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江南崛起(2)(1/2)
他孙策割据江南四郡,除本地世家大族的名士外,再无一个大汉北方名士来投,让其苦闷不已。
可周瑜、鲁肃不是来投奔他了吗?
那时的周瑜和鲁肃,在大汉还没有什么名望,自然算不得名士。
可如今法正来投,孙策倒履相迎,兴奋至极。
他相信,有了法正为榜样,便会有更多的北方名士冒险渡江来为他效力。
经过孙策、周瑜、鲁肃的考较,他们确认法正是有真本事的。
于是,才将鲁肃调去牧府任主簿,而法正则成为了振汉军的军师,直接辅佐周瑜。
法正受孙策之托,向北方投出了无数书信,可皆回信说北方朝廷看管甚严,无法偷渡至江南。
尽管除法正外再无人来投,可毕竟北方名士皆有回复,且言语上也没有拒绝之意,还是让孙策心中有了一定底气。
当然,鲁肃对孙策明言,这些所谓的名士之所以首鼠两端,一方面是看目前大汉北方强盛,不知江南的发展前景会如何,另一方面是看到江南有仙人弟子佑公子的支撑,而北方的青州成公子已然中毒沉睡。
于是,这些所谓的名士的策略便是谁也不得罪。
如果振汉军能在仙人弟子桓佑的辅佐下,打过大江,这些北方名士必然会闻风而动,前来投靠孙策;
如果孙策不敢过江,反而是护民军渡江讨伐江南,那这些名士自然就当孙策从未招揽他们一般。
但法正的书信也不能说没有效果。
法正的发小、好友,青州治安军将军孟达,就被法正给忽悠过来了,现在程普手下任副将。
最后还有一个赖恭,本是刘表派去的交州刺史,谁知道,很快就被交州士燮给赶了回来。
这也是孙策起兵攻打交州的原因,只不过连洭浦关和谢沐关都没过去。
这一仗,让孙策知道了孙坚留给他的西凉悍卒,战力也就是那么回事。这才有了孙策严格按照桓佑撰写的《训练手册》,重新练兵。
总之,此时的孙策,文武齐备,好消息不断。
缺少耕牛,桓佑就开始建设养牛场,预计用不了十年,江南就不缺少耕牛了。
联盟江东无比顺利,而且江东为了得到江南的援助,粗制海盐都是免费提供给江南,还答应把丹阳铁矿三分之一的产量售予江南。
江南又不缺钱,当然不会答应免费得到粗制海盐,仍然坚持用物资来换取。
北方世家大族开始向江南走私,江南所需的至少三成物资,均由他们供给。
这使得江南只需要埋头农业、手工业和发展军力。
使者去了一趟益州,虽未与刘备结盟,却打通了与益州世家大族贸易的通道,又至少解决了三成江南所需物资,以及不限量的铁矿石。
同时,桓佑还给北方与益州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
按新制五铢钱流入北方和益州的速度,桓佑可以肯定,最多十年,大汉北方和益州,便会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五年左右的时间,桓佑就有把握夺取江南四郡的控制权。
按桓佑给孙策的谋略,江南继续对北方只守不攻,埋头发展数年,待北方发展疲弱时,便是桓佑北伐的时机。
而桓佑断言,由于北方朝廷失去了与他同样为仙人弟子的青州成公子,北方发展疲弱,是必然趋势。
现在的北方强盛,只是成公子沉睡前给北方朝廷留下的红利,早晚会用完的。
当然,桓佑不会忘记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