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成亡国公主后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1/2)

目录

第一百二十三章

按传统坐大月子是一百天,小月子才是现代的一个月。

梁萤有政务要处理,自然憋不了一百天,不过还是会注意别受风受凉。

她关了四十天就见政事堂的官员,问起户部地方上报来的国债压力。

周尚书说目前收回来的国债不算多,这两年朝廷安稳,地方上也逐渐在恢复生机,现在秋收交公粮,待冬日里就能看国库情况。

梁萤点头,她筹谋着日后扩张,需要充足的军粮做支撑。

不仅如此,以后还会造船下西洋。

这阵子坐月把棉花的事耽搁了,司农寺送来两筐采摘的棉花,李疑看不大明白,只觉得那东西捏在手里柔软无比,颜色洁白也惹人喜。

梁萤把棉花里的棉籽剥出来,把它揉捏得蓬松,说道:“这东西可以绞成丝线织布,也可以做衣物的填充,跟鹅绒一般,冬日里穿到身上可暖和了。”

李疑说道:“听说种子极其昂贵,一般的百姓可穿不起。”

梁萤笑了笑,“所以才要大力推广,只要种植的人多了,自然会变得平常。”

谭三娘好奇把它牵成丝线,问道:“用纺车就行?”

梁萤点头,“对,用纺车。”顿了顿,“在纺纱之前需得祛籽,将其弹制蓬松,而后才牵到纺车上纺纱。”

她耐心讲解从棉花到纱线的大概步骤,几乎大部分妇人都会纺纱,这倒难不了谭三娘。

这不,谭三娘活学活用,手动能力极强,用牛筋做了一个小弹弓,让内侍和宫人们剥棉籽,而后用弹弓将棉花弹蓬松。

虽然得出来的效果跟想象中要差些,但把蓬松的棉花拿小木棒搓成条后,用纺车确实能把它纺成纱线,且还非常柔韧,不易扯断。

众人瞧得稀奇,龚大娘道:“这东西好,比种麻可要方便得多。”

赵老太也道:“摸着柔软,是比麻好多了。”

梁萤看向谭三娘,“且差人到京中贾府上,让他们跟贾丛修传信,说我要问一问商会里的商贾,有哪家愿意来做白叠子的,日后衙门也会扶持。”

谭三娘笑道:“若是把这个做成了,只怕是要发大财的。”

梁萤:“那可不,直接把整个纺织业做起来,可是一门不小的营生。”

谭三娘:“你既要弄万通标行,又要弄白叠子,哪忙得过来呀,不若我给你组一帮娘子军,专门替你打理这块,省得你费心。”

赵老太道:“那敢情好,三娘不识字,政务上也帮不上多大的忙,还不如打理商务营生。”

梁萤想了想,“这差事得东奔西跑,你可受得了?”

谭三娘:“怎么受不了,我还宁愿在外头跑呢,赚的也比俸禄多。”

梁萤:“……”

边上的龚大娘笑了起来。

谭三娘越想越觉得可行,正儿八经道:“干脆就把我放出去,让韩二娘来做帮手,我把以前在蛮鸾山精明些的妇人组起来替你做这门营生,如何?”

梁萤:“且让我仔细想想。”

当天晚上她入睡前同赵雉说起谭三娘的去路,赵雉道:“她既然愿意,你便放手让她去试一试也无妨。”

梁萤用指尖捋顺头发,没有答话。

赵雉继续道:“人家好歹是李二的媳妇,放出去了夫妻二人也好接触,省得宫里头进出不方便。”

梁萤看向他,“那我把韩二娘提到身边来培养。”

赵雉:“你想提谁都可以。”顿了顿,“话又说回来,让三娘出去替你打理商贾的那些事,一来自己人放心,二来她跟你的时日长,你说什么她也听得明白,没有磨合,若是再寻其他人,还得重新磨合。”

“这话不假。”

“我觉得可以放她出去,宫里也可以找以前蛮鸾山的那些旧人伺候。”

梁萤起身走到床沿,赵雉伸手,她坐到他怀里。

赵雉搂住她,“现在没有土地,从私库里拿钱银养宫里头的开支可不容易。”

梁萤失笑。

赵雉:“所以得在外头搞钱银,给咱们绵绵挣点家底儿。”

梁萤忍俊不禁,“她还小。”

赵雉严肃道:“早备早好。”

梁萤垂首把玩他的手指,赵雉亲昵地蹭了蹭她的颈脖,两人依偎在一起,享内心的安宁。

最终梁萤还是放谭三娘出去闯一番,把韩二娘提拔到身边,仍旧是中书舍人的官职,只不过跟她走得更近。

谭三娘离宫后不禁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李疑得知她要专门负责打理梁萤的万通标行,调侃道:“商贾可不容易,四处奔忙,三娘可吃得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