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天命(2/2)
卫超脸上都浮现出一抹激动之色。
都是战场直觉敏锐的人,薛云能想到的他同样也能想到。
尤其栖霞镇还临近北山道,非常方便进攻山阳。
“但除了需要确认山阳是否空虚外,天气问题也是一个关键。”
“你说的没错,天气确实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
薛云神情凝重地点头认同道。
眼下天气已经相当寒冷,凛冬随时都会降临。
倘若行军过程中忽然下起大雪,无疑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行动。
甚者可能会因此出现不小的伤亡。
“所以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尽量赶在寒冬到来前拿下山阳。”
卫超语气沉重道。
“报!”
这时候。
帐外传来了余贵的声音。
“进来!”
薛云一听顿时迫不及待道。
“大人,根据您的交代,属下已经审完了统领晋王军的主将以及监军等一干校尉。”
余贵进来后直接开门见山。
“很好,仔细和我说说审问的结果!”
薛云忙不迭道。
“是……”
很快,在余贵的娓娓道来下。
无论薛云还是卫超脸上都露出了一抹激动兴奋之色。
事实上薛云猜得没错。
晋王出兵北境是故意掐着时间,一直等到确认薛云率兵北上深入草原。
从幽都府方面收到消息的他立刻便调动兵马,以红霞关为大本营向着北境发起了突袭。
他的目的非常明确。
先下手为强直取幽都府,彻底切断薛云的后路。
奈何晋王没有想到的是大军出师未捷,刚出北山道便让小小的栖霞镇给拦住了去路。
五万大军连续多日猛攻,结果硬是啃不下栖霞镇这块硬骨头。
偏偏大军又无法绕开栖霞镇。
只要大军敢绕开,那么栖霞镇势必会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
所以说。
晋王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为此他都一度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拿下栖霞镇。
但身处在前线的晋王军等一干校尉心里都已经清楚。
他们的计划已经失败了,凛冬到来前他们根本无法拿下栖霞镇。
如果继续死磕下去,反倒是晋王军会更加损失惨重。
因此晋王军一干校尉都不得不硬着头皮派人返回山阳,恳请晋王下令他们撤军,来年再伺机攻打北境。
毕竟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战场的形势,也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山阳的虚实。
为了能一战定北境。
晋王这次都掏出了大半的家底。
眼下抽调了大量兵马的红霞关守军都只剩下了八千人。
至于山阳更是只有区区两万兵马,其中大半都还是今年招募不久的新兵。
一旦他们在栖霞镇付出了太多的伤亡。
那么到时候山阳的处境都岌岌可危。
虽然晋王与北面的戎人缔结了盟约,与南面的伪朝也握手言和。
看似敌人只有一直叫嚣着要攻打山阳的薛云。
可是戎人向来反复无常,伪朝更没有信誉可言。
难道他们会趁着山阳空虚趁火打劫。
毫无疑问。
唯有撤军保存实力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可惜——
晋王军一干校尉没有等来晋王的消息,反而率先迎来了薛云毁灭性地打击。
当大军全面溃败。
这些校尉都意识到不仅是大军完了,甚至晋王也要跟着山阳一道完了。
所以余贵来审问他们的时候。
这些校尉都非常识时务地全盘托出。
反倒是监军宁死不屈,任凭余贵他们如何严刑拷打都没有吐露。
原因很简单。
这些校尉基本都出身于山阳地方上的豪强大族,而监军则是晋王最早从京城带来的心腹。
换而言之。
校尉们会为了保存家族以及自身的前途性命而投降,但无牵无挂完全忠诚于晋王的监军却没有投降的理由。
“我们的机会来了!”
听完余贵的讲述后,薛云都忍不住深吸口气强行抑制着内心的激动。
“是的!而且还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卫超却丝毫没有掩饰眼神里的狂热。
唯独余贵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他们说的机会到底是何意。
“余贵,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天,三天后随我进兵山阳!”
薛云当即毫不犹豫地朝余贵下达了命令。
“属下遵命!”
余贵下意识应了下来,等到反应过来后都猛地抬头睁大了眼睛。
什么?
三天后进兵山阳?他是不是听错了?
“你没有听错,我打算趁着山阳兵力空虚,一举奇袭拿下山阳!”
薛云似乎看穿了余贵的心思,心情大好的他都满是笑容地专门解释了一句。
“是!”
将军准备要拿下山阳吗?
这下子连带着余贵都同样激动振奋了起来。
“既然将军有了决定,那么接下来三天便该好好谋划一番,该如何才能以最小代价拿下山阳!”
卫超都表现出一副蠢蠢欲动的模样。
凡是明眼人都知道拿下山阳对于北境,又或者说对于薛云意味着什么。
这不单单是扩大势力范围这么简单,也不是能获得山阳的财富人口。
而是占据山阳后,薛云的兵锋都能直指京城。
只要他能驱逐叛军占领京城,那么他都能重掌朝廷大义的名分!
这才是最重要的意义!
毕竟薛云是朝廷名正言顺册封的镇北将军兼北境招讨使。
只要他能入主京城拨乱反正,那么他都能通过朝廷中枢号令天下。
哪怕叛乱割据的楚王,东海城,南朝以及其他藩王不予理睬。
至少大义站在了薛云这一边。
而卫超自己也都终于能回家了!
所以他是想不激动都难!