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塑强汉 > 第306章 曹操懊悔(2)

第306章 曹操懊悔(2)(2/2)

目录

其他的尸体,已然被护民军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曹操开始在江东推行新农体系。

你还别说,在曹操高举屠刀后,整个江东,还真再没有人敢忤逆曹操了。

“曹操的新农体系”推行的无比顺畅。

为什么要说成是“曹操的新农体系”呢?

很简单,曹操推行的新农体系不成“体系”。

蔡成在青州推行了新农体系,实则背后有手工业体系、医疗体系、教育体系、商业体系、畜牧业体系、渔盐体系等没有公开说的体系支撑着,或者说这些体系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相辅相成的体系。

而曹操的新农体系基本没有其他体系的支撑。

比如说手工业体系,曹操没有快纺机、快织机、曲辕犁、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的图样,也没有雪花盐、甘蔗制糖、冶铁炼钢等的技术工艺。

没有新型农具,是否组建农庄都差不多,反正粮食产量也无法提升。

没有快织机,布帛的纺织只能保持原来的速度,一个农妇,一年也织不出几件制衣所需的布帛。

在商业体系方面,在内阁下达断绝与江东、江南贸易的诏令后,便无法与大汉北方展开贸易,自然无法快速积累财富。

在医疗体系方面,等曹操打听到会稽郡侯官县(后世的福州市闽侯县),有个二十岁出头的神医叫董奉,派人去请时,董奉早已不知去向。

而江东根本没有多少郎中,又没有蔡成的《赤脚医生手册》,想像蔡成一样把医疗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根本不可能。

在教育体系方面,曹操本就是士族出身,哪里会推行蒙学?

逄纪留下的信中所说“曹氏亦为士族,同室操戈,心胆俱寒”之语,深深地扎进了曹操的心里,又怎么会推行蒙学从而动摇士族的根基呢?

畜牧业方面,沧海商号一直与草原鲜卑保持着商贸往来,用雪花盐、铁制品、粮食等,换回了大量的牛马羊,又因推行了劁猪让猪肉恢复了本有的香气,而且曹操也不知道让农户大量养殖鸡鸭鹅是为了什么……

于是,曹操也没把畜牧业当回事。

至于渔盐业,渔业只能维持现状,盐业只能把晒制的海盐运往江南,然后才能换回雪花盐。

之所以渔业只能维持现状,是因为没有发展渔业需要新型渔网和新型渔船。

这些都需要手工业的支持,曹操根本造不出来。

可想,曹操阉割版的“新农体系”,只是仿照了“免除徭役、三成田税”,其他可以说仅此而已,再无变化了。

反正江东鱼米之乡,本来就饿不死人。

江东在曹操的不断补救下,慢慢地稳定了下来,但也乏善可陈,甚至还不如过去,至少倒退了几十年。

当然,农耕社会,倒退了几十年,和没倒退也相差无几。

与江东老牛拉破车的景象不同的是,江南四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蔡成知道的,桓佑都知道。

蔡成不知道的,桓佑也知道。

谁让蔡成中毒沉睡过程中,被上天给封印了记忆呢?本来半斤八两的两人,如今优劣明显。

在孙策占据江南四郡的初期,桓佑不仅为孙策制定了《江南发展规划》,还撰写了《振汉军训练手册》。

至于快纺机、快织机、曲辕犁、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等,只要是青州有的,桓佑也都画出了图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