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 > 第206章 苏玉珍夏蒙生大婚

第206章 苏玉珍夏蒙生大婚(1/2)

目录

军区的厨师与村里的巧妇们共同设计菜单,既要保留乡村宴席的朴实丰盛,又要符合军区宴请的标准。

苏玉珍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既要照顾豆腐坊的生意,又要试婚纱、定流程。

夏蒙生则成了两家的联络员,在城乡之间来回奔波。

腊月二十八这天,两家人聚在苏家堂屋,进行婚礼前的最后一次商议。

夏卫国指着清单说。

“宾客方面,军区这边大概二十桌,都是些老战友和蒙生单位的同事。“

苏建国点点头。

“我们这边亲戚朋友多,至少三十桌。再加上乡亲们...恐怕得准备六十桌。“

“六十桌?“

夏夫人微微吃惊。

“这么多人,接待得过来吗?“

王秀兰笑着说。

“亲家母放心,咱们农村办酒席,几十桌是常事。邻里乡亲都会来帮忙,热热闹闹的才好。“

夏卫国哈哈大笑。

“好!就喜欢这种热闹劲儿!军区那些宴会,一个个端着架子,没意思!“

。。。。

腊月二十九的清晨。

一大早。

“玉珍,快起来!“

王秀兰敲着女儿的房门。

“夏家派的车八点就到了,赶紧起来收拾收拾。“

苏玉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窗外还是一片漆黑。

她揉了揉眼睛,突然意识到今天是她试穿婚纱的日子,顿时清醒过来。

“妈,我起来了!“

她一边应着,一边从床头拿起那枚夏家给的龙凤玉佩,轻轻摩挲着温润的玉面。

这枚玉佩现在成了她最珍贵的物件,连睡觉都不愿取下。

院子里传来苏建国的声音,还有苏明强和苏明富低声交谈的动静。

自从婚礼日期确定后,全家人都像上了发条似的忙碌起来。

苏玉珍穿好衣服推开门,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却带着一种喜庆的味道。

“姐,给你。“

苏明富递过来一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

“趁热吃,一会儿该忙了。“

苏玉珍接过红薯,暖意从手心蔓延到心里。

“玉珍,过来。“

苏建国放下斧头,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

“这是爹给你准备的。“

苏玉珍好奇地打开,里面是一对金耳环,做工精致,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爹!这得花多少钱啊!“

她惊讶地抬头。

苏建国笑道。

“咱家现在条件好了,我闺女出嫁,怎么能寒酸?”

他的眼睛有些湿润。

“你嫁的是司令家的公子,爹不能让你被看轻了。“

王秀兰从厨房出来,看到这一幕,擦了擦眼角。

“行了行了,大清早的别煽情。玉珍,快来吃饭,一会儿人该来了。“

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方桌前,热腾腾的粥和刚出锅的馒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就在这时,大门忽然打开。

苏玉芬风尘仆仆地跨进院子,身后跟着两个半大男孩。

正是大毛二毛。

“大姐?“

苏玉珍惊喜地起身。

“你们怎么突然回来了?“

苏玉芬把两个儿子往前推了推。

“快叫人!“

“小姨!“

大毛规规矩矩地鞠躬,二毛却已经扑上来抱住苏玉珍的腿。

“小姨要当新娘子啦!“

王秀兰闻声出来,看到女儿和外孙,眼泪一下子涌出来。

“死丫头,总算知道回来了!“

“妈,咱家那两家店年底盘账,我熬了三个通宵才赶完。“

苏玉芬揉了揉太阳穴,眼下带着明显的青黑。

“玉珍的婚礼,我这个当大姐的怎么能缺席?“

早在苏建国全力搞蔬菜基地的时候,四九城的两家店,就已经全全交给了苏玉芬管理。

苏玉芬也是争气,两家店的规模越做越大。

她本人更是直接住在了店里。

也正是因为苏玉芬一直干的不错,才让苏建国有时间把蔬菜大棚弄起来。

随着苏玉芬的回归,苏家也算是全员到齐了。

这一天过得飞快。

傍晚时分,苏家小院已经张灯结彩,大红喜字贴满了门窗。

村里十几个巧妇在院子里忙前忙后,准备明天的宴席食材。

“玉珍,来试试嫁衣。“

王秀兰在里屋喊道。

苏玉珍走进房间,看到床上铺着一件大红色的旗袍,上面绣着精美的凤凰图案。

这是夏夫人特意从四九城最好的裁缝店定制的。

“真漂亮...“

她轻声感叹,手指轻抚过丝滑的面料。

“快穿上让妈看看。“

王秀兰眼中闪着泪光。

当苏玉珍换上嫁衣站在镜前时,她自己都惊呆了。

镜中的女子明眸皓齿,红色的嫁衣衬得肌肤如雪,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整个人散发着青春的光彩。

“我闺女真俊...“

王秀兰抹着眼泪。

“明天蒙生见了,准保看直了眼。“

正当母女俩沉浸在喜悦中时,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苏玉珍透过窗户看到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了门口,夏蒙生从车上跳了下来,一身笔挺的军装,英气逼人。

“他怎么来了?“

苏玉珍惊讶地问,按照习俗,新郎新娘婚前一日是不该见面的。

王秀兰也皱起眉头。

“这孩子,怎么不守规矩...“

夏蒙生大步走进院子,看到满院忙碌的乡亲,有些不好意思地站住了脚。

苏建国迎上去,两人低声交谈了几句,夏蒙生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交给苏建国。

“玉珍。“

王秀兰转身对女儿说。

“蒙生是来送明天婚礼要用的胸花的,他怕别人送来不够稳妥。你爹已经让他回去了,说婚前见面不吉利。“

苏玉珍点点头,心里却暖暖的。

夏蒙生总是这样细心周到,连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过问。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乡亲们陆续离开,苏家小院终于安静下来。

苏玉珍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明天过后,她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了二十年的家,开始全新的人生。

想到这里,她既期待又不舍。

“玉珍,睡了吗?“

苏玉芬轻轻推开门,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袱。

“姐,我睡不着。“

苏玉珍坐起身。

苏玉芬坐在床边,打开包袱,里面是一套精致的银质梳妆用具。

“这是姐给你的添妆...“

“姐!“

苏玉珍感动地抱住姐姐。

“你和大毛二毛能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姐妹俩相拥而泣,回忆起儿时的点点滴滴。

从一起在田间玩耍,到共同经营豆腐坊的艰辛,再到如今...

时间过得真快啊。

“玉珍。“

苏玉芬擦干眼泪,认真地说。

“记住,无论嫁到什么人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咱们苏家的女儿,靠的是勤劳和骨气。“

苏玉珍重重地点头,姐姐的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大婚当日,天还没亮,苏玉珍就被王秀兰叫醒了。

院子里已经热闹起来,村里的巧妇们早早赶来,开始准备宴席。

空气中弥漫着炖肉的香气和欢声笑语。

“玉珍,快来沐浴更衣。“

王秀兰拉着女儿来到特意准备的浴桶前,里面是加了香草的热水,这是村里的老习俗,新娘出嫁前要用香汤沐浴,寓意洗去晦气,迎接新生活。

沐浴过后,村里最有福气的李婶来为苏玉珍梳头。

老人家用檀木梳子轻轻梳理着她乌黑的长发,嘴里念叨着吉祥话。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堂...“

苏玉珍看着镜中的自己,在李婶的巧手下,她的长发被盘成精致的发髻,点缀着夏家送来的珍珠发饰,既端庄又典雅。

“新娘子真俊啊!“

围观的村妇们纷纷赞叹。

王秀兰拿出那套红色嫁衣,小心翼翼地帮女儿穿上。

当苏玉珍穿戴整齐站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眼前的女子美得如同画中走出的仙女,红色的嫁衣衬得她肤若凝脂,明眸皓齿间流转着幸福的光彩。

“妈...“

苏玉珍看着母亲含泪的眼睛,声音哽咽。

“别哭,妆要花了。“

王秀兰强忍泪水,为女儿戴上那对金耳环。

“这是爹娘的心意,希望你一辈子平安喜乐。“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喜庆的唢呐声和鞭炮声,迎亲的队伍来了!

“快,快把门关上!“

村里的年轻人们兴奋地叫嚷着,按照习俗,他们要“拦门“,考验新郎的诚意。

苏玉珍坐在里屋的床上,心跳如鼓。

她能听到外面热闹的喧哗声,夏蒙生清亮的嗓音在向“拦门“的乡亲们求情。

按照习俗,新郎必须通过重重考验才能见到新娘。

“对诗!对不上来不让进!“

这是村里老学究的声音。

夏蒙生爽快地答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