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断崖有宝(2/2)
天色渐晚,四人不敢久留,匆匆离开了断崖。回营地的路上,大家都沉浸在意外收获的喜悦中,只有老黑狗时不时回头张望,似乎对那个山洞有所忌惮。
夜幕降临,山林里响起各种夜行动物的叫声。四人借着月光赶路,王谦走在最前面开路,杜小荷紧随其后,于子明和刘玉兰断后。
"等等,"杜小荷突然拉住王谦,"方向不对。"
王谦看了看周围的树木:"没错啊,沿着这条兽道走,半小时就能到营地。"
"不,"杜小荷摇头,"我们刚才路过的那棵雷击木,现在又看到了。"
王谦心头一凛。杜小荷说的那棵被雷劈成两半的老松树,他也有印象。如果又看到了,说明他们在绕圈子。
"鬼打墙?"于子明声音有些发颤。
"别瞎说,"王谦呵斥道,"就是迷路了而已。"他从兜里掏出指南针,却发现指针在疯狂旋转,"怎么回事?"
杜小荷突然指着前方:"那里有光!"
果然,不远处的林间空地上,隐约有团幽蓝的火焰在跳动。四人面面相觑——这荒山野岭的,哪来的火?
"别过去,"刘玉兰拉住想上前查看的于子明,"可能是鬼火..."
王谦定了定神:"是磷火,动物尸体腐烂产生的。咱们换个方向走。"
他们转向东边,可走了没多久,又回到了那片空地。幽蓝的火焰依然在跳动,仿佛在嘲笑他们的徒劳。老黑狗开始不安地低吼,背毛竖起。
"把参拿出来,"杜小荷突然说,"我姥姥说过,遇到这种事,得把采的药拿出来祭一祭。"
王谦虽然不太信这些,但还是照做了。他将三株人参放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恭敬地拜了三拜:"山神爷在上,我们无意冒犯,采参只为生计。若有得罪,请放我们一条生路。"
说来也怪,他话音刚落,林间突然起了阵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那团幽蓝的火焰晃了晃,竟然慢慢熄灭了。
"走!"王谦收起人参,拉着杜小荷就往反方向跑。
这次他们没有再绕圈子,很快就找到了一条熟悉的小溪。沿着溪流往下,不到半小时就看到了营地的篝火。王父和杜勇军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他们回来,明显松了口气。
"怎么这么晚?"王父皱眉问道。
王谦简单说了迷路的经过,但隐去了山洞和磷火的事。杜小荷则忙着整理今天采到的药材,将三株人参单独包好。
晚饭是王父带来的炖兔肉和贴饼子,热腾腾的饭菜下肚,四人才算真正放松下来。夜深了,两位长辈睡在帐篷里,年轻人则围着篝火聊天。
"谦哥,"于子明压低声音,"你说今天那洞...会不会真是啥祭祀的地方?"
王谦往火堆里添了根柴:"谁知道呢。不过这参确实长得蹊跷,一般野参长不到这么大。"
杜小荷靠在王谦肩头,轻声道:"我姥姥说,山里的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强求不来。咱们今天得了好参,以后得多行善积德。"
火堆噼啪作响,映照着四人年轻的面庞。远处传来猫头鹰的叫声,和着山风拂过树梢的声响,宛如一首古老的催眠曲。
第二天一早,两家人齐聚王谦家,围观那三株罕见的老山参。王父请来了屯里最懂药材的七爷,老人家戴着老花镜仔细端详了半天,最后竖起三根手指:
"这三株,至少这个数。"
"三百?"于子明瞪大眼睛。
"三百一株!"七爷敲了敲烟袋,"最大的这株,品相这么好,卖给识货的,五百都有人要!"
屋里顿时炸开了锅。五百块在1984年可是一笔巨款,顶得上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杜小荷紧紧抓着王谦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不过,"七爷话锋一转,"这参长得蹊跷,你们最好先祭拜一下山神,免得招灾。"
王父深以为然,当即决定按老规矩办。当天下午,两家人带着香烛纸钱,来到屯口的山神庙祭拜。杜小荷恭恭敬敬地将三株人参摆在供桌上,磕了三个头。
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杜小荷突然问:"谦哥,这些钱你想怎么用?"
王谦想了想:"先给两家老人各做身新衣裳,再给你买台缝纫机。剩下的...我想买辆自行车,这样去公社卖山货就方便了。"
杜小荷眼睛一亮:"那我还能在后座绑个筐,多带些货!"
王谦笑着捏捏她的手:"就这么定了。"
远处传来屯里老人哼唱的古调:
"十月里来秋风凉,
采药郎君上山岗。
紫貂引路见奇珍,
谢过山神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