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谈判风云(2/2)
终于,强国军队如乌云般压向楚国边境。“冲啊!攻下楚国边境,直捣都城!”强国将领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着。
楚国的了望哨发现敌军后,迅速发出警报。顿时,边境防线的号角声、战鼓声响起,楚国士兵们迅速进入战斗位置。
“敌军来了,准备战斗!”楚国将领下达命令。
强国军队气势汹汹地冲向楚国正面防线。“放箭!”楚国弓弩手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敌军。强国军队前排的士兵纷纷中箭倒下,但后面的士兵依然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锋。
“举盾!”楚国盾牌兵迅速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了敌军的箭矢和冲锋。双方陷入了激烈的僵持。
就在此时,楚国部署在侧翼的骑兵部队发动了攻击。他们如旋风般从两侧杀出,冲向强国军队的侧翼。“杀!”骑兵们挥舞着马刀,砍向敌军。强国军队没想到楚国骑兵会突然从侧翼杀出,顿时阵脚大乱。
“稳住阵脚,不要慌乱!”强国将领大声呼喊着,试图重新组织防线。但楚国骑兵的冲击十分猛烈,强国军队的侧翼开始出现动摇。
与此同时,那些秘密潜入敌军后方的小股部队也展开了行动。他们分成多个小组,趁着夜色,悄悄地接近强国军队的补给线和营地。
“就是这里,动手!”小股部队的士兵们迅速冲向敌军的粮草辎重,点燃了火把。瞬间,大火熊熊燃起,粮草在烈火中燃烧起来。“不好,粮草着火了!”敌军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喊道。
营地内的敌军听到粮草被烧的消息,顿时乱了阵脚。小股部队趁机对营地内的敌军进行骚扰攻击,敌军四处逃窜,一片混乱。
“我们的后方被袭击了,怎么办?”敌军士兵们纷纷询问。
强国军队在楚国军队的前后夹击下,进攻陷入了困境。他们既要应对正面防线的顽强抵抗,又要抵御侧翼骑兵的冲击,还要担心后方的骚扰。
强国将领意识到情况不妙,不得不下令撤退。“撤,先撤回去,重新调整部署!”强国军队狼狈地向后撤退。
楚国军队乘胜追击,给撤退的强国军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楚桓并没有让军队追击太远,他深知敌军可能会有埋伏,而且此时楚国军队也需要巩固防线,准备应对敌军的下一轮进攻。
“停止追击,迅速返回防线,加强防御。敌军肯定还会再来。”楚桓下令道。
楚国军队迅速返回防线,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这次战斗,楚国军队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成功地击退了强国军队的进攻,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我们胜利了!楚国万岁!”楚国士兵们欢呼雀跃。
而在外交方面,二皇子楚渊也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在他的努力下,更多的国家加入了对楚国的支持行列。一些国家不仅提供了物资援助,还派遣了军事专家,帮助楚国提升军事战略和战术水平。
“楚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令人钦佩,我们愿意派遣军事专家,与楚国军队共同探讨战略战术,为楚国的胜利贡献一份力量。”某国使者说道。
楚渊对各国的支持表示感谢:“感谢贵国的慷慨相助。楚国一定会与各国携手共进,共同抵御强国的侵略,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楚国朝堂上关于太子之争的暗流并没有因为这场胜利而平息。相反,随着大皇子楚桓在军事上再次取得胜利,支持他成为太子的声音愈发强烈。
“大皇子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带领楚国军队多次击退强国,他才是楚国未来的希望,应该立为太子。”支持大皇子的大臣们说道。
这让朝堂上支持二皇子楚渊的大臣们感到了压力,他们也开始积极活动,强调二皇子在外交上为楚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皇子在外交上纵横捭阖,为楚国争取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没有他,楚国在国际上将会孤立无援。二皇子才是更合适的太子人选。”
两个阵营之间的争论愈发激烈,甚至在朝堂上也时有冲突发生。这让楚尘感到十分头疼,他深知,若不尽快解决太子之争,楚国的内部团结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楚国在战争中的局势。
“楚国如今正面临强国的侵略,内部却因太子之争出现分裂,这如何是好?”楚尘在宫中暗自忧虑。
就在楚尘为太子之争苦恼时,一个意外的事件发生了。楚尘在处理政务时,突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系统提示音:“恭喜宿主完成隐藏任务——在战争中带领楚国成功抵御强国多次进攻,维护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奖励治世名臣一名,该名臣将以合适的身份出现在楚国,助力楚国发展。”
楚尘惊喜之余,对这个神秘系统奖励充满了期待。他深知,在楚国如今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这位治世名臣或许是扭转局面的关键。然而,他并没有将这个消息立刻透露出去,而是决定暗中观察,等待合适的时机。
与此同时,楚国朝堂上关于太子之争的矛盾日益尖锐。支持大皇子楚桓和二皇子楚渊的大臣们,在朝堂议事时常常针锋相对,使得许多决策的推进都受到了阻碍。
“如今楚国正处于战争时期,应立战功赫赫的大皇子为太子,这样才能稳定军心,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支持大皇子的大臣慷慨陈词。
“此言差矣!二皇子在外交上为楚国赢得了广泛支持,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这对楚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太子之位,二皇子更为合适。”支持二皇子的大臣立刻反驳。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楚尘看着大臣们争论不休,心中烦闷不已。他深知,这样的争论持续下去,楚国的内部团结将会被彻底破坏,在与强国的战争中也会陷入被动。
“都住口!”楚尘终于忍不住大声呵斥,“楚国如今面临强敌,你们不思如何共同抗敌,却在这里为太子之位争得面红耳赤。难道你们想看着楚国因内耗而灭亡吗?”
大臣们被楚尘的威严震慑,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楚尘看着大臣们,语重心长地说:“太子之位,关乎楚国的未来,朕自会慎重考虑。你们都是楚国的栋梁,应以楚国的大局为重,齐心协力抵御强国,莫要再因此事起争执。”
然而,大臣们表面上虽然听从了楚尘的训斥,但私下里依然各自为营,继续为自己支持的皇子谋划。
大皇子楚桓和二皇子楚渊看到朝堂的混乱局面,心中十分忧虑。他们再次找到楚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父王,朝堂如今因我二人之事陷入混乱,这并非我们所愿。儿臣愿放弃争夺太子之位,只求楚国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大皇子楚桓诚恳地说道。
二皇子楚渊也说道:“父王,桓兄所言极是。楚国的安危高于一切,我们兄弟不应成为楚国分裂的根源。无论谁成为太子,都应以楚国的利益为重,携手共进。”
楚尘看着两个深明大义的儿子,心中感慨万千。他说道:“你们能有此觉悟,朕很欣慰。但太子之位终究要有个定论,朕会尽快做出决定,结束这场纷争。”
就在楚国朝堂内部矛盾重重之时,强国那边也在重新谋划着对楚国的新一轮进攻。他们意识到楚国的抵抗比想象中顽强,决定改变策略,联合一些与楚国存在矛盾的小国,组成联军,从多个方向对楚国发动攻击。
“楚国不好对付,我们联合那些小国,让他们从侧翼牵制楚国的兵力,我们则集中力量突破楚国的正面防线。”强国国君在军事会议上说道。
“陛下英明,那些小国一直对楚国心怀不满,定会愿意与我们合作。如此一来,楚国必定首尾难顾。”一位大臣附和道。
于是,强国派遣使者前往那些小国,游说他们加入联军。“楚国如今在战争中消耗巨大,正是我们打败楚国的好机会。若你们与我们联手,战后楚国的利益,我们可以共同瓜分。”强国使者对小国国君们说道。
一些小国国君被强国使者的话所打动,他们贪图楚国的土地和财富,纷纷表示愿意加入联军。“好,我们愿意与强国合作,共同进攻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