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孤注一掷(1/2)
太上凝视着鸿钧手中的那件物品,心中涌起一阵惊恐和不安。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遥远的过去,那个时候,巫族的十二祖巫为了凝聚共识,决定将从自身剥离出来的龙族血脉封印在不周山下镇压。
这一举动使得巫族从此与龙祖断绝了联系,然而,血脉之力却并未因此而消失。相反,它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巫族的族人。尽管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这血脉的联系却依然坚如磐石,难以磨灭。
巫族的人们不得不承受着这种血脉的折磨,他们甚至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手段来镇压自身的灵魂,甚至不惜矮化自己。因为他们深知,如果不这样做,血脉的觉醒将会完全脱离巫族的掌控,而且越是强大的灵魂,这种觉醒就越发难以抑制。
就在巫族陷入绝境之时,其中的一位祖巫挺身而出。他不顾颜面,毅然决然地前去拜见女娲,并带去了一份由所有祖巫共同斩出的血脉融合体。这份融合体承载着巫族的希望,也蕴含着他们对摆脱血脉束缚的渴望。
女娲经过一番研究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对应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需要巫族做出巨大的牺牲,那就是要牺牲一位祖巫的全部血肉和灵魂,将其融入这混合的血脉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血脉自然而然地朝着盘古的方向逆向进化,从而彻底摆脱龙祖的影响。
这个祖巫因此对十二祖巫隐瞒了这个消息,并在回到祖巫血脉之地留下一段讯息之后
就在这一瞬间,他毫不犹豫地开始兵解,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全部融入到血脉之中。由于龙性本淫,血脉之中的各种杂质相互混杂,使得原本纯粹的血脉变得异常驳杂。这种驳杂的血脉最终导致了他的陨落,而且是毫无声息地陨落。
然而,巫族却在这个时候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那些进入血脉之地的人,发现自己不再需要时刻压制自身的灵魂,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保护着他们。这个发现让十二祖巫既兴奋又好奇,他们急切地想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
经过一番艰难的探索和寻找,十二祖巫终于找到了这个祖巫留下的讯息。通过这些讯息,他们才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这名祖巫原本与其他祖巫一同退出了龙祖,化身成为了祖巫。他的名字叫做彭古,他的异能是血脉沸腾。
如果非要牵强附会地拉关系的话,那么刑天之所以拥有特殊的能力,也与他的血脉有着一定的关联。彭古是十二祖巫中唯一一个没有发展上限的祖巫,他可以用任何东西作为交换来诅咒自己。
可以想象,如果当时他没有为巫族挺身而出,巫妖量劫时期的十二祖巫是否会败得如此惨烈,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在远古时期,十二祖巫决定将血脉之地(祖巫殿)改名为盘古殿。这个决定不仅是为了永远铭记父神的荣光,更是为了给巫族寻找一个可以传承的血脉来源。此外,这也是对彭古所付出努力的一种纪念。
自那以后,巫族再也没有受到灵魂方面的困扰。然而,由于长时间对灵魂力量的压制,以及对于增强灵魂是否会导致好不容易得来的局面毁于一旦的担忧,十二祖巫最终定下了巫族不修灵魂的禁忌。
这一禁忌使得巫族成为洪荒之中所有种族中,唯一一个完全禁绝灵魂法术的种族。而此时此刻,鸿钧手中所握着的,正是那座被所有人认为在巫妖量劫时,毁于周天星斗大阵和都天神煞大阵对战之中的祖巫殿(盘古殿)。
根据三清和女娲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出他们对这个秘辛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女娲对于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她多次在太上面前提及此事,尤其是当后天人族出现严重的返祖现象时,她更是忧心忡忡。太上心里很清楚,如果当初女娲所预判的逆转进化真的成功了,那么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具完整的盘古肉身。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他们所有人都将立刻陷入绝境,必死无疑!
就连一向神经大条的通天,此刻也开始拼命地攻击,显然他对盘古殿充满了忌惮。然而,尽管他们全力以赴,所有的攻击都被炼丹炉挡住了,根本无法突破这道防线。
太上面无表情,但他的内心却在疯狂地呐喊。尤其是女娲胡乱出主意的行为,更是让太上在心中不停地咒骂。这样一个强大的杀器竟然被鸿钧掌控着,而且还在这个时候被拿出来,这对于本来就处于不利局面的太上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元始虽然知道一些事情,但他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的心性在三清中可以说是最差的,此时此刻,他的这种弱点就完全暴露无遗了。太上的愤怒并非仅仅是情绪的宣泄,而是其脑力激荡的外在体现。他的思绪如汹涌的波涛,在脑海中翻涌,不断撞击着思维的壁垒。而通天的强攻,则是身体先于思维的本能反应。他的动作迅猛而直接,仿佛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完全凭借着身体的本能和力量在行动。
相比之下,元始则完全愣在了当场,仿佛失去了反应能力。这是否可以说是一种绝望导致的身体僵硬呢?一直以来,元始都被太上护在身后,真正遇到的挫折相对较少。即使是之前自爆法体,也不过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并非真正的挫败。然而,这一次情况却截然不同。
盘古殿这个大杀器的出现,让元始彻底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从巫妖量劫开始,甚至可以追溯到巫族诞生之时,时间如流水般匆匆流逝,如今已经积累到了澎湃的程度。那么,那具女娲推算中的盘古人身是否已经成功孕育呢?如果还没有成功,鸿钧此时将其拿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元始的呆滞让帝辛心中有些不悦,但他此刻更为关注的是鼎内的太上和鸿钧的情况,所以并未开口斥责。
黄帝自从黎消散后便如同雕塑一般,毫无动静。在黄帝的内心深处,他始终坚信黎才是最适合担任人皇之位的人。尽管这次的牺牲并未给鸿钧带来实质性的伤害,但他们却再一次为了人族的未来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黄帝却陷入了如此消沉的状态,这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但那种无法言喻的悲伤,却如同一股洪流,瞬间冲垮了黄帝的精神防线。
后土在见到盘古殿的瞬间,原本被禁锢的状态开始逐渐缓解。然而,她很快便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一旦功德的支援停止,太上恐怕会被鸿钧残忍地杀害,成为祭旗的牺牲品。
至于对于盘古殿的看法,作为十二祖巫中最为年幼的后土,她所知晓的内情其实并不多。其实,后土之所以会如此单纯,主要还是因为她的性格使然。她心地善良、天真无邪,对于世间的种种阴谋诡计和复杂关系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当面对这样的事情时,大家都选择瞒着她,以免她受到伤害或困扰。
然而,尽管后土最初表现出了亲近之情,但当鸿钧掏出那件物品时,她却显得异常淡定。相比之下,其他众人或许会因为这件物品的出现而产生各种情绪波动,但后土却似乎对其毫不在意。
至于鸿钧,自从他拿出那件物品后,就开始变得神神叨叨起来,嘴里不停地默念着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话语。而他手中的盘古殿,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太上老君虽然没有直接上前强攻鸿钧,但他显然也对盘古殿充满了兴趣。毕竟,这座大殿在巫妖二族大战时被鸿钧耗费一件至宝才夺下来,其价值和意义自然非同小可。
而鸿钧则趁机对盘古殿进行了一番精心的操作。他不仅将这座大殿温养得十分完好,还将天道的一些大道信息都刻画在了大殿之内。这或许就是为什么造化玉牒一直都是破碎的残片的原因所在。
按理说,龙汉量劫已经过去这么久了,鸿钧又一直在奴役天道,他完全有机会修复一下造化玉牒,甚至更进一步也并非不可能。但令人奇怪的是,鸿钧并没有这样做,或者说他至少没有将这种修复工作贯彻到底。在此之前,被他取出来的那已经破碎不堪的造化玉牒碎片,竟然被他视作一次性消耗品一般,毫无顾忌地随意使用掉了。从这一点便可看出,他对于巫族的这件至宝究竟抱有多大的期望啊!
此时此刻,太上正站在那里犹豫不决,心中暗自思忖着下一步究竟该如何行动。他的目光紧盯着鸿钧,心中暗自权衡着各种可能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