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要不你考虑再多生几个(1/2)
这个时代的新闻联播收视率也不比春晚差多少,新闻联播的开场曲几乎印在了每个华夏人的脑海深处,一辈子都不会忘怀。
因为这段时间手机的火爆销售,即便大多数人都买不起那东西,但也多少都听过几句手机的传说。
看到卫疆科技的总经理居然如此年轻,还是水木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而且当年是以帝都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进的水木菁华,只这一点就让他们打起了精神。
继续往下看就更不得了了,如果他们也读过后世网络小说的话,绝对会说这是顶级霸总的神仙开局。
本科期间就研制出了备受西方推崇的背投电视,去年更是以硕士的身份研制出可以挂在墙上的等离子电视,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这次又以碾压之势推出了划时代的数字信号手机,在通讯领域内大幅度赶超了西方老牌强国的步伐。
当江卫民一项项逆天的操作被公布出来之后,令国人无不生出打腰提气的振奋之感,以至于江老四瞬间就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
大姑娘们被他高大帅气的形象所惑,大爷大妈们则是羡慕到底是哪对好运的父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
大学还没毕业就创建了这么大的一家公司,他们以后就算是天天躺在家里吃红烧肉,也足够他们吃上好几辈子了吧。
最悲催的就要数那些仍在上学苦读的莘莘学子,江卫民这三个字瞬间就成了绝大多数学生人人喊打的对象。
你如何优秀那是你的自由,但优秀之后别出来嘚瑟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你知不知道这样会对老子幼小脆弱的心灵造成多大的打击吗?
好歹也是水木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怎么就这么没有功德心呢?
新闻联播播出的第二天,大部分家里有电视的民众都记住了江卫民这个名字,也知道了帝都有一家叫做卫疆科技的公司。
即便是家里没有电视的,也在隔天的报纸上看到了江卫民的照片,其讨论热度绝对达到了全民级别。
若是论人气的话,后世所谓的顶流在如今的江卫民面前就是个提不起的弟弟。
虽然红楼梦剧组正在紧张的封闭拍摄中,但还没到与世隔绝的地步。
外面对江卫民这位年轻俊彦的讨论如火如荼,剧组内的热度也不遑多让。
之前只知道江卫民年少多金,无论人品还是长相都是上上之选,却没想到他以这样的年纪就做出这么大的成绩出来。
一部手机就要九千九,听说那些南方大老板为了买到他生产的手机连店门都给挤破了,他得赚多少钱?
此刻他们才对大老板的定义有了一个更加形象的具体概念。
登上新闻联播之后,江卫民的身份地位瞬间起飞,不惹人觊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像陈筱旭这位当事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有人小声议论江卫民。
张丽丽笑着低声提醒道;“你可得把你们家江总给看住啊。”
“现在的他可是妥妥金龟婿,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大姑娘在惦记着他呢。”
陈筱旭好看的罥烟眉一蹙,很是不屑的轻啐了一声道;“那也得她们能抢得走才行。”
语气中满是对爱情的自信,根本不虚外面的那些妖艳贱货。
这不单单是出于对两人感情的信任,更是对江卫民家教的放心,如果江卫民真敢朝三暮四的话,哪怕不用自己出手,即便是自己未来婆婆的那关他都过不去。
自打从川渝回来之后,江卫国就经常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待就是一天。
对着液晶屏幕在中科院计算机终端上敲敲打打,手指头差点儿没轮出残影来。
因为实验进程很是顺利,林老罕见的在上班时间来到了江卫国的办公室之中。
看到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他好奇问道:“卫国,你这是在做什么?”
江卫国笑着说道:“我想弄个数字化音频编码压缩格式出来。”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但凡涉及到一点儿化学的知识,林老都能快速消化理解,但他口中的这个数字化音频编码压缩格式却将老人家听得一头雾水。
看他浮现出的茫然神情,江卫国笑着说道:“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这种编码模式,可以将音频用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并播放出来。”
“现在录音设备大多使用磁带或者是录像带,用磁粉记录声音,再通过机头的读取将磁带中的音乐播放出来。”
“我做的这个东西是全数字化的,不需要磁粉作为记忆体,靠单纯的数字信号就能实现音频的录制和播放功能。”
看林老仍有些懵懂,于是他就给林老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心理声学模型,什么叫编码过程中的音频数据量化。
如何利用熵编码技术来减少数据的冗余,怎样才能让数字化音频拥有更高的音质,他口若悬河的将从山海汽车资料中扒下来的数字化音乐技术倾泻而出。
林老只听明白了这东西大概的录制原理和应用前景,至于那些数字化技术的专有名词根本就是有听没有懂。
不过这并不耽误他对这项技术可操作性的探讨。
“即便你将这东西弄了出来,也有将磁带中的音频转化为数字模式的技术,但你要怎么实现播放器中的音乐更换呢?”
“毕竟按照你的说法,音频文件是以存储器为载体的,且不说目前存储器外形的大小和容量,一支能容纳下音频文件的存储器够买下几千盘磁带了吧。”
江卫国不禁感叹老人家思维的敏锐,他连这东西的具体概念都没有,就提出了最关键的应用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