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废布算什么?我妈让我拿捏的是人心!(1/2)
新华书店里,人来人往。
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纸张混合的独特气味。
赵小丽径直走过那些摆满了画报、小说的区域,连眼角的余光都没有分给它们。
她直接走到了最里面的专柜。
“法律法规”。
她站在这里,看着书架上那些厚重、枯燥的书籍,一时间有些茫然。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一本不算太厚,封皮是深蓝色的书上——《经济合同法实用手册》。
就是它了。
她伸手,将书抽了出来。
付了钱,她把书紧紧地抱在怀里。
她在附近找了一家小小的茶馆,要了一壶最便宜的茶,赵小丽在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下。
她先是摊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看着上面龙飞凤舞的“平台”、“高端定制”等字眼,又看了看旁边那本封面严肃的《经济合同法》。
两者放在一起,显得异常荒诞。
但赵小丽知道,从今天起,它们必须融为一体。
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那本法律手册。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每一个字,她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变得无比陌生。
她看得头昏脑涨,但没有放弃。
她想起了母亲的话。
“诊断费”、“技术服务费”、“增值溢价”。
她要把母亲那些充满远见卓识的商业构想,变成一条条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款。
这很难,但她必须做到。
她拿起笔,在笔记本的空白页上,开始艰难地书写。
她写了又划,划了又写。
“甲方:德昌纺织厂(陈老板)”
“乙方:丽姿服装设计工作室(赵小丽)”
她第一次,郑重地写下了自己那个还没影儿的工作室的名字。
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这不再是小打小闹。
这是一份,即将摆到大老板面前的,正式的商业合同。
“第一条:技术咨询服务(诊断费)”
她斟酌着用词。
“乙方受甲方委托,邀请业内顶级匠人(齐师傅),对甲方提供的次品香云纱面料进行技术评估,并出具可行性修复方案。无论最终修复方案是否实施,甲方均需向乙方支付技术咨询费人民币壹万元整。”
壹万元!
写下这个数字时,赵小丽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工资只有几十块的年代,一万块,是一笔天文数字。
一个“诊断”,就要一万块?
陈老板会同意吗?
她想起了母亲笃定的语气:“他会的。这笔钱,就是让他表达诚意的。”
对,诚意!
她咬了咬牙,没有修改。
接着,是第二条。
“第二条:技术修复服务”
“经评估,如该批面料具备修复价值,且乙方匠人同意出手,双方将另行签订《技术修复服务合同》。具体费用根据面料数量、破损程度、修复工艺难度等综合计算……”
她按照母亲的指点,将条款写得尽量详细。
付款方式、交付时间、验收标准……
最后,是第三条。
那个让她闻所未闻的“增值溢价”。
“第三条:商业价值分成”
“鉴于乙方提供的修复服务,本质上属于对原有产品的二次创作,极有可能提升其原有商业价值。甲方同意,该批修复后的面料制成成品销售后,其销售总利润的百分之十,将作为商业增值回报,支付给乙方。”
百分之十的利润分成!
这比那一万块的诊断费,更加石破天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