但凡存疑的学子皆可查卷。

四月初二延期的殿试在临华殿进行,前来应试的进士有一百零二人。

这些中了进士的人员算是正式谋得入仕职务。

殿试只考策问,紧跟时事,因着前阵子出了舞弊案,梁萤特别刁钻,出的考题就是如何防止考生和考官作弊,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

底下的进士们拿到这个考题,顿时心情微妙。

题目看似简单,但答题也是有讲究的,需从各方面切入。

一百零二人里各有千秋,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脑袋瓜开动脑筋,替女王陛下解决防止作弊这道科举的历来难题。

有人认为可以防止笔迹鉴定,弄出来一个腾抄官,这样每份试卷的笔迹都是一样的,可以有效防止考官辨别钻空子。

也有人认为用随机的方式分组阅卷,加大考生和考官作弊的难度。

他们这些人是大周朝开国以来的第一批进士,第一批受害者,但同时也是被后世考生骂得最惨的那批人。

为了防止以后的考生作弊,他们真的是煞费苦心。

也只有梁萤干得出来这种事。

为期一个多时辰的策问很快就结束,考官收取试卷,由韩二娘姐妹俩亲自弥封,交由李疑他们阅卷。

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人操作。

三日后会发放皇榜,公布头三甲。

殿试阅卷讲究卷面整洁,字写得好也是加分项。

由李疑他们阅卷评估后,会把自己认为上佳的答卷推给其他人复核,大家都觉得不错,才会举荐给梁萤。

经过这么一出,梁萤对科举选拔上来的人员兴致大打折扣,这些日她也曾看过考生们的试卷,大多数都陈腐。

这跟他们受到的儒家学识背景有关。

也有辛辣老练颇有见解的,但眼界始终无法脱离封建时代的大环境,离她理想中要的人才差远了。

她勉强定了头三甲,剩下的让李疑他们自行钦定。

原本欢欢喜喜的一场选拔,结果闹得糟心。

事后梁萤心事重重跟武安吐槽,觉得照目前这个方法筛选人才远没有达到她的需求。

武安虽然悟性高,但也始终脱离不了大环境,困惑道:“陛下的意思是用科举制选拔人才不够好?”

梁萤背着手来回踱步,说道:“科举制是好的,不好的是选上来的人迂腐了。”顿了顿,“那些考生明明多数都比较年轻,但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一点活力,被儒家那套框得太死。”

听到这话,武安一下子就明白了,“所以你想改革?”

梁萤点头,看着她道:“现在我们开办学堂,从娃娃开蒙育人,但我想要培养出来的绝对不是这次会试那样的人才,阿姐懂我的意思吗?”

武安沉默了阵儿,才道:“我懂你的意思,就好比以前女戒规训妇人三从四德,现在要打破陈规,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这只是利他人之益的东西。”

梁萤:“对,同样,我也要打破束缚在男性身上的陈规,让他们活跃起来,莫要被酸儒的那套理念框住,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尊重异性,视她们为平等。”

提到这茬,武安来了兴致,“育人不仅仅是育学识,还有品行。”

梁萤赞许道:“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学堂里用的教材都不一样,我想让国子学编出一套统一的教学书籍,涉及到思想启蒙,人文地理,治国经纶,算术国学等等,让九州的学子统一教材,按朝廷需求的人才培养。

“我要那些娃娃们从小就思维活跃,不要给他们划框框去规范,让他们知道去创造,去质疑,去实践。

“读书除了入仕这条路之外,待他们十二岁时就会进行一拨分流,朝廷另外开设职业学堂,有刺绣、冶炼、建造、土木、农业育种、医术,武艺等等供他们选择。

“就算资质再差,有了基础学识,至少走出来能写会算,能看得懂政令,写得了书信,整体国民的素质将大大地提高。

“若是出类拔萃者,则可以继续进修选择科举,或往其他职业精进,为日后朝廷用人打下基础。

“这样我们的朝廷才不会出现用人紧缺的问题,那些娃娃们也能寻得一份谋生的手艺。”

这番话她说得严肃认真,给武安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因为大多数读书人都只为入仕。

而现在,读书不仅能入仕,还能谋生,从事其他行业,并且还有机会进六部。

律法、土木、冶炼、军事、农业技术……都需要用人。

这种全新的思想体系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武安跟看怪物一样看她,只觉得脑子完全跟不上她的高瞻远瞩。

对教育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是梁萤从科场舞弊案中得到的启发。

腐朽的机制造就出一群思维固化的人才,她不想要这样的人才,她想要那些祖宗个个思维跳脱,彻底活跃起来,为将来的创造发明做铺垫,就从教育改革开始。

她要用现代人的超前眼光去激活他们脱离儒家的桎梏,一点点打破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框架,就从思想上的转变开始。

当她把这个想法同李疑他们说过后,全都觉得她疯狂又大胆。

这是非常新颖的东西。

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套教育体系是非常完善的。

读书不仅仅可以走科举,还可以从事其他行业谋生,并且也能为朝廷六部提供大量的人才库,还是专业针对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