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龙穴护脉(2/2)
岩缝深处别有洞天,圆形的石窟中央有个碧水潭,潭水正冒着黑气,水底隐约能看到块白玉般的石头在发光。陆寻刚靠近水潭,潭里就掀起巨浪,条由煞气凝聚成的黑龙从水里冲出,张开大嘴咬了过来。
“来得好!”陆寻不退反进,共生纹全力运转,掌心的三珠玉佩爆发出三色光芒,“三珠归一,龙气归位!”玉佩脱手飞出,在半空化作道光柱打入水底的白玉石,原本漆黑的潭水瞬间泛起金光,煞气凝聚的黑龙发出声哀鸣,被金光包裹着往水底缩去。
陆寻趁机掏出最后张“镇龙符”,用尽全力拍在潭边的岩壁上:“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符纸融入岩壁的瞬间,整个石窟开始震动,石缝里渗出金色的龙气,与外面的风水局形成呼应,“龙穴归位,煞气封印!”
当他从岩缝里走出来时,天已经放晴。九曲溪的水位恢复了正常,溪水泛着淡淡的金光,一线天的岩缝里渗出清新的灵气。林婉儿正给王胖子包扎伤口,看到他出来立刻迎上去:“寻哥你没事吧?刚才里面的煞气波动好吓人!”
“搞定了。”陆寻晃了晃手里的玉佩,上面多了道龙形纹路,“那水底的是‘龙涎玉’,天生能聚龙气,刚才用三珠紫气激活了它,以后这龙穴就是天然的聚气点了。”他看着石老爷子在加固阵法,“不过这龙穴刚稳定,需要人守着,我在里面布了‘十二时辰阵’,每到子时要往潭里投三枚铜钱,午时要浇次溪水,切记不能断!”
石老爷子连连点头,让后生们记下规矩:“陆先生放心,我们武夷山守脉人就是拼了命也会守好这里!”他看着恢复生机的山林,眼里满是感激,“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这龙穴煞气扩散开来,整个武夷山的气脉都要被搅乱了!”
王胖子拄着工兵铲站起来,龇牙咧嘴地活动着胳膊:“奶奶的这龙穴煞气真够劲,胖爷这胳膊现在还麻着呢。”他看着九曲溪里游弋的鱼群,突然眼睛亮,“哎?这水里的鱼咋都带着金鳞了?”
林婉儿的听石符轻轻颤动,符面映出武夷山的气脉全貌,原本有些滞涩的气脉现在畅通无阻,龙穴的位置亮着耀眼的金光:“血珠说龙气扩散开了!”她指着远处的茶园,“你看那些茶树都挺直了,这下发的茶叶肯定更好!”
陆寻望着夕阳下的武夷山,掌心的共生纹传来舒适的暖意。龙穴的问题解决了,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刚才在龙穴深处,他隐约感觉到股熟悉的气息,和之前遇到的域外煞气同源,但又带着点不同。这股气息很微弱,若不是玉佩吸收龙气时产生了共鸣,他根本察觉不到。
“咋了寻哥?”王胖子注意到他的脸色,“还有啥不对劲的?”
陆寻摇摇头,把这丝疑虑压在心底:“没什么,可能是刚才煞气影响还没退。”他看着渐暗的天色,“今晚得在附近歇脚,明天一早去龙虎山,那边的道友昨天传信说,他们的‘镇山符’有异动,可能和这龙穴煞气有关联。”
林婉儿收拾着东西,听石符突然指向西北方,符面泛起淡淡的蓝光:“寻哥你看!那边的气脉在往龙虎山方向流!”她指着远处的山脉轮廓,“血珠说这是龙气在归宗,龙虎山是道教祖庭,肯定能感应到这边的动静!”
夜色渐深,武夷山的守脉人燃起了篝火。陆寻坐在火堆旁,看着跳跃的火焰,总觉得今天的龙穴煞气有些蹊跷。按说域外煞气已经被清除得差不多了,怎么会突然在龙穴里聚集这么多?而且那股熟悉的气息,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王胖子打着哈欠靠过来,往火堆里添了块柴:“想啥呢寻哥?累了天了,赶紧歇会儿吧,明天还得赶路去龙虎山呢。”他啃着烤红薯,含糊不清地说,“管它啥煞气,来一个胖爷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有啥好愁的。”
陆寻没说话,只是握紧了掌心的玉佩。玉佩上的龙纹在火光下轻轻闪烁,似乎在感应着什么。他抬头望向龙虎山的方向,夜色深沉,远山的轮廓在月光下若隐若现。那里会有答案吗?他不知道,但他有种预感,这次龙虎山之行,绝不会像表面那么简单。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守脉人们在低声交谈,讨论着明天的阵法检查;林婉儿在整理符咒,听石符偶尔亮起微光;王胖子靠在石头上打着呼噜,离火珠在他掌心忽明忽暗。陆寻望着星空,北斗七星的位置异常明亮,按照风水格局来看,这是“煞气抬头”的征兆。
看来这天地间的平静,还远远没到到来的时候。他轻轻抚摸着玉佩上的龙纹,感受着里面流淌的龙气和三珠紫气,心里暗暗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什么在等待,他都会带着共生纹的力量,守护好这方天地的气脉,直到所有的煞气都被清除干净。
夜色中的武夷山,龙穴的位置散发着淡淡的金光,与天上的星光遥相呼应。九曲溪的溪水潺潺流淌,带着龙气滋润着这片土地。但在这片宁静之下,股无形的暗流正在涌动,顺着气脉的连接,往龙虎山的方向蔓延而去,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黑暗中悄然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