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集:西域商道的新危机(2/2)
赵通指着账册上的数字:“去年冬天,穆罕默德卖给你们的二十口铁锅,就是用卖香料的银子进的货。要是香料被扣了,我们没法给穆罕默德结银子,他今年就没法给你们进铁锅,到了冬天,部落的人做饭都成问题。”
巴图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想起去年冬天,部落确实缺铁锅,还是穆罕默德送来的货,才让族人没冻着饿着。他盯着账册,又看了看陈承业:“你说的是真的?没骗我?”
“首领要是不信,可以派人去龟兹问穆罕默德,也可以看看我们的货。”陈承业指了指那些木箱,“里面的安息茴香,磨成粉能给肉去腥,中原的酒楼抢着要;还有那乳香,寺庙里用得着,运到中原能卖好价钱。我们把这些卖了,才能给你们带更多的铁锅和布匹,这比五百两银子划算多了。”
李二郎这时也上前一步,从药囊里拿出一小包草药:“首领,这是中原的薄荷,夏天泡水喝能解暑。我们镖队每次走商路,都会带些草药,要是部落的人有个头疼脑热,我们也能帮忙看看。”
巴图看着那包薄荷,又看了看账册上的记录,沉默了许久。他心里清楚,部落最缺的就是铁锅和药材,要是断了这条商路,吃亏的还是族人。他把账册还给陈承业,语气软了下来:“那你们以后走我的商路,总得给点好处吧?不能白走。”
陈承业笑了,他要的就是这句话:“首领放心。我们可以跟部落签个‘商路互保’的约定。以后陈记的商队走白山部落的路,每趟都会给部落带十斤茶叶、五匹布;要是遇到别的商队欺负部落,我们镖队也会帮忙。反过来,要是商队在部落的地盘遇到麻烦,还请首领多关照。”
巴图眼睛一亮,十斤茶叶和五匹布,虽然不多,但比一次性要五百两银子实在,还能让部落有长期的好处。他拍了拍陈承业的肩膀:“中原人,你倒是个实在人!就按你说的办!”
说着,他朝守货的汉子们喊了一声,汉子们立刻解开绳子,把木箱搬到陈承业的马旁。巴图又叫人拿来羊皮纸和炭笔,让陈承业写下约定,他在上面按了手印,算是定了下来。
夕阳西下时,陈承业三人带着香料商队往回走。赵通忍不住问:“少镖头,你怎么知道巴图会答应?”
陈承业望着远处的戈壁,风吹起他的衣角:“不管是中原还是西域,人都想过好日子。巴图扣货,不是坏,是怕部落没好处。咱们给他指一条能长久获利的路,他自然会放行。”
李二郎笑着补充:“还有你那本账册,真是比刀还管用。”
陈承业也笑了,他想起父亲说的“信”,其实“信”不光是守承诺,更是懂得替别人着想——你让别人看到好处,别人才会愿意跟你走一条路。
回到玉门关时,王福早已在镖局门口等着,看到他们带着香料回来,又惊又喜:“真把货带回来了?没花钱?还签了互保约定?”
陈承业点点头,把羊皮纸约定递给王福:“以后走西域商路,又多了一层保障。”
王福看着约定上的手印,又看了看陈承业沉稳的脸,突然觉得,这位少镖头,已经慢慢接过了老镖头的担子,甚至比老镖头当年,多了几分变通和智慧。
当晚,陈承业给穆罕默德写了封信,告诉他与白山部落的约定,还让哈桑带回一些中原的茶叶。信里最后写道:“丝路绵长,非一人能走;商路通达,需众人同心。愿我们的合作,能让这路上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窗外,玉门关的风还在吹,但这一次,风里似乎少了些砂砾的粗粝,多了些驼铃的温柔。陈承业知道,他的镖途,才刚刚开始,而这条路上,最珍贵的货物,从来不是香料和丝绸,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