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青春作伴好还乡·宁州(8)(2/2)
“这怎么不出声啊!”
夜幕彻底罩下来的时候,篝火燃起来了。
巨大的火堆噼啪作响,驱散了沙漠夜间的寒气和白天的燥热。所有人围坐成一圈,脸被映得发亮,影子在身后的沙地上拉得很长,扭曲跳动着。
篝火的光晕之上,是泼墨般的漆黑天幕,缀着亿万颗碎钻般的星子,银河清晰得如同一条发光的巨川,横贯天际。
江时鸣坐在稍远处的阴影里,白天里赢来的徽章已经被他别在胸前,在叶淬阳面前炫耀了好几圈。
此刻,他的目光穿过跳跃的火光,落在对面稍暗处。
卫承坐在那里同别人讲话,侧脸被火光勾勒出疏朗的线条,火光柔和了他的轮廓,如果不与江时鸣坐在一处,他的那张脸此刻也能被称作秀气。
江时鸣难得身边无人,却没感觉到寂寞。
就在这时,一阵苍凉悠远的号角声划破夜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十几位身着赭褐色传统服饰的舞者踏着沉重的鼓点步入场中。
对面,卫承正是在和这场表演的负责人对话。要在沙漠里表演无疑比较折磨人,但如果说可以提供节目组高规格的运镜,可以给他们录制一个完整的舞台,那表演者们又纷纷同意了。
第一个上台的舞者们身上挂着铃铛,随着他们躬身、昂首、铃铛发出富有节奏感的声音,足下步伐阳刚有力,跺地时扬起尘土,极具阳刚与野性。
而舞蹈表演中,音乐无疑也是重要的一环。
沉重的鼓点和配合着的铃声无疑让这场表演更上一层楼,它完全由节奏和音色驱动,偶尔会有低沉的男声合唱。
原始、苍凉、充满力量。
而且每一个舞者的身上都涂了油,也不知道他们用的什么牌子,居然不沾沙尘。
——不是江时鸣以后要这样给别人展示肌肉的意思,他只是有些好奇。
一段表演过后,音乐几乎毫无停顿地顺畅接入了新的场景,变得清脆活泼。
充满力量感的男人们隐入黑夜,一行举着陶罐,穿着民族服饰的女子翩然登场。
音乐衔接没有违和感的重要道具是她们手腕脚腕上的银铃。
先前的舞蹈是地上砸下的巨石,是沙漠中行舟的骆驼。现在的舞蹈表演就是沙漠中真正的绿洲,是清凌凌的水,是丝绸之路上的丝绸。
江时鸣的耳朵自动为他拆解着背景音,泥哇呜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此地一款名为口弦的乐器。
表演者技法高超,编曲的人更是厉害。
许多民俗表演其实极难兼容现代化的改编,因其最本真的魅力,恰恰就藏在那份原始之中。大多尝试平衡新旧的做法最终都显得不伦不类,大部分听众说不出为什么不好,所以只评价一句难听。
但这一段却迥然不同。
这绝对是专门为这场演出做出的调整,因为唯有在这无垠大漠中,声音的消散与存留才能达到如此完美的演出效果。
还有这流畅的衔接感……
江时鸣眼神动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