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岂不闻天无绝人之路乎!(评分加更3/3)(1/2)
强压之下,溃散的赵军勉强重新集结,可廉颇的脸色依旧阴沉如铁,他比谁都清楚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冲不出去,一切都是徒劳。
杀再多的人,也改变不了最终溃败的结局。
可问题的关键是,想从这片淤泥地脱身谈何容易?
廉颇大脑飞速运转,思索着一切能冲出去的条件,最终得出三个结论——
一:乐毅从外部打破僵局,强行开辟一条生路!
且先不说乐毅有没有这个能力,就算有,人家又凭什么拼命帮你?
燕国的战略目标,秦赵两败俱伤已经达成,他乐毅除非被魏嗣夺舍,不然怎么可能干这亏本买卖。
廉颇回头望去,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和他预料一样,乐毅隔岸观火,对秦军的冲击不说没有,和没有也没多大区别,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戏台子呢。
第二条生路,便是天气骤然转晴!
只要雨停,局势便不会继续恶化,将士们也能重燃希望。待土地稍干,不再如此黏稠,赵军铁骑仍可一跃而出。
廉颇抬头望天,眼中的光芒一点点熄灭,最终化为彻底的绝望。
雨,越下越大……没有不见停歇的迹象。
至于这第三条生路么。
廉颇摇了摇头,自已都觉得荒谬。
如今双方皆如困兽,秦军的抵抗虽烈,却也未必强过拼死一搏的赵军。
此时若有一位如秦武烈王那般、能力扛九鼎的绝世猛将,将赵军残部拧成一股,以点破面,或可杀出重围!
这等人物,在兵家之中有个响彻千古的名号——兵形势!
可上一位被称作兵形势的代表,还要追溯到数百年前的吴起。
即便是吴起,也更多是借兵团之势,廉颇不知后世是否真有集兵形势于大成的天纵之才,但他知道……
眼下的赵军之中,绝无此人。
正如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地形、天时、气象悉数化为已用,以人力撬动天地。
这,是另一种兵家极致——兵阴阳!
而这场雨,出自秦国文正侯之手,文正侯在秦国,在整个天下是什么地位?
说一句举足轻重也不为过,是可以以一已之念灭国的弄潮儿!
这样的人物,数百年难一遇,可见条件之苛刻。
念头至此,廉颇手中紧握的长剑蓦地一松,险些滑落。那颗百战不屈的心,第一次真正动摇。
他仰面向天,任由豆大的雨珠狠狠砸在脸上,浸透内衬,也浇熄了他胸中燃烧半生的熊熊烈火。
他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来到赵雍身前,艰难的吐出几个字:“主父……廉颇,恐要让您失望了。”
廉颇的面色很痛苦,如同在经历千刀万剐般。
反倒是先前歇斯底里的赵雍,此刻异常平静。无奈的摇了摇头,轻笑道:
“相识于微末。那时,寡人还在为三个逆贼的遗毒焦头烂额,你也只是戍守边陲的一员小将……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寡人穷尽一生,也未能成就那千秋霸业。”
“岂不闻,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江山妖娆引无数英雄豪杰折腰,只可惜……寡人看不见那天了。”
“将军也无需自责,今日折戟沉沙,非将军之过也。”
“败在他文正侯之手,倒也不冤。”
“只是吧,寡人和他斗了一辈子,唯憾未尝一胜。”
赵雍伸手抹去脸颊雨珠,语气平淡至极,可任谁都能听出那深入骨髓的自嘲。
文正侯三个字。
就如同一座大山,深深压在天底下所有人心头。
和他处于一个时代,既是幸运,亦是不幸。
幸运的是,你能亲眼见证一位独领风骚一个时代的绝世人物。
不幸的是,任你功绩才能何等惊才绝艳,都难忘其背顶。
他赵雍如此,佩戴六国相印的苏秦如此,三寸不烂之舌的张仪,同样如此。
他的光芒太盛,太过于耀眼,以至于让人连直视的勇气都没有……
“主父!!”
廉颇牙关紧咬,扑通一声重重跪地,泪水夺眶而出,混入满地泥泞:“再带着我们冲一次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